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邵飄萍新聞思想的意義研究

2020-09-10 07:22樓育萍
新聞研究導刊 2020年19期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摘要:作為中國新聞事業的開拓者,邵飄萍在新聞理論和新聞實踐上都給國人留下了寶貴財富。他的新聞價值觀、新聞記者觀和新聞倫理觀,不僅在當時具有開拓和進步意義,就是在今天也未過時。在通信技術日益發達、新聞環境日益復雜的新媒體時代,他的一些新聞思想仍然閃耀著光芒,給新聞從業者和普通大眾帶來諸多啟示。

關鍵詞:邵飄萍;新聞思想;新媒體時代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9-0010-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金華市社科聯項目“新媒體時代邵飄萍新聞思想的意義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B2018069

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開拓者邵飄萍(1888—1926)是中國新聞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一個“新聞全才”,他集記者、編輯和報人等多種身份于一身,其創辦的《京報》不僅在民國時期影響廣泛,其余波還延續至今,目前北京風頭正盛的《新京報》就借用其名。他也是中國新聞教育和研究的先驅,曾在北大新聞學研究會講學,并撰寫了《實際應用新聞學》和《新聞學總論》兩部教程。邵飄萍對新聞事業見解獨到,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價值的思想。邵飄萍生活的年代距今雖近百年,但這并不代表其新聞思想已完全過時。相反,在新媒體時代,他的許多觀點對新聞從業者乃至普通民眾仍具有啟示意義。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各種新聞資訊紛至沓來,人們被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移動終端等各種媒介包圍,無法脫身。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微信、微博、博客等新興媒體的出現帶來了新的傳播革命,使社會進入了全民都是記者或新聞傳播者的自媒體時代。這大大改變了新聞傳播的環境,新聞從業者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界存在諸多問題,如虛假新聞泛濫、記者職業素養低下、倫理道德匱乏等,重讀邵飄萍的理論著作,重溫其新聞思想,或許能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也有益于普通民眾提高新媒介素養。筆者細讀原文,梳理了邵飄萍的新聞價值觀、新聞記者觀以及新聞倫理觀,并探討這些思想在當下的意義。

一、邵飄萍的新聞價值觀及其當代啟示

邵飄萍的新聞價值觀主要體現在其撰寫的兩篇文章即《新聞價值測定之標準》和《新聞價值減少之原因》之中。在第一篇文章里,他參考了美國威斯康星新聞教授格蘭特·海德(Grant Hyde)的觀點,提出了判斷新聞是否有價值的四種標準:一是愛讀者人數的多寡,二是發表時機是否適當,三是事件發生距離的遠近,四是讀者興趣的焦點及變化。仔細分析以上標準,其實四條可簡化為兩條,一是新聞要注重時效性,即新聞必須及時。他認為,“‘新聞’云者,如其名所示,以新為主,故今日之事為新,昨日之事為舊;昨日之事為新,前日之事為舊;此時之事為新,前一時之事為舊”[1]。二是新聞必須滿足讀者興趣。他認為一則有價值的新聞必會考慮讀者喜好,“最佳之新聞即為貽最大多數人以最大之興味者”[1]。如何做到讓讀者喜歡,這取決于記者是否報道與讀者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是否關注讀者周邊發生的事情,是否留意讀者興趣的變化。

這兩條都是被普遍認可的新聞價值標準,也是目前新聞界一直堅持的兩條原則。在信息化的今天,把握新聞時效和讀者興趣對新聞從業者而言并非難事,當下許多新聞追求的就是速度和符合讀者興趣,因而這兩條標準的現實意義不大。邵飄萍關于新聞價值富有建設性并對當今社會仍有警示意義的觀點主要集中在第二篇文章。在《新聞價值減少之原因》的開篇,他明確指出“凡新聞之不確實者,即無價值可言”[1]。新聞必須是事實,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新聞如果失去了真實這一要素,就毫無立足之地。所以他強調記者必須親臨一線,探究事實真相,不能足不出戶,道聽途說。相比之下,時下有些記者異常懶惰,他們借助網絡尋訪素材,胡亂采訪就寫報道交差。

