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拉“點彩派”與沈壽“仿真繡”比較研究

2020-09-10 07:55馬翠文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仿真刺繡技法

馬翠文

摘要:新印象派“點彩派”,為什么會與中國傳統工藝“仿真繡”產生聯系呢?筆者通過刺繡創作實踐以及在點彩派誕生地留學深入研究修拉原作,通過研究比較和層層分析筆者發現兩者千絲萬縷的聯系,這里很難說點彩派對沈壽產生直接影響,沈壽和修拉在同一時代不同地域,她本人游學中西,兼收并蓄,借鑒點彩派也不無可能?本文首先從兩種風格特點進行概述,得以論證可行性,再用比較研究的方式從歷史脈絡,分色方法,創作技法,著作理論,后世影響等方面展開,層層深入,探討兩者的本質與內涵。

關鍵詞:仿真;刺繡;分色;點彩;技法

新印象主義(點彩派)的倡導者是喬治·修拉(1859-1891),出生于巴黎,在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受過完整的學院教育,19世紀80年代后期,修拉受印象派的影響開始研究色彩視覺的科學理論,采用光學原理將純粹的色彩用小點塊的方法,通過合乎科學的光色規律,讓無數小點在觀者視覺中進行色調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合的形象。因為完全采用短筆觸點描的技法,亦稱”點彩派”。

仿真繡的創始人沈壽(1874-1921)清末蘇州人,原名沈云芝,字雪宦,出身于書香名門,從小研習刺繡,即有針神之美譽,光緒三十年(1904年)其繡品作為慈禧七十大壽壽禮上貢,慈禧大加贊賞,親筆書寫了"福""壽"兩字,分贈予沈雪芝,從此更名"沈壽"。同年,沈壽受清朝政府委派遠赴日本進行考察,回國后被任命為清宮繡工科總教習,她開始研究西洋畫技法和中國傳統刺繡結合,開創“仿真繡”。

上文提到1904年,沈壽到訪過日本,此時日本又和新印象派又有什么淵源?“印象派”、“印象主義”這個詞最早是由日本人所翻譯的,印象派的觀念和手法最先也是從鄰國日本傳到中國來的, 這己經沒有疑義。1896年,東京美術學校的校長岡倉天心,欲復興美術運動,發表了要增設“泰西畫派”的新教學大綱,恰好有出身高貴、游學法國、在巴黎沙龍飲譽的黑田清輝(1866-1924)[1]回國,他被聘為洋畫科的第一任主任教授。黑田清輝(1884-1893)年留學法國巴黎,黑田清輝經歷新印象派(19世紀80年代后期至1891年)興起發展結束的全過程,在那時他不僅見證印象派后印象的成果,還目睹新印象派的曇花一現的興起隕落,在黑田主持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期間,這種學院印象主義便成為日本油畫的學院派傳統。19世紀初,黑田創立色彩聞名的油畫團體“白馬會”,在日本聲名鵲起名噪一時,印象派可謂在日本如火如荼的傳播開來,而1904沈壽游歷日本,肯定觀看過黑田從法國帶來的“印象派”作品,其受到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阿爾森·波里布尼曾評價過“起主要作用的圈圈點點幾何形體等形式因素,他們并非用于摹繪自然物象,而是直接訴諸觀眾的視覺而喚起心中審美情感的共鳴,畫面是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幾何形體的種種不同結構,圈圈點點的疏密、色調的冷暖,都造成種種韻律和情調,都寄托著畫家的匠心” [2]。社會科學家查爾斯·賴特·米爾斯在二十世紀中期定義了匠人的特征:“把自己當成匠人的勞動者專注于工作本身;從工作中得到的滿足感本身成為一種回報?!?[3]點彩派專注于非混合的色點,仿真繡專注于“一針一筆,一線一墨”的用線(即用色)技法,張謇“色有定也, 色之用無定?!?[4],雖然同為匠心之作,它們顏色的材質大不相同,一是顏料,一是繡線,但是“點彩派”的“分色主義”與“仿真繡”分層加色技法其實殊途同歸,確切地說是把顏色運用的更為精確和機械。

