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中護理學生道德養成現狀分析

2020-09-10 07:22潘鑰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互聯網

潘鑰

摘要:互聯網絡技術在豐富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同時,也對人們的行為想法、行為習慣造成了很大的改變和影響。護理學生時時刻刻處于復雜的互聯網環境中,其正處于身心發展趨于成熟、判斷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較不足。加強互聯網環境下護理學生道德養成教育,了解學生在網絡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是進一步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以求探尋解決方法的前提。

關鍵詞:互聯網;護理學生;道德養成

一、調查目的及調查對象

(一)調查目的

以互聯網環境為背景,著眼于現階段護理學生的道德養成的狀況,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一定范圍內的實證調研,了解護理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的道德養成有可能存在的問題,掌握調研數據通過統計、對比,把握護理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遵紀守法、仁愛有禮、嚴謹自律、寬容誠信等方面的行為準則,全面了解現階段護理學生的道德養成狀況。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對象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對北京地區某所護理院校的護理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開展問卷調查。共發放是調查問卷1523份,回收問卷1510份,其中有效問卷1498份,占實際回收問卷的99.21%。被試者自愿參與,使用不記名自填問卷法進行調查。通過問卷所得出的數據,使用SPSS 22.0軟件為統計工具,擬對護理學生在互聯網絡環境下道德養成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測量。

二、調查問卷的設計說明

筆者通過以下幾方面問題設計問卷調查護理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中可能存在的道德問題。

(一)互聯網環境中護理學生在遵紀守法方面的實際表現,具體包含護理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是否缺乏法律知識和是否存在法律意識淡漠的問題。

(二)互聯網環境中護理學生在仁愛有禮方面的實際表現,具體包含在互聯網環境下存在謾罵、低俗言語或不使用敬語等行為;在互聯網環境下缺乏愛心、同情心;在互聯網環境下惡意跟帖、刷屏、調侃、不尊重別人等行為。

(三)互聯網環境中護理學生在嚴謹自律方面的實際表現,具體包含在互聯網環境下降低對道德規范的要求,在互聯網環境下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以及在互聯網環境下存在意志力薄弱的表現。

(四)互聯網環境中護理學生在寬容誠信方面的實際表現,具體包括護理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誠信度不高;護理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缺乏理解與包容;在互聯網環境下存在侵權、抄襲等行為。

三、調查問卷數據處理結果

(一) 護理學生網絡道德的實際表現分析

(1)互聯網環境中護理學生在遵紀守法方面的實際表現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在對法律法規的了解情況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有一點了解”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35.9%(共有537人);且仍有12.9%(共有193人)的同學明確表示“不了解”以及5.5%(共有83人)的同學表示“不感興趣”。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對于網絡法規自學情況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學習過”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42.4%(共有636人),但仍有33.6%(共有503人)的同學明確表示“沒有學習過”以及11.1%(共有166人)的同學表示“不感興趣”。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在對于文明用語的使用情況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經常使用”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48.1%(共有720人);但仍有36.6%(共有548人)的同學明確表示“不經常用”以,8.5%(共有127人)的同學和6.8%(共有102人)的同學表示“從來不用”和“不感興趣”。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對于網絡不雅詞匯和網絡粗俗語言的使用情況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偶爾有”和“偶爾用的”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49.5%和42.1%。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對網絡中“眾籌獻愛心”的做法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參加過”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58.1%;但仍有21.9%的同學明確表示“沒有參加過”。

(3)互聯網環境中護理學生在嚴謹自律方面的實際表現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在對于網絡道德方面是否受到環境或輿論的影響情況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同學們的選擇情況比較平均,選擇“沒有遇到過”的人數占比為30.2%;選擇“不清楚”的同學占25.4%;選擇“遇到過,但可以輕松解決,從不覺得困擾”的同學占25.0%,還有19.4%的同學表示“遇到過,感覺很困擾”。

(4)互聯網環境中護理學生在寬容誠信方面的實際表現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在互聯網中的誠信問題的認識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在網絡上應該和現實生活中一樣做到誠實守信”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40.4%(共有605人);但仍有36.9%(共有552人)的同學表示“在網絡上有時可以不誠信,但不能傷害別人”以及8.9%(共有134人)的同學表示“網絡是虛擬的世界,不一定要坦誠相對”。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在通過網絡獲取資源(如電影、音樂、軟件、文字材料或其他資源)時的做法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其中僅有34.1%的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在通過網絡獲取資源(如電影、音樂、軟件、文字材料或其他資源)時,愿意選擇付費的正版內容。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對于復制粘貼他人成果的看法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與道德無關”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38.4%(共有575人);且還有23.7%(共有355人)的同學表示“有些是合乎道德的”。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在對人肉搜索的看法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侵犯了個人隱私”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44.5%;但仍有23.8%(共有357人)的同學表示人肉搜索“集合了大眾力量,可以令那些沒有社會道德的人無處可藏”。

(5)互聯網環境中護理學生在明辨是非方面的實際表現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對于網絡中調侃英雄人物和改編英雄事跡的做法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堅決抵制”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44.9%(共有537人);有34.6%的學生選擇“一笑而過”。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對網上“萬圣節”、“圣誕節”的態度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好奇想要了解”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30.3%(共有454人);且有28.2%(共有423人)的同學明確表示“很有意思,可以參與”。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對于直播平臺中低俗視頻的做法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偶爾看看”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41.9%(共有627人)。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在對黑客的態度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尊重他們,但是不愿模仿”的人數比例最高,約占比43.8%(共有657人);且仍有20.2%(共有302人)的同學表示“有很高技術的人,很神秘,想模仿他們”。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可知,在關于被調查的護理學生在個人視頻或照片的隱私保護情況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選擇“偶爾會”上傳視頻或照片的比例最高,約占比37.2%且有18.5%(共有278人)的同學表示“經常會”。

四、結論

互聯網環境豐富了道德發展的內涵,擴大了道德養成的平臺,但同時給護理學生在道德養成方面的帶來了諸多問題。針對問卷調查數據,分析數據背后折射出的實際問題,當前互聯網環境下護理學生道德養成存在著護理學生法律認知不足、網絡不文明問題嚴重、生道德自律表現不佳以及誠信缺失等問題。如何針對這些問題進一步加強護理學生的道德養成教育,是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猜你喜歡
互聯網
互聯網+背景下數學試驗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改革
基于“互聯網+”的京東自營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聯網+醫療保健網的設計
試論網絡大環境下音樂作品的法律保護問題
淺談大數據在出版業的應用
淺析互聯網時代維基百科的生產模式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