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抓好“四史”學習教育的幾點思考

2020-09-10 18:55朱衛東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學習教育四史新形勢

摘要:習總書記反復提出希望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v觀“四史”在時間上跨度上長達五百余年;在內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頭、大容量。若要有效推進“四史”學習教育,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氣,要抓住重點、區分層次,具體講應抓好四個方面。

關鍵詞:新形勢;“四史”;學習教育;歷史

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歷經苦難與輝煌,在無數次的探索實踐與糾偏改錯的歷史長河中砥礪前行,終于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輝煌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在。他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中提出希望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要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以史鑒今、資政育人??v觀“四史”在時間上跨度上長達五百余年;在內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頭、大容量。若要有效推進“四史”學習教育,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氣,要抓住重點、區分層次,具體講應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掌握“四史”學習教育重點,形成歷史認知

歷者過也,史者事也。歷史就是過去,它可能是實存的,也可能是被記載或重構的。歷史至少是文字記載的歷史,通常是以時間、事件、人物、關系、環境、思想、影響等知識要素對過去的敘說?!八氖贰币彩侨绱?,其學習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對相關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認知。國家不能沒有歷史,民族不能沒有記憶,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八氖贰钡膶W習教育,首先是要學習其中的重大歷史節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環境、歷史思想、歷史影響等。比如,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就少不了莫爾的《烏托邦》、巴黎公社、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1956年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建立、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等;黨史和新中國史的學習,就少不了新文化運動、1921年黨的創建、1935年遵義會議、抗日戰爭勝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建立、“一五”計劃等;改革開放史的學習,就少不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經濟特區、浦東開發開放、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加入WTO等。要說明的是,“四史”雖然各有其特色、有其“知識”,但不能簡單認為它們是孤立的、割裂的。通過學習教育,既要清楚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之間的區別,更要明白它們在歷史、理論、實踐邏輯上的密切關聯。這種關聯可簡單歸納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推動社會主義從理論走向實踐,也就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建的重要條件;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歷史,是以社會主義為取向建立“新社會、新國家”的歷史;以1949年為起點的新中國史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社會主義從一種模式走向多種形態的歷史;改革開放史既是黨史、新中國史,也是社會主義在中國深入發展的歷史,即一以貫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社會主義的歷史。這樣聯系起來學習,更進一步明白我們是誰,從哪里來、往哪里去。

二、總結吸取“四史”經驗教訓,把握歷史大勢

如果說“四史”的知識是“一點一點”的,那么將點串起來,由點到線,形成“一條一條”、“一面一面”的,就構成“一部一部”的歷史。這樣的歷史從來都不是直線演進的,而是螺旋上升,在人類從民族史進入到世界史的條件下,更是如此;這樣的歷史是人們在不斷認識歷史規律、總結歷史經驗、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曲折前進的歷史。在這個意義上,“四史”學習教育中,比知識重要的,是基于知識學習,更清楚地洞察歷史發展中的合價值性與合規律性,更好把握歷史進步規律與發展趨勢。這當然是“高標準”,那“低要求”就是吸取歷史教訓,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至少是歷史上發生過的悲劇不要再折騰、再上演?!八氖贰敝刑N含了很多規律、經驗,當然也有不少教訓。比如,馬克思主義基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論兩大發現,超越了空想社會主義,也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蘇聯建立、建設社會主義取得了重大進步,并在與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的對比中彰顯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優越性,但是不能隨著時代與環境變化而進行適應性改革,導致體制僵化而又無力自我革新,尤其是無產階級政黨背離了人民立場,結局是政權喪失、國家解體的悲劇。這被認為是20世紀社會主義發展史、現代國家建設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也犯過錯誤,在探索中也有過失誤,但善于在歷史學習中總結經驗、認識規律,不斷前進。這表現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際結合起來,適應時代變遷與社會變革,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深化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現代國家治理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黨的領導和執政規律。這正是黨領導人民創造“兩大奇跡”,并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的關鍵。這樣的學習教育,也就是以史明志、以史為師、以史為鑒,是學習歷史大道、把握歷史大勢,是基于歷史經驗、理性和規律把握現實,有助于增強黨員領導干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的自覺性。

