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藥治療的研究進展

2020-09-10 13:54李璇
中外醫學導報·上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中醫藥治療發病機制類風濕關節炎

李璇

【摘要】中醫認為類風濕關節炎主要與外界風寒熱、風濕熱有關,導致經絡關節氣血不通。本文主要通過綜述類風濕關節炎中醫藥治療進展,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參考。

【關鍵詞】中醫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進展;發病機制

【中圖分類號】R25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7-0078-01

中醫理論稱類風濕關節炎為尪痹,屬于“麻痹”范疇?;疾『髮⒊霈F對稱性關節腫脹、疼痛、壓痛、晨僵,多發于手、足小關節,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將影響到臟腑,出現肝腎或脾腎虧虛,進一步增加對患者傷害。西醫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常用方法,但是長期服用產生副作用較大[1]。近幾年,隨著中醫藥治療不斷發展,且臨床治療中取得較好應用效果。為此,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充分利用中醫藥優勢,為疾病治療提供更多參考。

1類風濕關節炎中醫發病機制

類風濕關節炎癥狀表現屬于《內經》中“麻痹”范疇。同時與“鶴膝風”、“歷節”等癥狀表現相似。在《素問·痹論》、《靈柩·百病始生》、《證治準繩》等中均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記載,認為該病主要與風濕、寒濕、濕熱為主要表現,與腠理不密、正氣不足、正氣虛弱、陰陽失調有關。臨床對此做進一步研究,發現類風濕關節炎發病機制除了“風寒濕雜至”,還與淤血、痰濁等有關[2]。聶智興[3]團隊研究發現,類風濕關節炎中脾虛是誘發疾病根本原因,將出現正氣虛弱、氣血不足等,形成淤血、痰濁閉阻經絡,使得肝腎功能進一步加重。

2中醫藥治療進展

2.1分證論治

地域差異、發病時期、病程等對類風濕關節炎均產生一定影響。通常情況,針對腎虛標熱證、腎虛寒盛證、濕熱傷腎證,給予祛風止痛、補肝健脾、強健經骨中藥湯劑治療,同時搭配補益藥物。王洋[4]團隊對類風濕關節炎進行辨證分型治療,其中寒濕痹阻型藥方為:制川烏、當歸、細辛等;濕熱痹阻型藥方為:防風、防己、蠶砂及山梔等;痰瘀痹阻型藥方為:桂枝、蒼術、紅花、黃柏等;肝腎虧虛型藥方為:獨活、續斷、防風等。許小香[5]對辨證分型做進一步研究,針對寒濕痹阻型給予具有活血通絡、溫經散熱功效的烏頭湯。濕熱痹阻型給予具有活血通絡、清熱除濕的宣痹湯。痰瘀痹阻型給予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通絡的雙合湯加減治療。肝腎虧虛型給予具有補益肝腎、通經疏絡的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黃家福[6]研究發現,不同中醫分型癥狀表現存在差異,根據辯證分型分別對癥給予中醫藥治療,癥狀緩解明顯,治療有效率較高。

2.2分期論治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周期較長,且變化多樣,根據病情發展給予治療,促進臨床療效提升。朱發術[7]研究發現初期病情輕微者,采用白芷、防風、羌活等藥物;病情嚴重者給予桂枝、麻黃。隨著病情發展,或出現陰虛內熱、寒濕入侵等情況,藥方為:黃芩、知母、連翹及石膏等,關節疼痛嚴重者,增加具有通經活絡的蛇舌草、虎杖等[8]。病情發展到后期,正氣損耗,病情反復,給予鹿角片、黨參、黃芪等補陽;給予生熟地、當歸等補陰。長期使用激素藥物治療者,給予龜板、鱉甲等。張軍[9]團隊根據辨證分型,對癥給予中醫藥治療。早期以濕熱痹阻型較為多見,給予四妙合劑治療;早中期以寒濕痹阻型較為多見,給予溫經蠲痹湯治療;中后期以胃虛寒型較為多見,給予溫中除痹方治療。病情穩定以肝腎虧虛型較為多見。給予類風濕合劑治療。此外,還可根據急性發作和穩定期分別陽和湯合仙方活命飲、風引湯等加減治療。

綜上所述,類風濕關節炎治療周期較長,中醫采用分證論治、分期論治方式對癥給予中藥湯劑治療,可達到消除或改善癥候功效,且并副作用產生,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董文哲, 劉健, 萬磊,等. 中醫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隨訪期間終點事件發生情況的隊列研究[J]. 風濕病與關節炎, 2018, 007(003):18-22.

[2]阮文憲, 何娟, 湯小虎. 中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用藥特點初探[J]. 風濕病與關節炎, 2019, 8(03):24-29.

[3]聶智興, 韓大鵬, 徐凱捷,等. 中藥熏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膝關節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醫學綜述, 2020, 026(007):1452-1456.

[4]王洋, 王苗苗, 孫志嶺,等. 中藥熏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優選方案的實驗研究[J].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8, 036(007):1609-1612.

[5]許小香. 中藥燙療聯合西藥治療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J]. 吉林中醫藥, 2019, 039(003):357-359,384.

[6]黃家福. 中西藥合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分析[J].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9, 035(006):686-687.

[7]朱發術. 淺談中醫藥聯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J]. 心理月刊, 2020, 000(002):159-160.

[8]鄭蕾, 溫偉強, 王莘智. 中西藥合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貧血臨床研究[J].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8, 034(004):435-436.

[9]張軍, 胡俊橋, 冷文飛. 中西藥合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臨床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0, 036(003):328-329.

猜你喜歡
中醫藥治療發病機制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蒙醫藥治療現狀與展望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及其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醫藥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臨床研究概況
中西醫治療腫瘤相關性貧血的研究進展
中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胃病研究進展
肝性心肌病研究進展
痛風免疫遺傳學機制研究進展
淺析中醫中風病的病因病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