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2020-09-10 14:54馬曉東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綜合素養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

摘要: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科學教育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創新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動腦思考與動手實踐的綜合能力?;谛W科學課程的教育特色,整合科學知識與生活經驗于一體,挖掘生活中更多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激活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本文結合小學科學教育的主要內容與目標要求,探討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綜合素養

自我國踐行新課程改革以來,如何“提質增效”成為各學科教育教學面臨的重大課題。小學科學是一門講究實踐性與應用性的學科,無論其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均與小學生的生活體驗密切相關,通過組織多元化的科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深入分析,透過生活現象挖掘背后蘊含的科學道理,激活創新思維,促進實踐能力。因此可以說,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具有現實意義,其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興趣愛好,同時也滿足新課標改革的具體要求,教師要轉化思想、創新形式,找到課堂教育與生活化活動的契合點。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激活學習興趣

想要學好科學知識,激活小學生的科學意識,必須要先從培養興趣為出發點。分析科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認知水平,不妨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分享生活經驗,探究科學知識。例如,學習《猜猜看》時,本節課主要鍛煉學生的猜想與假設能力,培養科學態度。首先,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提出幾個有趣的問題誘發思考:“使用酒精燈在一個空紙杯的底部加熱,紙杯會被點燃嗎?如果把空紙杯倒扣在酒精燈上呢?”“如果在空紙杯里倒上水,繼續用酒精燈加熱,水能被燒開嗎?”這些問題引起了學生的大膽想象,再結合教材內容學會如何安全使用酒精燈,大家分組實驗、動手操作,逐一驗證猜想,匯總實驗結果,在探索學習中積累了科學認知經驗。整節課以小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為依托,提出各種趣味的假設,由此激活科學探究興趣,大家通過猜想、探究與驗證,掌握了學習科學知識的好辦法,形成發散思維與創新思維。

二、注重實驗材料的生活性

新課標中指出:小學教育要與生活相互聯系,在學生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發掘知識,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能夠將生活中學生熟知的事物應用到實踐中,加強科學實驗的生活性。

例如,在教學“氣溫變化”內容時,筆者在本節課的開始,先是向學生提問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眼中的四季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積極踴躍的回答,有的學生說秋天“碩果累累”,有的學生回答冬天“寒風蕭瑟”,還有的學生回答春天“萬物復蘇”等等。緊接著,筆者又向學生展示了幾個在生活中總結的與季節相關的諺語,如,“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秋雨一陣涼”、“春打六九頭”等等,讓學生進行了解,促使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將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學習完這部分內容后,筆者讓學生在課下去生活實際中感受一下戶外的真實景象。如此,筆者通過采用生活式教學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了生活中相關的知識,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三、立足生活實際,合理布置學科任務

小學科學的講解首先要立足于小學生的認知,用小學生可以接受理解的語言去講解小學科學這一門學科??茖W要力求真實,一定要反應某一現象或者某一原理,讓小學生利用科學去解釋神奇的自然現象和復雜的社會。在科學這一門學科的講解當中要有去偽存真的態度,科學本身就是一門解惑的學科,如果講解不慎可能對小學生造成更多的困惑,讓小學生對科學產生質疑,對科學這一門學科不信任。同時,科學這一學科作業的布置一定要符合實際,不去做好高騖遠沒有意義的作業,做一些能夠提升小學生科學認知的作業。

例如,在教學“養蠶”內容時,首先要根據教材對蠶這種生物做一下講解:蠶是鱗翅目的一種昆蟲,繁殖方式為卵生,春天蠶卵出現小生命,體型很小如同螞蟻一般,身體呈黑色,四五天后身體變白,體型變大變胖,身體呈節狀,大概過一個多月小蠶變為成年,大概有六七厘米長,接著吐絲結繭,蠶寶寶變成蠶蛹,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了解蠶的生命周期。其次,為了方便學生仔細的觀察蠶寶寶的特性,在春天的時候可以布置一個學科作業,組織學生集體養蠶,將蠶放在科學實驗室,每天組織學生喂食,讓學生在養蠶的同時觀察蠶寶寶身體由小到大的變化,了解蠶寶寶的食性和蠶寶寶的生長周期,通過這種自身的養蠶經歷,認識蠶寶寶不同階段的不同特征;最后,通過養蠶的親身體會了解蠶的價值,明白蠶是絲綢的主要材料來源,現在很多服裝都是絲綢制作而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對蠶寶寶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綜上所述,科學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打開的世界愈加奇妙和遼闊,小學階段的科學學習是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關鍵。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科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如注重學習興趣的激發、創設生活化情境、巧用生活材料、布置生活化課后作業、開展生活化課外活動等,讓科學扎根于生活。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熱情與探索欲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靈活運用科學知識,讓科學更好地服務于自己的實際生活。

參考文獻

[1]牟陳天.讓科學扎根于生活——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淺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8,(15):56.

[2]朱進欽.讓科學扎根于生活——論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課堂的探索[J].文淵,2020,(1):993.

[3]張仲鈦.讓科學扎根于生活——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探析的教學設計中反思[J].華夏教師,2019,(29):70.

馬曉東?新疆昌吉市第五小學

猜你喜歡
綜合素養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淺談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童詩”也精彩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