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政府前瞻性安全治理淺析

2020-09-10 13:25劉崇凌王自力周蜜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1期
關鍵詞:前瞻性基層政府

劉崇凌 王自力 周蜜

摘要: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深刻轉型新時期,基層政府承擔著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的安全治理重擔,傳統的回應式安全治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安全需求,探索、構建具有前瞻性安全治理特點的基層政府治理模式勢在必行。構建以安全責任落實為基礎、隊伍培養為關鍵、風險防控為核心、信息技術為支撐、法治制度為保障的前瞻性安全治理模式,精準防范安全風險,是新時期基層安全治理的正確選擇。

關鍵詞:基層政府;前瞻性;安全治理

一、引言

中國在傳統式的工業文明向之后工業網絡時代、智慧社會及綠色生態文明轉型時期的具體表現愈加繁雜,區域間經濟社會轉型、全面深化改革、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多重形勢融合影響,使中國經濟社會轉型進入了全新時期。反映到安全生產領域,發展風險加大,不確定因素增多,人民需求提升,投入相對減少,沉淀性和新生性安全風險疊加并存,日益繁多且復雜的社會化安全事務,對政府安全治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戰?;鶎诱谏鐣卫黻嚨刈钋把?,直接面對著紛繁負責的社會安全治理任務,面對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的安全治理任務,稍有懈怠就會帶來不良的社會影響、滯后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二、前瞻性安全治理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傳統基層政府安全治理模式的不適應性

面對轉型期劇烈的社會化安全風險的復雜化和多樣化,傳統式的農村基層政府部門治理能力及伎倆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傳統政府部門“純問題先導”的觀念滯后,傳統安全治理是回應性治理,喜歡“治療”問題,而是對非“防治”問題,被動回應性治理形式呈現出難題解決的局限性,對于經驗性治理形式存有嚴重的途徑依賴,缺少主動回應及超前性解決問題的視線及能力,導致治理實際效果大打折扣、治理成本提高,其觀念已經嚴重的落后于現代社會發展。

2、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和現代國家治理建設的客觀需要

政府部門正處在向服務型政府部門的轉型期,應該促成服務型政府部門轉變目的,必須提高安全治理能力與治理指標體系現代化。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形勢的巨變,內循環經濟比重的增加,會直接刺激基層政府服務能力提升、營商環境優化要求,對安全治理工作的質量要求會愈來愈高。

(二)可行性

1、政策性支撐

國家提出高質量發展戰略、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職能轉變改革為街道探索實踐前瞻性安全治理工作指明政策性方向。

2、技術性支撐

5G通訊技術、互聯網+、智能化、云計算及對物聯網等等新興科學技術發展為超前性安全治理精準施策方面所需的大數據計算機技術、信息內容高速傳輸技術等等提供技術支撐。

三、前瞻性安全治理的實現路徑

(一)以明確落實安全治理責任為基礎

在長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環境下,安全治理責任不清、邊界不明,政府監管責任與企業主體管理責任邊界模糊,履職行為不具體、事故追責導向不清晰,是政府安全治理工作突出問題。要實現前瞻性安全治理,政府主動擔當、引導治理模式的創新改革,調動公眾的積極性,厘清責任邊界,制訂清晰、明確的政府安全治理責任清單、履職行為清單,配套具體的程序控制文件,作為事故追責的重要參考依據,為前瞻性安全治理奠定基礎。

(二)以前瞻性人才隊伍建設為關鍵

前瞻性安全治理的主導者和實施者是政府行政工作人員。依照哈蒙的公共行政行動方法論的觀點,政府部門行政人員應當具有前瞻能力、反思質量、主動創新的精神,持續學習及科學合理行動的能力,能夠依據社會實際,改良工作治理形式,適應社會發展變動。前瞻性安全治理需要改革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安全需求的治理模式,也需要轉變安全治理人員的事后響應性思維模式、強化安全治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尤其是要具備前瞻性意識和核心能力?;鶎诱纳鐣踩卫砉ぷ魅藛T的工作能力是政府社會安全治理能力的最直接體現,工作效果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三)以常態化安全風險防控為核心

