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韶時代祖形器的時空分布統計分析和啟示

2020-09-10 07:55楚天佑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分期分布

摘要:梳理統計仰韶文化時代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29處遺址,對其地域分布、年代分期和文化屬性等統計分析可知,祖形器(男根崇拜物)不是仰韶時代晚期才出現的,仰韶時代早期中國多地已經產生男根崇拜和父系社會萌芽。中國各地眾多祖形器的出土,應當引起重視,建議將祖形器列入中華文明起源因素之一。祖形器是父權崇拜的象征,是父系社會的標志物,中國進入父系社會的時間應該往前提移至新石器時代中期和晚期前段,距今約9000-6000年左右。

關鍵詞:仰韶時代;祖形器;分布;分期;父系社會

多年來,仰韶時代考古發掘遺址眾多,論文、論著不計其數,研究成果豐厚;但是,由于涉及男性生殖崇拜的考古發掘出土文物信息公布不足,資料較少,迄今為止,還很少有人對仰韶文化時代的男根崇拜進行過專門研究。近20年,筆者潛心收集統計包括仰韶文化在內的祖形器考古資料,根據考古發掘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29處仰韶時代考古遺址,對其基本情況進行初步梳理探討,以就教于學界同仁。

一、地域分布

全國各地各文化遺址出土的“祖”類文物,因材質不同、研究者視角不同,被稱為陶祖、石祖、玉祖、木祖、銅祖、瓷祖、石磨棒、角器、觸器、陶男根、石男根、男根文物等等,名稱五花八門,給學術研究和文字敘述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建議此類文物統一名稱,統一稱其為“祖形器”。

大多數考古遺址出土的祖形文物,都是具像、寫實、仿生雕塑,一目了然,稱其為男根文物、祖類文物沒有歧義、異議。但是,諸如陶支架、陶支腳、祖形礫石、石鏟、陶筒型組合器,以及玉琮等類似男根、具有男根特征的文物,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學者列入祖類文物,但并沒有得到學界完全贊同,存在歧義和異議。因此,筆者雖然贊同將此類文物列入祖形器,但卻不能與具象寫實型男根文物比肩,因此筆者將這些類似祖形器的文物稱之為“類祖形器”,以示區別,其做為男根崇拜文化證據的證據說服力,要下祖形器一等,只能做為輔助證據,不能做為主要證據。

據筆者逐項登錄和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知的考古發掘出土和考古調查征集的祖形器、類祖形器等男根崇拜文物的考古遺址和地點已達170多處。其中,裴李崗文化時代1處①,仰韶文化時代29處,其余140余處都是龍山文化時代以后的遺物,距今都在5000年以下。根據考古發掘報告和專家學者已有研究認知成果,出土仰韶時代祖形器、類祖形器的遺址和地點,共計29處,分布于12個省區。其中,祖形器24處,類祖形器5處,具體如下:

(一)祖形器

出土祖形器的遺址和地點,共計24處,占遺址總數的83%。分布于9個省區。具體分布情況按出土省區排列如下:

1.河南省8處:

淅川下集遺址,在早期(第三層)文化層中出土仰韶文化陶祖1件。②

河南偃師高崖遺址,在仰韶文化層中出土陶祖1件。③

臨汝(今汝州)中山寨遺址,在第五期文化層中出土仰韶文化晚期陶祖1件。④

臨汝(今汝州)北劉莊遺址,在第四文化層中出土仰韶文化晚期陶祖1件。⑤

河南澠池遺址,出土仰韶文化陶祖2件。⑥⑦⑧

汝州洪山廟遺址,M1內出土有在陶缸進行泥塑的男性生殖器,如W39:1號缸上彩繪出一人,其小腹下用泥條塑一男性生殖器,形體粗大,龜頭部分涂有紅色,中間刻有較長的凹槽,代表尿道口,因為在平面上無法繪出男性生殖器的立體形狀,所以只好用泥條塑出。同時,汝州洪山廟遺址還出土了多件繪飾男根紋的陶缸。⑨

