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營養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影響分析

2020-09-10 07:22何桉然
醫學前沿 2020年24期
關鍵詞:高血壓患者

何桉然

摘要:高血壓包括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治療和控制高血壓一般有兩種方法,即藥物療法和非藥物療法。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非藥物療法是醫患雙方比較關注的事情,如果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搭配得當,常常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飲食營養護理;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影響

高血壓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持續增高為特征,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的最主要危險因素。據近年的慢性病監測報告,高血壓發病呈年輕化趨勢,且發病率再世界范圍逐年上升[1]。目前,基層醫院臨床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心腦血管事件患者,致病原因大部分為原發性高血壓[2]。高血壓臨床指南提出控制好血壓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實施健康干預手段,包括調整飲食結構、生活方式和作息習慣等[3]。歐美國家的多項研究報道,采取飲食控制非藥物療法可以控制血壓,進而降低高血壓帶來的冠心病、腦卒中風險。飲食控制包括強調增加新鮮的蔬菜、水果、魚及低脂食物的攝入,減少鈉鹽、肉類、飽和脂肪酸及甜食的攝入的飲食模式[4]。但國內對高血壓人群應用飲食控制療法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擬將飲食營養護理應用于高血壓患者,現分析如下。

1.高血壓的治療原則

在我國高血壓患者已超過2億,并以每年500萬人的速度激增。據統計,高血壓患者比健康人平均少活20年,死于高血壓病及其并發癥的人占總死亡人數的50%。高血壓也是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因此應當選用降壓作用溫和,緩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降壓藥。

1.1早發現、早治療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高發疾病,一旦出現經常頭暈、頭痛、失眠、肢體麻木等癥狀應及時去醫院測量血壓,確診后應積極配合治療,高血壓是一個慢性心血管疾病,其治療過程也需循序漸進?;颊卟豢稍诙虝r間內服用大量降壓藥物,血壓驟然下降可引起心、腦、腎等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1.2聯合用藥

有些患者只需要科學的服用一種藥物便可輕松的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有些患者服用一種降壓藥很難將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才能將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

1.3堅持長期服藥

治療高血壓需要長期規范服藥,所以,高血壓患者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有些患者擔心長期服藥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癥狀減輕后時常會自主停藥,血壓再次升高后又開始服藥,這樣反復停藥引起血壓波動較大,病情反復發作甚至加重,常常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及心腦血管意外,對患者生命構成嚴重威脅。

2.飲食營養護理

2.1飲食指導

飲食指導通過舉辦講座、分發飲食健康知識宣傳冊等形式加深患者對科學飲食規律、原則等知識的認知,同時還有助于激發患者控制血壓的積極性;

2.2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是叮囑患者戒酒戒煙,拒報道,飲酒量與血壓水平成正比,每日飲酒50ml,收縮壓可升高6mmHg,舒張壓可升高3mmHg,因此盡量不飲酒。按時進餐,進食速度不可過快,嚴格限制油炸類食物、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攝入量,不得暴飲暴食或者過度節食。二是不可食用過期、變質食物,盡量避免食用過夜食物,食用時需要進行加熱以及煮沸等處理。三是指導患者進食魚類、瘦肉等優質蛋白含量豐富的食物,適量食用麩皮、蠶豆、冬菇、紫菜等含鉀量豐富的食物。四是進餐時應該保持樂觀心態,避免不良情緒影響消化以及機體新陳代謝。五是每日攝入適量新鮮蔬果,為患者提供充足的膳食纖維,適當增加雜糧以及粗糧攝入比例以增加纖維攝入量,同時還能夠減少機體對糖分以及脂肪肝的攝入量,煙中大量焦油以及尼古丁會造成患者血壓異常升高,還會導致患者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明顯下降,會加大用藥風險,因此必須告誡患者戒煙; 六是科學飲水每日飲水量應在2000-2500ml之間,多喝水可稀釋血液,防止血液濃稠。水中的鈣、鎂離子可以調節血管平滑肌舒縮功能,如果缺乏會使血管痙攣導致血壓升高。

2.3合理安排三餐并嚴格控制體重

一是限制主食攝入量一般每天300克左右的主食,保持每餐八成飽即可,將體重降至正?;蚪咏藴?。如感覺饑餓可用低熱量食物如蔬菜飽腹。二是嚴格控制熱量攝入,晚餐進食量不可過多,兩餐之間避免攝入零食。合理配比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質攝入量,三餐熱量攝入配比各占1/3/、1/3、1/3。肥胖及體重為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確?;颊唧w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2.4堅持適量運動

適當運動“生命在于運動”,每天堅持漫步走,不但可以活絡筋骨,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消耗體內多余的能量,更有益于身體健康。

3.討論

總之,飲食護理對高血壓的治療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聯系患者家庭和醫院治療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它貫穿疾病治療的全過程,它與藥物治療相輔相成。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采取降糖措施,因此,會加重其心理壓力和生理痛苦,患者在保證合理用藥的同時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有助于取得理想的降壓效果。肥胖、納入過多鈉鹽、脂肪等均為高血壓危險因素,攝入過多脂肪會加大血液黏度,攝入過多食鹽容易引發血管硬化。合理膳食能夠保證患者攝入充足的機體所需營養成分并可使熱量攝入量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使患者血壓水平獲得有效改善。

參考文獻:

[1]李冠儒,李迪.我國高血壓病流行病學特點及治療展望[J].黑龍江醫藥,2017,30(5):994-995.

[2]賈冕,尚雪飛,張偉碩,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原發性高血壓中醫證候及心腦血管事件的相關性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16(1):22-24.

[3]鄭光英.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壓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9):289-290.

[4]宋宇鴻,謝愛國.貝那普利與賴諾普利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腦卒中患者血壓控制效果比較研究[J].臨床軍醫雜志,2019,47(4):400-401.

猜你喜歡
高血壓患者
肺結核咯血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對策及效果評價
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
高血壓患者個體化用藥治療的護理
高血壓患者個體化用藥治療的護理
社區高血壓患者控鹽限油健康教育效果與評價
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高血壓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腎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淺談優質護理服務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半夏白術湯對高血壓患者血壓、血脂的影響
中醫護理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