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研究

2020-09-10 15:23劉橋梁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章節生物內容

劉橋梁

摘要:初中生物課程體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世界以及我們所生活的環境,而學生也是在進入到初中之后,才開始正式的接觸到生物知識內容的學習,這也為學生之后的學習道路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就需要對于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從而增加教學知識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進行詳細的思考和總結,因此,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研究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指導建議。

關鍵詞:初中生物;問題及對策;增加教學知識的深度;注重課堂與生活實踐的聯系;增加生物道德的教育

中學時代,學生所接觸到的學科,都是為了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就需要從這個教學重點出發,要及時的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結合多種教學理念,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特性進透徹的了解,有效的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這樣也可以促進生物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讓學生在生物課堂的學習中,可以接觸到更為廣泛的知識內容,并且促進學生拓寬看待世界的角度,不斷的加深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以及對于學習的思考,教師也需要注重初中生物教學課堂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增加教學知識的深度

生物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認知生命的起源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學生對于抽象化的知識內容,理解的都是非常表面的,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師在課下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這一點,從而在選擇教學方式上,才可以有效的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轉化學生對于生物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通過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促進學生對于學習的知識內容的思考深度。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社會行為”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在課下的時間進行預習,然后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一些問題的引導,讓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來,烏賊在遇到敵害的時候會釋放墨汁,烏賊的這種行為屬于什么,教師可以給出一些線索提示,捕食行為、攻擊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等,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引入新課的講解,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不是同種生物的許多個體簡單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彼此分工合作、進行交流,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社會行為對于動物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樣,教師通過充分的利用課堂中的教學設備,從而就能有效的簡化學生的學習步驟,增加課堂中知識內容的學習深度。

二、注重課堂與生活實踐的聯系

各個階段的教學課堂,都需要注重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生物課堂中也需要注重知識內容與生活實踐的聯系,這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關的問題的時候,才可以熟練的運用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合理高效的解決,從而有效的提高生活課堂教學的實用性。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結合素質教學理念的要求,在合理的創新教學策略的基礎上,對于課堂中的教學問題進行高效率的解決,從而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對于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預習,因為新知識的數量是非常多的,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和理解,生態系統的功能是非常復雜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都是沿著食物鏈的,在生態系統中物質是不斷的進行循環的,從無機物到有機物,之后在到無機物,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來完成的,能量是不斷的流動的,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是來自于太陽能的。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引導學生舉例說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等方面的俄作用。再次,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進行調查和收集活動,從而初步擬定切實可行的保護動物的行動計劃,并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展示和交流,采用這種由理論到實踐的教學過程,就能有效培養學生愛護動物和保護動物的情感。所以,教師在講解知識內容的時候,也需要注重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三、增加生物道德的教育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教育,在生物課堂學習中,涉及到非常多有關于生物的生活環境,以及生命理解的知識內容,而中學生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就需要在講解知識的時候,增加對于生物道德的教育,在提高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以及生物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大自然以及生命的熱愛。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細菌和真菌的分布”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結合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觀察不同的菌落,包括菌落的形態,從而有效區別細菌和真菌的菌落,通過菌落的顏色進行仔細的分辨,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在加強對于學生生物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讓學生對于細菌的大小,形態都有正確的認知。這樣,學生通過親自參與生物課堂實驗探究活動,就能認識到細菌和真菌使生物圈中分別最為廣泛的生物。在自然界中,只有少數的細菌、真菌對人類、動物、植物有害,而大多數的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是有益的。如此,教師通過在生物課堂中增加道德教育的內容,就能有效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總而言之,不同學科的任課教師,在講解知識內容的時候,都會遇到非常多的教學問題,而如何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而有效提高課堂中的教學質量,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師應該思考和討論的問題,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在講解相關知識內容的時候,增加對于生物道德的教育,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環保觀念,通過讓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現狀,從而培養學生對于自然的熱愛,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出發,促進學生深度思考。

參考文獻

[1]何平.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

[2]劉涵.初中生物教學多媒體應用現狀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12)

[3]孟祥玉.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國高新區,2018,(09)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加義中學

猜你喜歡
章節生物內容
第12話 完美生物
高中數學章節易錯點提前干預的策略研究
生物趣多多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復習效率
隱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烴》一章中的實驗考點大掃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