三、繼承發揚“四史”優良傳統,堅守歷史使命

雖然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但黨歷來高度重視精神力量與精神建黨。歷史無不沉淀為精神,精神又無不是歷史的。黨的精神建設與黨共同發展,融匯于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史,貫穿于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并成為一種獨特政治優勢。如革命戰爭年代鍛造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的抗美援朝精神、大慶(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改革開放時代孕育的小崗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這些精神,一道構成共產黨的、國家的精神譜系,要傳承好、發揚好。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毛澤東闡釋物質與精神辨證關系指出:“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本窳α恐詡ゴ?,是因為它能夠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鄧小平說:“要懂得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比绻f歷史事件是過去的、會定格的,歷史經驗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么歷史精神則是“永恒的”,可以傳承并發揚光大的。習近平總書記也非常重視歷史精神的學習傳承。他強調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痹诮谡{研考察中,他又提到了“西遷精神”、延安精神、“右玉精神”等??梢哉f,真正學好歷史精神,用歷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發黨員領導干部的歷史擔當、情懷、責任、信念,讓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這正是“四史”學習教育的精髓所在。

四、準確厘清“四史”發展觀念,用好歷史方法

比較而言,樹立正確歷史觀、學好歷史方法論,是“四史”的知識學習、經驗和規律學習、精神學習的實際運用與行動,也是學習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學習教育中要逐步形成、深化鞏固這樣的歷史觀:首先,歷史是連續的,不是簡單的“斷代”史。因此,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教育要結合起來,并與各地的地方史和“身邊”的歷史貫通起來。通過學習教育,樹立“大歷史觀”,要更深刻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等被歷史證明的事實、被事實證明的歷史,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等新觀點新論斷。其次,歷史是整體的、多彩的,不可能完美無缺、沒有瑕疵,不能用現實切割歷史,也不能用歷史否認現實?!坝蟮?,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蓖ㄟ^學習教育,要反對任何形式的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反對丑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詆毀、誣蔑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模范,或歪曲黨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人民軍隊歷史的言行。再次,歷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線的”。通過學習教育,要全面、辯證地看待歷史現象、歷史問題,即使是歷史失誤、挫折,也要在歷史的環境下、方位上,正確看待、認真分析,尤其是對所謂的“歷史終結論”等,要有清醒認識,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邪路。最后,歷史是通的,世界是“平的”。雖然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具有歷史必然性,但這并非是當下現實性。雖然目前世界出現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與行動,但在世界歷史條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轉,自我封閉必然落后。特別是,在“一球兩制”長期共存的環境下,要樹立“長線歷史觀”,既反對“崇資病”,也反對“恐資病”,正確認識并處理好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共產黨與其他國家的政黨、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要交流溝通、取長補短,推動文明對話、互鑒,充分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創造的一切成果。如果通過“四史”學習教育,黨員領導干部能夠確立、鞏固并用好這些歷史觀,那就是最好的成果?!八氖贰睂W習教育,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為完成任務而學習,而要在堅持正確歷史觀的基礎上,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視野、增強歷史擔當。在學習教育中,要歷史結合現實學、理論聯系實際學,黨員領導干部要把自己擺進去、工作擺進去、責任擺進去,能夠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新環境。充分運用歷史方法、歷史智慧、歷史經驗,破解發展難點、民生痛點、治理堵點,真正把經濟社會發展得更好、人民城市治理得更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這是“四史”學習教育的最“硬核”的要求,也是其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義所在。

作者簡介:

朱衛東,中共宿遷市委黨校副教授。

猜你喜歡
學習教育四史新形勢
廣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時代學生
讓“四史”教育在中小學落地生根
開展“四史”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
開展“四史”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
提高博物館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關于創新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把“兩學一做”落實在思想上和行動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