滎陽楚灣遺址,調查采集仰韶文化陶祖1件。⑩

安陽漁洋遺址,安陽師范學院歷史系教師考古調查,采集一枚仰韶文化時期石祖。k

2.陜西省5處:

臨潼姜寨遺址第四期文化層,出土過仰韶文化晚期陶祖。lm

高陵楊官寨遺址,出土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巨型陶祖1件。no

寶雞福臨堡遺址第三期文化遺存,出土“陶祖”、“石祖”各1件。p

寶雞關桃園遺址,2003年出土仰韶文化晚期陶祖1件。q

銅川李家溝遺址,在第三期文化(半坡類型晚期)的灰坑H1內,出土仰韶文化陶祖1件。rst

3.山西省2處:

萬榮荊村遺址,1931年出土陶祖1件,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1@0

候馬喬山底遺址,在西王村上層文化層中,出土陶祖1件。v

4.甘肅省2處:

秦安大地灣遺址,在第4文化層即仰韶文化層中,出土陶祖3件,石祖1件。同時,大地灣遺址F411發掘出土男根崇拜地畫。w

甘谷灰地兒遺址,出土馬家窯文化陶祖1件,年代相當于仰韶文化晚期。x??

5.內蒙古自治區1處:

內蒙古托克托海生不浪文化遺址,在第三期屬于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層中,出土石祖1件;編號qH7:1,殘剩祖頭,磨痕明顯(圖)。y

6.湖北省2處:

京山屈家嶺遺址,早期文化層遺存中,出土陶祖1件;編號T117:5A(1),上下端略殘,器表披暗紅色陶衣,胎色外層灰白,中部灰色。質軟羼碎陶末。殘長7.7,徑1.5—2.5厘米。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京山屈家嶺》,科學出版社,1965年9月第一版,見圖版拾叁:17)。根據屈家嶺第三次發掘所測年代,屈家嶺文化早期的年代在距今5500年以上(ZK-2397,3025±140BC,校正值3630±160BC。z

長陽漁峽口鎮清江南岸臺地桅桿坪遺址,1992年在大溪文化晚期文化層,發現1件殘損的大型石祖,距今5000多年;由此可知,在大溪文化末期,在長江流域也出現了對男性生殖器的崇拜。發現時,僅存石陰莖前面的一小段。這個石祖用黑色墨石琢制,質地堅硬,經過修理,有光澤。器體較粗大,可惜已殘斷,長度不明。但龜頭部分保存完整,形態逼真。尿道口呈張開狀,冠狀溝明顯。龜頭部分殘長5厘米,莖體直徑6厘米×4厘米。@7

7.江蘇省2處:

南京北陰陽營遺址,出土北陰陽營文化陶祖2只。@8

江陰祁頭山遺址,出土祁頭山文化陶祖1件。@9

8.浙江省1處:

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1件屬于馬家浜文化的陶塑立式男性裸體全身像,突出男性生殖器。#0

9.吉林省1處:

東豐縣西斷梁山遺址,發掘出土石祖1件。#1

(二)類祖形器

出土仰韶時代類祖形器的遺址和地點,共計5處,占遺址總數的17%。分布于4個省。按出土省份排列如下:

1.安徽省2處:

蚌埠雙墩遺址,出土了大量陶支架,其中有一些仿男性生殖器、頂端為蘑菇形或圓柱形,共31件。雙墩遺址發掘報告的作者認為,雙墩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祖形器可能是支撐炊煮器的支架#2,陳艷認為這些陶支架應為淮河中游史前陶祖#3。

定遠侯家寨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有一批仿男性生殖器陶支架,頂端為蘑菇形或圓柱形,復原器9件。#4

2.河南省1處

靈寶西坡遺址,2000年10月至12月份第一次考古發掘中,出土石陀螺形器1件(H22:9),琢、磨結合,上部有一凹槽,高8厘米(圖一三,9)#5。許永生認為應該是“石祖”#6。 2001年3月~5月第二次發掘中,又出土石陀螺形器1件, 標本H104B9,上部有一凹槽,殘高6厘米。#7

