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E理論視域下的高校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質量研究

2020-09-11 03:22陳英霞
成人教育 2020年9期
關鍵詞:專升本培養目標成人

陳英霞,丁 凱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100875)

OBE(Outcomes Based Education)理論,即基于成果的教育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教育理論,后隨著國際工程教育、醫學教育等專業認證標準對OBE理念的全面采用,該理論在美、英、加、澳等國家教育改革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自2016年我國加入國際工程教育認證《華盛頓協議》后,這一理論已成為國內教學和課程建設領域的一個熱詞。以中國知網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為例,文章篇名中含有OBE的搜索文章數量為1 743篇,且呈現出逐年熱化的現象,其中2019年度為627篇,2018年度為557篇,2017年度為219篇,2016年度為95篇,4年的篇數約占總篇數的86%。學者們基于OBE理念從專業課程建設、教學模式改革、教學設計、教師培養等方面和視角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目前研究多針對OBE理論在普通本科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而對于OBE理論是否適用于成人教育和運用方法的涉獵甚少。本研究將以基于OBE教學模式的成人教育會計學本科專業培養目標構建為例,探討OBE理論在成人教育領域運用的適切性和運用模式。

一、OBE的理論要義

OBE理論起源于19世紀50年代美國在太空競賽失敗后對教育領域的批判與反思。美國社會認為,不關注教育產出結果的教育體系應對這一失敗負責,在這場大辯論和研究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結果為標準的OBE理論應勢推出。OBE理論立足于認知心理學和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在《教育目標分類:認知領域》一文中,布魯姆提出“課程設計取決于明確的目標、取決于學生學習行為應該發生的變化”,將教育目標劃分為知識、技能和態度三大核心要素,并強調三者之間的密切關聯性。而OBE理論獲得廣泛的重視則得益于斯派蒂等人對該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斯派蒂在其著作《基于產出的教育模式:爭議與答案》中強調,OBE堅持以學生中心的教育哲學,聚焦于學生的能力獲得,所有的教學活動、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都應以學生受教育后應該獲得什么能力為前提進行,就像在你計劃行程的時候必須清晰地知道你的旅行目的地一樣。

OBE理論要求學校教育者依據學校定位和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對各專業學生畢業時知識、能力、態度、素養等核心要素應該達到的程度水平有準確、清晰的預測,然后根據產出結果標準倒推設計教育結構和課程結構,同時對整體過程進行評價,以保證持續性改進,形成一個內外需求—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設計—教學過程—評價改進的閉環(見圖1)。

觀OBE理論的發展,其理論要義主要包括學生中心、結果導向和持續改進三大方面。

1.學生中心

OBE理論認為學生變量是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變量,認為任何起點和基礎的學生都能通過學習獲得能力提升,雖然這種提升可能存在程度上和時間上的差異。OBE教育涉及目標、需求、過程、評價、改進五個環節,這五個環節全部緊緊圍繞學生中心而開展,五個環節的設置與學生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怎么監測評價、如何有效保障五個核心問題相呼應。

2.結果導向

OBE理論中的教學設計不同于傳統的以教師教學為中心的設置模式,而是以學生學習結果為標準的倒推設計模式。學生學習結果標準的制定取決于內外部需要,包括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行業產業需要、學校定位、畢業生在校生需要等多重因素。在對這些需求的精準調查判斷的基礎上制定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標準指標體系,從而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要求。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要求所有參與教學的教師清晰了解并履行自己所教課程對學生達到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貢獻與責任,每個學生在學習之初也應該明確自己所學對達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作用。

3.持續改進

OBE的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評價是持續改進的核心內容,在教學體系建立的時候就要確立評價機制和周期。建立持續改進體系的目的是保障質量,持續改進體系的兩條主線是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和畢業要求的達成度,改進的重點是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教學活動。培養目標的評價重點在于是否達到內外部需求,屬于持續改進的外循環;教學活動的評價重點在于是否達到畢業要求的標準,屬于持續改進的內循環。內外循環的持續改進才能不斷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二、OBE理論對于提高成人學歷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

高校學歷繼續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推進教育公平、滿足社會多樣化教育需求、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終身學習型社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繼續教育特別是高校繼續教育被國家賦予了極其重要的歷史使命,但在實際發展中高校學歷繼續教育還面臨著很多的問題,與其自身應承擔的使命和責任還有巨大的發展差距。其中質量問題是制約高校學歷繼續教育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和根本性問題,培養人才標準難以滿足社會和市場需求,對高校學歷繼續教育的生存、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

1.成人學歷教育的專業培養目標應更注重內外部需求

成人教育的對象為社會在職人員,這一群體的學習更具有個性化、多元化的特征,他們更為注重學有所用,對于教學有效性最主要的判斷標準就是應用性和實用性。而目前成人教育遵循的是全日制專業設置,在課程設置上強調學科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完備性。教學設計是從課程體系開始,再到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最后再檢驗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適應需求。這種從學科專業到課程到目標最后再到需求的所謂“正向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滿足國家、社會、用人單位及學生個體等內外部需求。

