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串琥珀、拼合琥珀手鏈的鑒定及命名探討

2020-09-10 08:55陳凌王玉巖徐晗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陳凌 王玉巖 徐晗

摘要:琥珀市場上,將天然琥珀與其他材料拼接在一起的現象并不罕見,如用天然琥珀與塑料拼接仿波羅的海琥珀尤其蜜蠟等。本文以一例天然琥珀與丙烯酸酯類樹脂拼合仿緬甸琥珀的樣品為研究對象,通過放大檢查、紫外熒光燈觀察、紅外光譜儀測試等檢測手段對其進行測試分析,并討論應如何定名。檢測結果表明,該樣品放大觀察及紫外熒光燈觀察,可見分區現象;紅外光譜測試,樣品中有6粒珠子由天然緬甸琥珀及丙烯酸酯類樹脂拼合而成,故定名為琥珀、拼合琥珀。

關鍵詞:緬甸琥珀;拼合琥珀;命名探討

琥珀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機寶石,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隨著珠寶市場的發展,各種琥珀優化處理品及仿制品也越來越多。近日,國檢中心(NGTC)云南實驗室收到一串圓球狀手鏈樣品,經檢測,其中6粒珠子是由天然緬甸琥珀與丙烯酸酯類樹脂拼接而成的,其余4粒珠子為天然緬甸琥珀。將天然琥珀與其他材料拼接在一起的現象在琥珀市場上并不罕見,但多用于效仿波羅的海琥珀尤其蜜蠟,波羅的海琥珀一般具有不同深淺的黃色,有的透明度甚好,因此易見云霧狀、團塊狀等分區結構,若有拼接跡象,檢測人員在檢測過程中是較容易觀察到的,而緬甸琥珀一般呈較均勻的淺-深褐色,有的顏色更是偏暗,因此對拼接跡象的分辨難度較大,容易漏檢,故將此樣品提出以起警示作用。

一、樣品與測試

(一)樣品

該樣品來自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云南實驗室的委托客戶,為一串圓球狀手鏈,珠子顆粒較大,平均直徑為25.5mm,顏色呈褐黃色,半透明,略渾濁。

(二)測試

對樣品依次進行了放大檢查、紫外熒光燈觀察及紅外光譜測試。

在寶石顯微鏡下,選用適宜的放大倍數,配合反射光、透射光觀察樣品內外部特征,并拍照記錄。

在紫外熒光燈長波下對樣品進行觀察。

對樣品進行紅外光譜測試,采用NICOLET 6700 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室溫下分別采用直接反射法及衰減全反射法采集樣品不同部位的圖譜,測試條件:分辨率4cm-1,樣品掃描次數32次,掃描范圍為4000-400cm-1。

二、測試結果分析

(一)放大檢查

在寶石顯微鏡下觀察樣品,反射光觀察,表面特征未見異常,僅其中一粒珠子可見似充填物質區域,透射光下可見氣泡。一些珠子表面發現線狀微凸起區域,凸起不明顯,在一定角度才能觀察到。透射光觀察,樣品內部可見暗色包裹體和雜質等,同時見樣品沿線狀凸起兩側有分區現象。

(二)紫外熒光燈測試

紫外熒光燈觀察,樣品長波下呈中等淺黃色熒光,短波下無熒光,長波下樣品某些方向見熒光分區。由于客戶未同意,未能將樣品拆成散珠進行鉆石觀察儀檢測。

(三)紅外光譜測試

對樣品進行紅外光譜反射測試,發現其中幾粒珠子,在同一顆珠子上一些區域測試結果為天然琥珀峰,再調整方向測試,則有人工有機物峰值出現。

根據紅外光譜反射測試結果,對相應部分分別進行衰減全反射測試,確定了這些有問題的珠子是由天然緬甸琥珀與丙烯酸酯類樹脂兩部分組成。

天然琥珀區域測試結果見圖6,其特征峰主要出現在2926 cm-1、2867 cm-1、1723 cm-1、1456 cm-1、1383 cm-1、976 cm-1附近。其中2926 cm-1的吸收峰由C-H不對稱伸縮振動所致,2867 cm-1吸收峰由C-H對稱伸縮振動所致,1723 cm-1吸收峰由羰基C=O官能團伸縮振動所致,1456 cm-1、1383 cm-1 分別為(CH2-CH3)的變形振動和對稱變形振動吸收峰所致, 974 cm-1為C-O的伸縮振動所致[1]。這與緬甸琥珀峰值一致,

另一側區域測試結果見圖7,可見1730cm-1附近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及 3000-2800cm-1 CH2、CH3的振動吸收峰,說明該區域含有聚丙烯酸酯等酯類高分子聚合物,同時見弱的1506cm-1附近笨環骨架振動吸收峰,說明是經過改性的酯類聚合物[2],因此推斷該區域物質為丙烯酸酯類樹脂。

三、命名探討

該樣品共由10顆珠子組成,其中6顆珠子為天然琥珀與丙烯酸酯類樹脂拼接而成。

一般在琥珀中出現人工有機物,我們首先會考慮是否為充填處理,但該樣品中人工有機物占比已達整體樣品的1/3及以上,故不適合定性為充填處理。其次是否能定名為再造琥珀,根據國家標準GB/T 16552-2017[3]中對再造琥珀的定義,“通過人工方法將天然珠寶玉石的碎塊或碎屑熔接或壓結成具整體外觀的珠寶玉石,可輔加膠結物質”,該樣品雖為天然琥珀與人工有機物共同組成,但是二者是以各占一部分的形式組成的,并不完全符合再造寶石的定義。根據國家標準GB/T 16552-2017[3]中對拼合寶石的定義,“由兩塊或兩塊以上材料經人工拼接而成,且給人以整體印象的珠寶玉石稱為拼合寶石”,我們認為將這6顆珠子定名為拼合琥珀較為合適。對于類似樣品,建議根據人工材料占樣品整體體積比例的大小來定奪,比例小的可視情況定名充填處理或備注局部見充填物,比例大、塊度大的則建議定名為拼合寶石。故將該手鏈樣品最終定名為琥珀、拼合琥珀。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顆珠子由天然琥珀與仿琥珀組成,相比同種方法仿波羅的海蜜蠟,仿緬甸琥珀由于顏色均勻且透明度較低,拼接跡象不易引起警覺。其中4顆珠子天然琥珀與醇酸樹脂兩者構成比例為3:1,若在紅外光譜直反測試時只測到天然琥珀這一部分,則很可能將其當做天然琥珀出具證書造成漏檢。因此,在遇到類似顆粒較大的琥珀樣品時,紅外光譜測試應全方位多測試,鏡下觀察也應多角度仔細觀察,切不可依據經驗存僥幸心理。

參考文獻:

[1] 蔣欣然,王雅玫,孔繁利. 緬甸琥珀的顯微形貌特征[J]. 寶石和寶石學雜質,2018,20(6):18-30

[2] 左銳,戴慧,蔣小平等. 丙烯酸酯類聚合物充填綠松石的紅外光譜特征[J]. 安徽地質,2017,27(3):222-22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 16552-2017 珠寶玉石 名稱[S]. 北京:中國標準化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

陳凌(1980-),女,漢,本科,主要從事珠寶玉石檢測相關工作,就職于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實驗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