3.湖南省1處:

澧縣城頭山遺址,1997年發掘出土3座祭坑和大型“祖”形礫石。#8

4.福建省1處:

平潭縣平原鎮殼丘頭遺址,出土陶支架19件,外形類似男性生殖器,多為蘑菇形項,圓柱狀器身,被稱為“陶祖”#9$0。

上述遺址,河南9處,占比達31%;陜西5處,占比為17%;山西、甘肅、湖北、江蘇、安徽、浙江各2處,占比各為7%;內蒙古、吉林、湖南、福建各1處,占比各為3%。黃河流域19處,占比達68%;長江流域6處,占比21%;淮河流域2處,占比7%;東北1處,占比3%;福建海島一處,占比3%。

(三)地域分布連線

從上述統計可以看出,仰韶時代祖形器地域分布呈現出明顯的點線分布特點。如果把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遺址,按地理位置串連起來,可以連成三條線:

黃河中游出土祖形器的遺址東西連線:鄭州、洛陽、靈寶、西安、寶雞、天水。中華民族搖籃,華夏文明發祥地。

在這條線上,洛陽——三門峽——靈寶,正是仰韶山文化廟底溝類型核心區。向外擴展到候馬、萬榮、西安、寶雞、汝州,多處發掘出土祖形器,呈現較密集分布,證明這一區域明顯存在男根崇拜現象。

南北連線:候馬、運城、靈寶、洛陽、汝州、南陽(淅川)、荊門(京山)、宜昌(長陽)、澧縣。這條連線,連接中國南北兩大農作區,即以黃河中游為中心的北方黍(粟)作農業文化區,以長江中游為中心的南方稻作農業文化區,中間經過粟稻交叉的淮河上游。發達的農業文明為黃河中游和長江中游中華先民率先進入父系社會提供了物質基礎。其交匯融合點是南陽盆地,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在南陽盆地交匯融合,考古發掘和學界研究多有論述,本文不再贅述。

長江中游東西連線:京山、澧縣、長陽。這條連線證明,江漢平原和澧陽平原是長江中游男根崇拜先行區。

遺址連線發現:兩條東西線、一條南北線,黃河中游、長江中游同為中國父系文明先行區。同時,三線連接交合,組成“士”字。這個士字,雖然沒有特別意義,但暗合中華文明先行區猶如勇士,帶領華夏文明開拓探索,努力前行。對于這一大塊區域,許宏稱其為東方“大兩河流域”“重瓣花朵中的花心”“華夏文明就是從這里發生”$1。對此筆者深以為然。郭靜云將其稱為“江河中原”,提出“中原”這個概念應采廣義理解:位處長江黃河之間的寬闊平原即可稱中原$2,筆者深表贊同。這一區域正是中華文明核心發源區。

二、年代分期和時間分布

仰韶文化時代涉及地域廣泛,文化類型眾多,有些遺址和出土器物所屬文化層測年數據未及時公布;上世紀80年代之前,考古工作者和考古發掘報告對祖形器普遍重視不夠,記錄不詳,甚至不記錄,等等,這此因素制約了人們對祖形器的探究。因此,要想對祖形器準確分期并非易事。筆者根據相關遺址發掘報告和測年數據,制作如下簡表;同時,參考學界關于仰韶文化分期意見,將出土的仰韶文化時代祖形器簡單分為前中后三期。距今6000年以上者,劃入前期,有7處遺址;距今6000~5500年者,劃入中期,有6處遺址;距今5500~5000年者,列入后期,共15處遺址。為方便閱讀,列簡表如下。

(一)前期

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年代距今6000年以上,可以列入仰韶文化時代前期,有7處遺址,占比24%。分別是:

淅川下集遺址;偃師高崖遺址;江陰祁頭山遺址;蚌埠雙墩遺址;定遠侯家寨遺址;平潭殼丘頭遺址;澧縣城頭山遺址。

(二)中期

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年代距今約6000~5500年者,劃入中期,有7處遺址,占比24%。分別是:

臨潼姜寨遺址;東豐西斷梁山遺址;秦安大地灣遺址;京山屈家嶺遺址;高陵楊官寨遺址;靈寶西坡遺址;桐鄉羅家角遺址。

(三)后期

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年代距今5500~5000年者,列入仰韶文化時代后期,有15處遺址,占比52%。分別是:

汝州北劉莊遺址;汝州中山寨遺址;汝州洪山廟遺址;澠池仰韶遺址;滎陽楚灣遺址;安陽漁洋遺址;寶雞福臨堡遺址;寶雞關桃園遺址;銅川李家溝遺址;侯馬喬山底遺址;萬榮荊村遺址;甘谷灰地兒遺址;托克托海生不浪遺址;長陽桅桿坪遺址;南京北陰陽營遺址。

從上述簡表和分期可知,仰韶時代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前后呼應,連綿不斷。但前期、中期,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在時間分布上比較稀疏;而仰韶時代后期,出土祖形器時間分布比較密集。前期1000年,7處遺址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時間頻率間隔達143年。中期500年,7處遺址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時間頻率間隔為71年。后期500年,15處遺址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時間頻率間隔縮短為33年。越往后期,出土器物愈加密集,間隔越短,頻率加快。

三、文化類型分布

從地域和文化屬性看,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以黃河中游仰韶文化為主。

文化類型統計顯示,考古發掘出土的仰韶文化時代祖形器和類祖形器,29處遺址,涉及11種文化類型,分別是: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雙墩文化、北陰陽營文化、馬家浜文化、祁頭山文化(馬家浜文化)、殼丘頭文化、海生不浪文化、馬家窯文化。29處遺址中,17處遺址屬于仰韶文化,占比達59%,占絕對數額和壓倒優勢。因此,從文化屬性上看,仰韶文化時代出土的祖形器,以仰韶文化為主。

海生不浪文化、馬家窯文化,鄰近仰韶文化,可以與仰韶文化同時對待。

大溪文化,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遺址雖然只有2處,但卻十分典型。城頭山遺址,發掘出土H011、H345、H346三個大的淺平祭坑,且均置放大塊“祖”形礫石。長陽清江桅桿坪遺址,出土石祖1件,雖已斷殘,但發掘者從殘存部分復原推斷,器體較粗大,似為祭祀崇拜之器。屈家嶺文化鄰近大溪文化和仰韶文化,可以與大溪文化同時對待。

馬家浜文化,無同期或更早的出土祖形器可以做為佐證。但是,羅家角出土的這件裸人型祖形器,十分特別,已經證明在仰韶時代中期太湖流域已出現男性崇拜和男根崇拜,加上江陰祁頭山遺址、南京北陰陽營遺址,長江下游長三角地區出土祖形器的遺址也達3處,因此說明長三角地區在仰韶時代存在男根崇拜應不為過。

雙墩文化、殼丘頭文化,亦無同期或更早的出土祖形器可以做為佐證,證據不充分,亦不能得出該文化已進入父系社會之結論。

長期以來,學界都把祖形器做為父系社會的標志物。由此可見,仰韶文化是中國最早進入父系社會的考古學文化類型之一。仰韶文化時代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遺址已達29處之多。眾多祖形器的出土,應當引起重視,建議將祖形器列入中華文明起源因素之一。

四、幾點啟示

通過仰韶時代祖形器的年代時間分布統計,可以提供以下幾個方面的啟示:

(一)男根崇拜物不是仰韶時代晚期才出現的,裴李崗時代和仰韶時代早期中國多地已經產生男根崇拜和父系社會萌芽。囿于考古資料和歷史認知的限制,過去學界以宋兆麟為主,普遍認為對男根的崇拜和“陶祖的出現是從仰韶文化晚期開始的”$3,距今約5000年左右。此說影響廣泛且長久,直至現今。事實上,水泉遺址① 發掘出土的祖形器,或者說中國古人對男根的崇拜,是從距今約7200年的裴李崗文化晚期開始的,比上述公認的時間要早大約2000年左右。仰韶時代早期出土祖形器的幾處遺址,河南淅川下集遺址、河南偃師高崖遺址,其年代上限都在在距今7000年;江蘇江陰祁頭山遺址,年代上限在距今6600年;出土類祖形器的安徽蚌埠雙墩遺址、定遠侯家寨遺址,其測定年代都在7000年左右,年代上限甚至可達距今7300年左右,年代時間都大大早于仰韶時代晚期。從年代時間看,仰韶時代早期的祖形器更應引起重視。