在此文中,邵飄萍還列舉了幾種新聞價值減少的情形。一是富含廣告意味的新聞。有些新聞看似新聞,實則為宣傳,文章中植入了一定的廣告,這種新聞稿子,尤其是外稿,他說是“蓋欲以新聞之面具而利用報紙為之宣傳其目的”[1]。面對這種情況,記者必須刪除廣告部分,如果通篇都有宣傳之嫌則干脆棄之不用,“絕勿受人愚弄轉以愚弄讀者,否則即大損害新聞之價值”[1]。二是對個人隱私的揭露。邵飄萍認為“公告性”是報紙的特質,所以把與國家社會無關的個人私事發布在報紙上是不道德的行為。因而他說:“故凡個人私事,不問其善惡,皆不得用作新聞之材料;否則即大損害新聞之價值?!盵1]他尤其不滿記者整日忙于他人私事,并將其家庭秘密、個人私下言行等見諸報端,他覺得此類記者毫無新聞知識與道德,簡直可恨至極。第三種是有害社會風俗的新聞。邵飄萍對報紙的影響力有充分認識,他說:“報紙為社會之教師,其感化力之大,殆過于電影戲劇,故凡有害社會風俗之事,不可作為新聞而任意披露之?!盵1]他反對把淫亂污穢、殘忍暴力的細節寫入新聞,這種內容只會傷及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

在以社交網站為媒介主導的今天,新聞真假難辨,更有人為了自己或小團體的利益故意制造虛假新聞。虛假新聞現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在美國,一些老牌新聞媒體也免不了陷入假新聞的丑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曾點名批評美國有線電視臺和《紐約時報》等一些關于他的報道不符合事實。美國媒體從業者丹尼爾·佩恩也曾發文說,“美國媒體在夜以繼日地以工業化的規模制造、傳播、散布和宣揚假新聞”[2]。據《環球時報》報道,德國和法國也有不少虛假新聞案例,這些虛假新聞甚至影響到了政局與國際形勢。

虛假新聞在中國也屢見不鮮。假新聞多存在于社交媒體中,那里是虛假新聞的源頭和溫床。不過一些專業媒體也不幸淪陷,他們未加核實就轉發源于自媒體的新聞,促成了假新聞的進一步傳播,嚴重損害了新聞行業的名譽和聲望。例如,前兩年浙江溫州樂清男孩走失事件,它先在微信朋友圈發起,然后主流媒體競相報道,結果發現這是孩子母親的一個惡作劇。2002年以來,《新聞記者》雜志社每年年初都會公布前一年的十大假新聞。在過去的2019年,“百度新聞發布章子欣去世消息”“中國建筑師巴黎圣母院重建方案奪冠”“荷蘭改名為尼德蘭”等新聞上榜[3]。傳統和專業媒體在新聞價值上的失守令人扼腕。

此外,今天的社會新聞和經濟新聞問題也不少。有些經濟新聞存在為人打廣告的嫌疑,乍看是新聞,其實是宣傳;而很多的社會新聞愛拿性和暴力說事,為了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和低級趣味,真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勢,無視社會影響。還有每天鋪天蓋地占據各大門戶網站的娛樂新聞,把明星的個人和家庭生活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更有甚者派出狗仔隊常年盯著他們不放。

新聞界尤其是自媒體,總存在過度迎合讀者興趣,妄圖以新奇刺激之事博眼球或是為某些利益團體宣傳服務的嫌疑,他們很多時候只想著如何通過新聞造勢,而不認真思考什么才是有價值的新聞。因而重新學習邵飄萍的新聞價值思想,能夠使新聞媒體反思自己的責任與定位,進而報道符合事實并對社會有利的新聞。

二、邵飄萍的記者觀及記者素養的養成

新聞價值觀的缺失是時下虛假新聞泛濫的主因,而記者素質能力下滑是其次因?,F在很多記者依賴網絡尋找素材,職業素養不高,采訪、獲取和鑒別事實真相的能力較弱。在邵飄萍看來,記者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記者的素質直接影響報紙的質量。他認為民國報紙幼稚腐敗的兩大原因就在于新聞材料缺乏以及記者素質不高。要改良報紙必須改良新聞材料,而新聞材料的獲得全仰仗于記者,所以他有言:“外交記者之養成,尤為改良報紙之根本的根本?!盵1]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記者,必須接受專門的訓練,還要做到德才兼備。