修拉在早期熱衷于色彩組合的理論和原理,西涅克是修拉的朋友兼弟子,他們一起探討著把文藝復興傳統的古典結構和印象主義的色彩實驗結合起來,把最新的繪畫空間概念、傳統的幻想空間、以及在色彩和光線的直覺方面的最新科學發現結合起來?!盵5]他們合著的《從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義》書,從德拉克洛瓦-印象派-新印象派,在歷史發展中尋求藝術抱柱,前篇將德拉克洛瓦對于色彩與結構的技藝重視來認領依循,將對應的線狀筆觸-逗點筆觸-分割筆觸規劃為一種方法的不同發展階段:運用了并置色素的視覺調和,產生出色彩的光感,使顏色表現出最大可能的鮮亮。定義新印象派的核心筆法——“分割”就是通過它的純色素再現出色彩的光輝,以及按照對比和層次的基本規律,使用定量的、分離這些純色素的視覺調和,來尋求色彩的和諧和力量。

由沈壽口述,張謇運用淵博的學識進行提煉、概括,整理出一套中國刺繡史詳細介紹傳統手工刺繡的理論專著《雪宦繡譜》。 在“繡要”一節中,張謇將沈壽的仿真繡技法歸納為6個要素,即審勢、配色、求 光、肖神、妙用、慎性,而“求光”與“肖神”是仿真繡的精髓,“妙用”則是一個刺繡藝術家之所以能有杰出成就的奧秘。這兩部著作皆從色彩原理、結構技法道出了各自流派的特點,可謂是藝術理論巔峰之作。

總結

本文圍繞新印象派“點彩派”“仿真繡”展開,通過歷史脈絡時間順序的梳理,從《從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義》和《雪宦繡譜》兩個著作比較,一來自19世紀末,一興在20世紀初,一誕于巴黎,一誕生于江蘇,二者承上啟下,交錯呼應,若言邏輯展開,不如稱交錯而談更為確切。

通過以上點彩派和仿真繡的比較,總結出它們諸多的相似之處。一、《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耶穌像》各自代表流派中最高的成就,均耗時兩年完成。二、作為短命的運動,均有理論著作,成為后人研究他們最重要的文獻參考,修拉、西涅克合著《從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義》,沈壽、張謇合著《雪宦繡譜》。三、代表作意義重大,修拉代表作《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于1886年在第8次印象派展覽中展出后,成為新印象派里程碑意義的作品,1920年被收藏于芝加哥美術學院博物館,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沈壽代表作《耶穌像》1915年,在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榮獲一等獎。為中國的刺繡在博覽會上贏得了世界性的最高榮譽。四、“點彩派”和“仿真繡”同時運用了美術領域的色彩學、透視學、物理學以及醫學方面的解剖學,均創造了永載史冊的流派。五、 “點彩派”和“仿真繡”均精確費神,就像在一場美學的棋盤中小心謹慎地計算、移動,導致修拉和沈壽都英年早逝。六、 修拉的點彩派不僅影響了野獸派、立體主義、新藝術運動以及德國表現主義。他的藝術為每一個重要的實驗性繪畫性派別提供啟發,其影響具有更長的歷史,可以通過蒙德里安和構成主義一直追溯至今。沈壽仿真繡的追隨者是民國江蘇人楊守玉,一改傳統刺繡“排比其線,密接其針”的技法,根據西化筆觸、透視等原理,運用線條長短交叉和分層加色的手法創造了縱橫交錯的“亂針繡”,現如今世界各地刺繡藝術家仍然追隨中國刺繡的腳步,探究新刺繡的奧秘與意義。

注釋:

[1]黑田清輝1884-1893年留學法國,起初學法律,1886年因給同學做翻譯而改學油畫。

[2][德]阿爾森·波里布尼/著 王端延/譯 吳申豐/校譯 《抽象繪畫》金城出版社

[3]查爾斯·賴特·米爾斯

[4]沈壽口述,張謇整理《雪宦繡譜》南通翰墨林書局刊印,1919年

[5][美]H·H·阿納森《西方現代藝術史—繪畫·雕塑·建筑》見28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參考文獻:

[1]沈壽口述,張謇整理《雪宧繡譜》,南通翰墨林書局刊印,1919年

[2][德]阿爾森·波里布尼/著 王端延/譯 吳申豐/校譯 《抽象繪畫》金城出版社

[3][美]H·H·阿納森《西方現代藝術史—繪畫·雕塑·建筑》見28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

猜你喜歡
仿真刺繡技法
手繪技法表現
刺繡織成的日本傳統美食
作品一
刺繡風尚
【花樣盛年·欲望清單】華美刺繡
Buck開關變換器的基本參數設計及仿真分析
試析PLC控制下的自動化立體倉庫仿真情況分析
基于MADYMO的航空座椅約束系統優化設計
中國體態假人模型與FAA Hybrid Ⅲ 型假人模型沖擊差異性分析
刺繡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