(二)如果堅持祖形器是父權崇拜的象征,是父系社會的標志物,那么中國進入父系社會的時間,就應該往前提移至新石器時代中期和晚期前段,距今約9000-6000年左右。

學界一直認為,陶祖、石祖等祖形器是父權崇拜的象征,是父系氏族社會的標志。京山屈家嶺遺址的發掘者和《京山屈家嶺》作者在結論中寫道:屈家嶺遺址“早期中出有帶紅色陶衣的陶祖,是一種父權崇拜的象征?!虼?,屈家嶺文化似乎屬于父系氏族社會時期?!?4如果承認祖形器是父系社會的標志物這一觀點,就必須承認,中國社會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7200年的裴李崗文化晚期就已經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仰韶時代早期已經處于父系氏族社會。目前,裴李崗時代和仰韶時代早期是否已進入父系社會,至今在學界還存在極大爭論。但是,如果考慮祖形器和男根崇拜的因素,許順湛一直堅持的仰韶文化父系說的觀點,就應當可以成立。

(三)家庭的出現是父權崇拜、男根崇拜之基礎,使父系社會成為可能。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存在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參考近50年考古發掘成果,裴李崗時代(距今9000-7000年)和仰韶時代早期均發現家庭墓葬,使父系社會和男根崇拜成為可能。

河南舞陽賈湖遺址是裴李崗文化出土成年男女異性合葬、成人帶孩子合葬墓數量最多、類型最豐富的遺址。賈湖遺址發掘出性別清楚的合葬墓為43座,其中男女異性合葬墓達23座;成人帶孩子的墓共有6座,其中相互關系非常清楚的有4座。M272,成年男子帶一少年,可能是父子;M286,成年男性帶一孩子;M353,成年男女夫妻帶一少男孩子。$5

在屬于仰韶文化早期的臨潼姜寨一期,發現有較多的夫妻異穴合葬墓。陳雍認為,姜寨北片的墓葬排列比較整齊,成年男女墓兩兩并列現象在墓地中顯得格外突出,一共有12對;其中,M102女和M96男并列,M96男墓穴內帶一小女孩;M107女和M108男附近,M140一6歲小男孩緊靠;M146一6歲小男孩緊靠M147女和M184男。$6

對此,裴安平結合墓葬特征和姜寨遺址、洪山廟遺址出現男根圖像的問題,認為:“仰韶文化早期既是母系氏族社會最后的轉型期,也是父系社會最早的胎孕期或新生兒的臨盆期?!?7,對此,筆者深表贊同。

從區域看,黃河中游和淮河流域上游出土祖形器數量多、遺址密集,多達16處,實物豐富,實證多,且時間上連綿不斷。從出土祖形器和男根崇拜的角度再次證明,以豫西、關中和晉南為中心的黃河中游地區,是中國父系社會先行區。臨近黃河中游仰韶文化核心區的其它同時代考古遺址,如屬于馬家窯文化的甘谷灰地兒遺址、屬于海生不浪文化的海生不浪遺址,受仰韶文化影響較大,進入父系社會也是可能的。