他在《外交記者之資格與準備》這一章中提出“品性”為記者第一要素。記者經常在社交場打滾,與各方人物周旋,容易面對各種誘惑而不自知,所以品性乃是記者的第一精神要素。所謂品性指的是“人格、操守、俠義、勇敢、誠實、勤勉、忍耐及種種新聞記者應守之道德”[1]。記者必須不受社會惡俗之風的熏染,不能為虛榮利祿所羈勒。邵飄萍自己就是一個活榜樣,他斷然拒絕了張作霖30萬的封口費,并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除需具備優良的品性之外,邵飄萍認為記者的才學知識也非常重要。他在談及外交記者“必需之知識與經驗”時說,外交記者種類繁多,要依其分業之不同,掌握一兩門專門學問,要具備觀察各種事物的常識,而且還要熟悉幾國語言。新聞記者一定要把新聞價值牢記于心,心中明了什么是有價值的新聞,以便采訪時有所側重。同時要做到觀察力、推理力、聯想力三力并用,仔細辨別消息的真偽,不被人所左右,努力尋找事情的真相??b密和注意也是記者的一大素質。新聞多細節,如人名、地名、數目、時間,任何一項的求證都馬虎不得。新聞記者交際廣泛,打交道的人上至達官貴族,下至販夫走卒,所以采訪時要注意態度,因人而施,隨機應變,機警敏捷。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國外案例說明和不同人打交道對獲取材料的重要性。

邵飄萍對如何進行新聞采訪很有經驗,也有諸多技巧,而且他的訪問頗具個人特色。他采訪時看似波瀾不驚,但卻總能取得“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他的很多重大新聞就是在這種閑聊式采訪中獲取信息的,這和他善于把握被采訪者心理及高超的提問技術有關。他在《訪問時之種種心得》這一章中總結了自己的經驗,提到采訪前記者需研究采訪對象,事先調查,不僅要知道其來歷主張,還要知曉其各方關系等。采訪當中,記者需觀察對方之面目,敏銳知曉其情緒變化,進而調整提問。需懂得“擒縱”的策略,“當其談話奔放時,則設法擒之;若其沉默,則設法縱之”[1]。提問時,注意直接提問與間接提問相結合,伺機而用。此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留意談話外的材料和意外線索,敏于觀察。他以自己獲取中德斷交第一消息的經歷,說明訪談之外線索的重要性。

盡管民國時期記者地位不高,但邵飄萍獨具慧眼,意識到記者對新聞事業的重要性及所擁有的權力,稱他們為“布衣之宰相,無冕之帝王”[1],而且在知識和德行上對其提出了要求。時下記者的重要性和地位已得到大家的認可。自媒體時代,新聞從業者的準入門檻低,各方面的素養技能都有待提高。重新學習邵飄萍的新聞采訪技巧,可為記者尋找有價值的新聞提供借鑒。特別是他通過巧妙提問和臨場應變獲取事實真相的獨樹一幟的藝術,在自媒體時代尤其值得新聞從業者好好學習。

三、邵飄萍的新聞倫理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除了新聞價值觀和新聞記者觀之外,邵飄萍還提出了自己關于新聞倫理的見解。他的新聞倫理思想主要體現在對新聞事業性質的認識以及對新聞記者的德行要求上。