前瞻性安全治理的專業思想核心是安全領域的風險防控。傳統安全治理中對安全領域的工作更多傾向于治理隱患、事后應急處置和救援,體現在外的特征是“預防與應急并重”,但本質上是“就問題解決問題”的滯后性治理模式,無法預先性發現風險的發展規律,沒有將風險管理的精神完全體現在社會安全治理領域。實現政府安全風險治理的常態化,把風險治理作為政府安全治理的重點,將經營風險治理放到隱患治理的上面,構建主動展開經營風險辨別、評估、處理、反饋及更新的動態循環監管管理體制制訂具有可操作、可實施、可預見的完備的政府安全風險治理措施和預案,并不斷評估、更新執行預案和應對策略,促成安全經營風險治理關口前移,提高政府部門安全治理的主動性及超前性,以最小的治理成本賺取最大的社會效益,保護社會諧和穩定。

(四)以科技化信息系統平臺為支撐

當下公眾對于社會安全治理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對公共安全、安全信息方面的訴求越來越多,政府安全治理工作中必須采取高效的手段獲取民眾的需求、予以及時響應,保證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同時解析公共安全需求、問題,尋找安全治理領域風險控制關鍵,采取風險應對策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實現前瞻性安全治理。治理工作需要高效的信息平臺支撐,以獲取、篩選、統計分析、挖掘信息,同時可以令民眾了解到問題處理的程序、進展、效果,實現政府與民眾的良性互動。以大數據技術設備為代表的互聯網+、智能化、云計算及對物聯網等等新興科學技術發展,可以快速廣泛的收集社會安全領域的海量數據,進行數據“共享、管理、決策、創新”,跨越時空、地域、時間限制,運用各類智能云應用平臺支撐,通過線上、線下、政府、民眾的互動聯動,精準科學地預見安全風險變化趨勢,及時進行需求響應、前瞻性預測和制訂政策方案,對風險進行源頭控制,深刻地改變政府安全治理思維和模式。

(五)以健全法治制度為保障

前瞻性安全治理的政府部門必然是一個法制政府部門,是一個有限政府部門,那是前瞻性安全治理的目的所在。安全主體法律責任在法律責任方而是不能永遠是政府部門。超前性安全治理工作必須以法制要求當作立足點。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制定《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為政府部門安全治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制界線根據,也提出了部分前瞻性安全治理的要求。鑒于前瞻性安全治理的創新性,現行法治制度無法提供全面、翔實的限權依據,故在前瞻性安全治理探索實踐過程中,既要在現有的法治框架下加強實踐行為的法治化約束引導,也要推動針對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事物、新形態的法治制度建設。健全的法治制度是政府前瞻性安全治理工作規范化、合理化的保障。

四、結語

我國正處于“前所有為的大變革”時期,面臨的世情、國情都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傳統性被動回應的安全治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公眾的安全需求、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亟需進行政府安全治理模式的改革。前瞻性安全治理模式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出發點,充分調動民眾參與安全治理的主動性,前瞻性預判社會安全風險發展區域,采取有效策略應對風險,主動回應社會公眾總需求,從而提高了政府安全治理效率,減少安全治理成本。前瞻性安全治理更好地體現了民眾需求和公共利益實現的價值導向,是基于公平、高效、法治理念基礎的現代政府安全治理模式,是傳統回應性安全治理模式的改革創新,是新社會發展階段政府實現安全治理現代化的有效選擇。

猜你喜歡
前瞻性基層政府
前瞻性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認知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基層政府應對群體性事件的調查分析研究
大學生村官計劃運行現狀與優化途徑探析
大學生村官計劃運行現狀與優化途徑探析
創新行政管理方法 提高基層政府管理能力
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基層政府責任建設問題探討
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的問題研究
錦州店鋪以及街(路)命名的文化內涵與功能分析
如何提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開放框架下泰勒規則在中國前瞻性擴展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