在長江中游,出土同時代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遺址不多,雖然只有3處,但卻有突出特點。在屈家嶺遺址早期文化層和大溪文化遺址中均出土了祖形器,證明這一地區在距今6000~5500年仰韶時代中期已經進入父系社會。同時,城頭山遺址大溪文化早期文化層還出現了祭祖臺。其祭祀對象,從其有男性大墓和成組處于顯著位置的石“祖”看,有祭祀祖先之意。劉俊男、易桂花認為:陶(石)祖及祭祀陶(石)祖現象的出現當是父權制小家庭出現的反映;以大型祭臺形式祭“祖”當是家庭普遍出現的表現。以大型祭臺形式祭祖當是一種社會行為,而不是個人行為。家庭的普遍出現是其基礎。同時,必有首領人物來主持,所祭之“祖”生前也當是首領人物。至距今5800~5500年間,已經出現了首領家庭墓葬。$8父權制小家庭的出現、首領家庭墓葬、男性首領等,都是父權制和父系社會的顯著特征。此時,黃河中游地區已普遍進入父系社會,父系家庭已普遍產生,祖形器密集出現。因此,“江河中原”$2 廣大地區崇尚父權、崇拜男根應無疑問。

(四)社會性質研究結論不能搞一刀切,應按區域區別對待,具體分析。

中國地域遼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淮河流域、遼河流域的面積、包括的地域都十分廣大。因此,不能籠統地說某一時間中國已進入了父系社會。但是,某一地區或某些地區率先進入父系社會,完全是可能的,眾多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出土,為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和仰韶時代社會性質研究提供了直接實物證據。

如果把仰韶時代中期和后期遺址相加,形成前期千年和中后期千年兩個時間,可以發現前一個千年,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遺址只有7處;后一個千年,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遺址多達21處,占比達75%。筆者認為,目前學界對中國進入父系社會和文明社會的時間判斷比較保守,根據出土祖形器和類祖形器的地域分布和時間分布,中國進入父系社會和文明社會的時間都可以往前推進。在仰韶時代中期和后期,中國部分地區,如出土祖形器較多的黃河中游、淮河上游、長江中游,已經進入父系社會??梢跃嘟?000年為分界線,距今6000年以上,即距今約7000~6000年,中國一些地區已經產生男根崇拜,黃河中游、淮河上游、長江中游部分地區已進入父系社會;距今6000年以下,“江河中原”廣大地區已經進入父系社會;出現了城市。距今5500年以降,中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已經普遍進入父系氏族社會。

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出土同時代祖形器不多,但也有多處祖形器出土。這些祖形器的出土并非偶然,應是這一區域父系社會萌芽并逐步進入父系社會的重要物證。但是,目前發掘出土的祖形器多為孤例,如祁頭山文化、北陰陽營文化、馬家浜文化等,證據還不夠充分,有待新的考古發掘證據證明。

其它區域,出土祖形器的遺址較少,祖形器實物不多,對其所處社會階段應謹慎下結論。

雙墩文化,雖有兩處遺址發掘出土祖形支架,但均屬于類祖形器,沒有明確無誤、無爭議的祖形器出土,僅靠類祖形器論證其已進入父系社會,證據不足。福建平潭殼丘頭文化雖有類祖形器出土,但無同期或更早的出土祖形器可以做為證據,是否存在父系社會萌芽,仍不能輕易下結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北方影響廣泛的紅山文化,距今約6500年-5000年之間,覆蓋地域廣泛,已正式發掘和調查的遺址約160多處,但迄今為止均無祖形器發現。從祖形器和男根崇拜的角度看,北方紅山文化廣大區域,無進入父系社會之標志證據,牛河梁女神雕像和東山嘴孕婦雕像可能恰好證明其仍處于母系氏族社會,整體社會形態和所處社會階段,似落后于黃河中游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

注釋:

①楚天佑:《試論中國男根崇拜的起源》,《看世界·理論研究》2020年11月上,第230-233頁。

②《淅川下集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中原文物》1989年第1期。

③《洛陽市偃師縣高崖遺址發掘報告》,《華夏考古》,1996年第4期。

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隊:《河南汝州中山寨遺址》,《考古學報》1991年第l期。

⑤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臨汝北劉莊遺址發掘報告》,《華夏考古》1990年第2期。

⑥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3月版,第129—130頁。

⑦李昆聲:《考古材料所見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銅時代為例》,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 年7月第20 卷第4 期。