他認為新聞事業是公眾的事業,報紙的重要任務就在于傳達人世間的意志、感情、趣味、知識及與人類利害相關的消息。新聞機構是社會公共機關,而不是個人或團體機構,不能因為個人或少部分人的感情、利害關系而任意左右或操控。新聞機構也不同于銀行、公司、店鋪等,它不以營利為最終目的。新聞社在新聞的實踐工作中,要根據事實和真理,以社會公共利益為上,并對社會承擔一定的責任。他說:“人類社會文化愈進步,則報紙之需要與責任愈增加?!盵1]除此之外,他還認為新聞報紙是國民輿論的代表,必須反映和體現國民的思想。邵飄萍堅持新聞報紙必須立足于社會背景和國民生活,他說:“新聞紙絕無脫離現實的社會之情狀……字字不能與國民之現實生活無關?!盵1]新聞從業者在報道和評論時,要默察多數國民之心理,跟上時代的潮流,不能脫離社會現狀,發表過時或是不合時宜的言論,更不能“因一人一時之私見或利害關系發非國民的悖謬之議論,致失多數國民之信仰與同情”[1]。

正是因為對新聞事業有如此認識,邵飄萍對記者的德行也提出了較高要求。記者必須具有獨立的人格與尊嚴。記者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做到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在邵飄萍看來,記者的地位類似于法官,他們只能以真理與事實為準繩,盡量做到公平、客觀、公正。

新媒體時代,新聞行業正經歷著結構性變化,因而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倫理問題,如侵權抄襲、惡意炒作、新聞勒索、公媒私用等?!澳甓葌髅絺惱硌芯空n題組”的跟蹤研究表明,新媒體的出現和技術的發展給傳統媒體和新聞從業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給媒體行業帶來了新的倫理挑戰。在新媒體技術的打壓下,傳統媒體的生存更為艱難。而當今社會,資本無所不入,媒體為了求生存也會出現廣告新聞,有時甚至為了銷量發布低俗娛樂或是聳人聽聞的假新聞,置新聞倫理道德于不顧。正如該報告所言“隨著原有商業模式遇到困境,創新的營收方式同時也帶來新的道德考量,是否有更多報道服務公眾,還是被流量綁架”[4]。

新聞機構如此,個人記者更甚。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使新聞從業者的準入門檻降低,只要掌握一定技術就能充當媒體記者和主播。即便是專業的新聞從業者,在結構性的變動下也有“職業危機感、失落感及由此產生的漫不經心”[4]。他們不再堅持新聞專業精神,出于較大的競爭壓力,為了完成報道任務不惜使出渾身解數;為了博人眼球不惜出賣被采訪人的隱私,甚至是制造虛假新聞;或是出于經濟壓力,撰寫有償新聞,完全失去了新聞從業者應該有的操守和尊嚴。

總而言之,梳理邵飄萍的新聞倫理思想,對當下那些發布有償新聞、低俗娛樂新聞,甚至惡意炒作的媒體如何正本清源,以及新聞從業者如何堅持職業操守都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四、結語

當今社會媒介已成為我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我們是不是專業的新聞從業者,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都是媒介人,因而必須具備一定的媒介素養。重讀邵飄萍的新聞理論著作,重溫其新聞思想,不僅對新聞機構和新聞從業者有啟示意義和警示作用,對普通人也大有裨益。在現在這樣一個后真相時代,我們都需要邵氏那種追求事實和探尋真相的精神和勇氣,需要他那種采訪問答的技巧和方法,需要那種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和操守。所以,盡管邵飄萍已成歷史,但他的新聞思想在新媒體時代依舊散發著璀璨光芒,他的“鐵肩辣手”仍值得我們堅持和學習。

參考文獻:

[1] 邵飄萍.邵飄萍新聞學論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5-119.

[2] 張鵬輝.虛假新聞泛濫成多國新愁 專家:社交平臺該負多大責任?[N].環球時報,https//m.huanqiu. com/r/MV8wXzEwMDkxOTU1XzEzOF8xNDg2 NTk1NzAw,2017-02-09.

[3] 年度虛假新聞課題組. 2019年虛假新聞研究報告[J].新聞記者,2020(01):22-33.

[4] 王俠. 2017年傳媒倫理問題研究報告[J].新聞記者,2018(01):4-20.

作者簡介:樓育萍(1980—),女,浙江永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文化和媒介。

猜你喜歡
新媒體時代
新媒體時代下電視節目主持人面臨的挑戰及對策探析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音樂教學改革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具備的媒介素養之研究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新媒體時代交互式動畫在儺戲藝術中的應用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