?

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學生物線上教學模式的思考

2020-09-10 07:22徐美麗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中學生物新冠疫情線上教學

徐美麗

摘要:庚子初春,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成為了一場教學變革的催化劑,為了響應國家教育部的號召“停課不停教,停學不停課”,線上教學取代了傳統的線下教學秩序和形式格局。中學生物學課程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以提高學科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宗旨的必修課程,本文將分析線上教學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優勢及挑戰,旨在提高該課程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新冠疫情;中學生物;線上教學

前言:

新冠疫情的突然襲擊,給2020年打上了史無前例的烙印,給全人類上了一堂關乎生命安全、關乎公共衛生、關乎未來教育的實踐課程。為了阻止疫情在中學校園的傳播,根據教育部的部署,一線教師的教學工作紛紛轉向“云端教育”。中學生物學教師本著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積極探究的科學思維以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利用線上的慕課、視頻動畫、直播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盡管線上教育教學并沒有改變中學生物教育的本質,但這種“云端教育”確確實實對中學的教學工作帶來的巨大的挑戰。

一、疫情下線上教學模式綜述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發,給全球帶來了極度的心理恐慌,為遏制新冠疫情的蔓延,我國立即采取“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模式,全國1700余萬大中小學教師面向2.8億學生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實踐。教師利用慕課平臺、ZOOM、騰訊視頻、釘釘、微信群等軟件,采取直播、錄播、語音轉發視頻等形式,按照學校的教學目標進行線上教學。使傳統的線下教學變成了以家庭為主場的線上教學。這一模式不僅需要每一位中學生物教師認真的對待,根據課程內容選擇合適的線上教學形式,同時也需要每位中學生快速的適應。

二、中學生物線上教學存在的優勢

(一)線上教學內容的直觀性

傳統的教學,教師注重板書的設計,多媒體只是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線上教學主要以課件的模式進行展現,同時配合視頻動畫。相較傳統教學,給學生更好的視覺體驗,學習支架更為多元,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精心設計教學課件,將課程重點內容配以圖畫、圖表、動畫的形式醒目地呈現,使抽象的生物學概念及生理過程變的更加具體形象。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將課件與相關的視頻動畫文件與學生共享,教學時根據教學設計就可將PPT和視頻播放無縫對接充分發揮教學工具的優勢。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中,利用某些化學試劑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的實驗過程是非??菰锓ξ?,實驗材料較多,操作易混亂,學生對產生的顏色反應易混淆。線上教學的PPT中先分步呈現給學生操作步驟,然后將檢測的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蛋白質、脂質與某些化學試劑的反應進行對比示意。使學生在腦海里建立動態的實驗過程,有更加直觀的體驗。最后再結合圖表對比總結,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結束以上步驟后,插入相關內容拓展性的視頻,調動學生學習和熱愛生命科學的激情,在教學中更進一步延伸了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二)線上教學質量的系統性

線上授課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1],教師需在授課前,針對授課內容設定教學目標,再結合線上授課的具體特點,精心設計整個教學流程,精準施策,保證教學質量。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二《共同進化》課程中結合時事熱點設問,落實生物學重要概念。首先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然后層層設問,引導學生生成概念;最后首尾呼應,結合全球環境變化和新冠狀病毒疫情,升華概念,培養學生關愛生命、和諧共生的理念。

三、中學生物線上教學面臨的挑戰

(一)教學方式的局限性

“互聯網+教育”的模式成為了疫情下解決教學的最佳手段,讓教師與學生深刻感受到了互聯網的重要性,但對于大多數中學教師來說,一方面,線下轉向云端,臨陣磨槍,對微課、直播等智能應用操作不熟練,使得線上教學的前期準備不充分。另一方面選用直播、錄播形式單一,在虛擬的空間里,不能足夠的激發學生積極性,不能及時了解到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嚴重影響學習成效。部分中學教師未能夠及時適應線上教學模式,仍沿用傳統線下教學的教學思路來進行教學設計,出現將“課堂搬上網絡”的現象,與線上教學體現的“以學為主”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馳,不利于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反饋有效性減弱

線上教學的模式淡化了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的積極、熱情的課堂氛圍,缺少了教學的儀式感,多為教師在線上單向的信息傳遞,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處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缺少過程的互動與交流,產生了強烈的距離感[2]。以家庭為主戰場的教學,缺少教師的引導、同學間的帶動,自律性較弱的學生會產生心理上的懈怠,同時伴有學習的孤獨感。新課改下,中學生物學期待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在親歷提出問題、獲取信息、尋找證據、檢驗假設、發現規律等過程中習得生物學知識、養成理性的思維,形成積極的科學態度[3]。但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探究問題的互動過程并不理想。例如,高中生物選修一《DNA的粗提純與鑒定》的實驗操作,老師錄制一段邊做邊講步驟視頻,學生先觀看,然后一步步按照老師的講解學習,學生做好筆記記錄然后拍照上傳就算完成了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間缺少互動,學生無法親歷實驗過程,只有直觀性的感受,導致教學本質屬性的互動和交流消失。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順應時代的潮流,以正確的、積極的面對這種難以預測的社會因素,線上教學有自身的優勢,但目前依然沒有證據表明它可以替代線下教育,隨著5G時代到來,現代信息和智能技術將重塑教育模式,將線上與線下兩方面的優勢都發揮出來是未來的教育教學重要發展方向。作為中學生物教師能夠做的就是緊跟時代,在這場教學的變革中抓住“以學為主”的教學目標,主動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積極轉換傳統教學思想和理念,使中學生物教學更好的達到新課改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于磊鑫,徐珊珊,張云栗.疫情期間線上高校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G2018(35).

[2]宋金波,等.疫情下高校在線教育教學模式探索J.科教文匯,2020,25(505):51-52.

[3]申定健. 摭談注重學習養成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J]. 教學考試, 2018(24):3-3.

猜你喜歡
中學生物新冠疫情線上教學
中學生物教學中課本插圖的應用研究
新冠疫情視閾下感悟“四個自信”國家共識
“心理成長任務包”助力學生安度疫情
關于疫情對地區經濟金融影響情況的調研
新冠疫情對縣域脫貧產業發展的影響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議
“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線上教學發展狀況與虛擬社群維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粵中生會”:提高中學生物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中學生物實驗室化學藥品的科學化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