⑧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4-35頁。

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汝州洪山廟》,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⑩張松林、高振嶺、張建華:《河南滎陽縣楚灣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報告》,《考古》1995年第6期。

k劉志慶:《漁洋文化遺址中的宗教現象探析》,《殷都學刊》2004年第2期。

l宋兆麟:《生育神與性巫術研究》第61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m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中國原始社會史》第485頁,文物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

n楊官寨考古隊:《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考古取得重大收獲》,中國文物信息網2008年12月26日。

o《楊官寨遺址:復現中國6000年前城市生活》,《外灘畫報》2009年04月28日。

p《寶雞福臨堡——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q《寶雞關桃園》,文物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r(《銅川李家溝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1期。

s吳詩池:《中國原始藝術》第237頁,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t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4-35頁。

u董光忠《本校與山西圖書館、美國福利爾藝術陳列館:《發掘山西萬泉石器時代遺址之經過》,《師大月刊》1卷3期,1933年;案:原始記錄和發掘報告現存美國華盛頓賽克勒/弗利爾美術館的檔案室。

v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候馬工作站:《山西侯馬喬山底遺址1989年Ⅱ區發掘報告》,《文物季刊》1996年第2期。

w《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x張正明等:《談馬家窯、半山、馬廠類型的分期和相互關系》,《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58頁。

y北京大學考古系等:《內蒙古托克托縣海生不浪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研究》(三),科學出版社,1997年。

z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京山屈家嶺》,科學出版社,1965年,第頁,照片見圖版拾叁:17。

@7王善才主編,《清江考古掠影及出土文物圖錄》,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8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北陰陽營第一、二次的發掘》,《考古學報》1958年第一期。

@9南京博物院、無錫市博物館、江陰博物館編著:《祁頭山》,文物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0羅家角考古隊:《桐鄉縣羅家角遺址發掘報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文物出版社,1981年。

#1金旭東:吉林東豐縣西斷梁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考古》,1991年第4期。

#2闞緒杭:《蚌埠雙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R].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陳艷:雙墩文化遺址陶祖形器的考古學分析,《宿州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第82—85頁。

#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定遠侯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考古學報2019年第1期。

#5《河南靈寶市西坡遺址試掘簡報》,《考古》2001年第11期。

#6許永生:《黃帝鑄鼎原與中華文明起源》,《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7《河南靈寶市西坡遺址2001年春發掘簡報》,《華夏考古》2002年第2期。

#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城頭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 2007年1月,,第266-283頁。

#9盧美松、陳龍:《閩臺先民文化探源》,第50頁。

$0《福建殼丘頭遺址出土史前“陶祖”?或為生殖崇拜物》,《中國文化報》2014年12月16日。

$1許宏:《最早的中國》??茖W出版社,2009年8月,第52-55頁。

$2郭靜云:《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第60-61頁。

$3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中國原始社會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485頁。

$4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京山屈家嶺》,科學出版社,1965年9月第一版,第74頁。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陽賈湖》,科學出版社,2003年。

$6陳雍:《姜寨聚落再檢討》,《華夏考古》1996年第4期。

$7裴安平:《中國的家庭私有制文明國家和城市起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03頁。

$8劉俊男 易桂花:《從地下文物看長江中游地區史前宗教祭祀文化》,《農業考古》2011年第1期。

作者簡介:

楚天佑,男,漢族,河南省鄭州市人,198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F任職于南京市稅務局,國家公務員,調研員,研究員,歷史學者。在北核等核心刊物以及各類省刊等,發表論文50余篇。多年來,利用業余時間致力于生殖崇拜和男根崇拜專題研究,中國男根崇拜研究第一人。前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男根崇拜。

猜你喜歡
分期分布
大葉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積累動態
28例醫療糾紛起訴案件特點分析
淺析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問題
多排螺旋CT對宮頸癌影像診斷的價值
中小學微課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一帶一路”沿線直接投資分布與挑戰應對
骨病活動型脊柱結核合并截癱的分期及臨床意義
經陰道超聲血管定量檢測對卵巢腫瘤的臨床診斷效果觀察
84例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手術治療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