OBE教學模式能夠促使教師和學生都清晰地了解學生需要學到什么和如何有效地學習,促使教師能夠根據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實施教學計劃和方案,以確保學生切實掌握適應需求的各項知識、素養和能力??梢哉f,OBE理論的運用有利于成人學歷教育學生培養模式的轉變,對提高成人學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成人學歷教育更應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多元主體參與的教學過程

目前的成人學歷教育教學更多地采用教師教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即使是網絡課程也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而非以學生為中心。在這種模式下,大部分學生參與度很低,基本上以通過考前突擊、死記硬背等方式通過課程考試和混得畢業證書為學習目標,完全忽視了自身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必然造成很難適應現階段從事職業工作和謀求發展的新要求。

OBE理念具有目的性強、效率高的優勢,對于成人學歷教育教學改革具有很強的適用性。OBE強調以學生學習的預期效果和產出標準為教學導向,教師的教學目標會變得更加明確,教學質量的評價也有據可循,教師才能夠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才能夠不斷地優化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保障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獲得。

3.成人學歷教育的質量評價改革更需要建立持續改進的內外部評價體系

隨著成人學歷教育的發展,社會對高層次高質量的學歷教育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成人學歷教育轉型發展的深化和質量的提高需要落實到具體專業、課程和課堂等微觀層面的建設,需要切實落實到與學生最為切近的層面予以推進。

重點關注和精準系統評估學生學習產出是OBE理論的一個重要特點,OBE理念和方法的引入有助于成人學歷教育學校建立完善的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通過對畢業生和雇主的定期問卷調查和跟蹤回訪,可以進一步明確和及時調整成人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設置;通過確立教學過程和各個教學管理環節的評價標準和建立定期的評價體系,通過不斷的評價改進過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資源配置方向,能夠不斷提升成人學歷教育的教學質量;通過明確不同管理層級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限和職責,可以進一步推進成人學歷教育內部管理體系的改進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OBE理論在提高成人學歷教學質量中的應用

1.依據內外部需求明確培養目標

成人學歷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習成果的確定需要從國家社會發展需要、會計行業產業及職場發展需求、學校的定位和發展目標、國內外會計行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出發,在多層次需求調查分析基礎上,篩選出重要的代表性指標,針對關鍵需求標準反向構建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以需求帶動供給側的改革。

國家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累計有814萬人通過了國家各級會計資格考試,其中初級資格有577萬人,占比高達70.9%,中級有217萬人,約占26.7%,而高級職稱資格有18萬余人,占比僅為2.4%。在國家《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文件中提出“力爭使高、中、初級會計人才比例到2020年達到1∶4∶5,使會計人才的分布、層次和類別等結構趨于合理”。前面的實際人才市場數據和國家對會計人才結構的發展目標,說明目前我國會計人才市場人才結構不均衡,初級會計職稱占比高而中級和高級職稱人才比例過低,也說明未來初級會計資格的人員將會呈現供過于求的狀態,而中級和高級會計人才市場需求相對較大但人才供給嚴重不足。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對會計人才市場的需求對我們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我國高校成人學歷教育各專業在明晰專業培養目標時,一方面要以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需要為導向,依據不同細分市場設置不同的專業,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另一方面要依據不同高校類型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例,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大學,學校以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為目標,成人學歷教育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成人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也要堅持“有特色、高水平”的建設原則和培養目標。同時,因為成人專升本會計專業學生基本上都是在職人員,相對于全日制本科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實踐經驗,在OBE視角下成人專升本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應該側重于實務能力。統籌考慮社會經濟發展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和成人學歷教育學生的需求,成人專升本會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總體目標可以確定為精通會計實務且具備解決財務會計實際問題能力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

2.采用“三環要素”模式確定人才培養成果

依據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對會計類專業的相關規定和學校圍繞企事業單位對會計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對用人單位及畢業生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調查發現市場對中高級會計人才應具備的綜合能力框架,并借鑒運用 “三環要素”模型來構建學校成人學歷會計專升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叭h要素”模型最早由英國鄧迪大學醫學院醫學教育中心的哈登(Harden,R.M.)等人提出(如圖2),最里面的環代表完成某項職業工作任務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即做正確的事情;中間環代表完成任務的態度及方法,即正確地做事;最外環代表從事該職業的人所需要擁有的職業特征和知識結構,即合適的人。簡單來講, “三環要素”模型就是要求合適的人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根據“三環要素”模型,可以初步確定成人學歷專升本會計學的十大最終學習成果(見表1),包括(1)專升本會計學專業畢業生應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具備一定的財務軟件應用和會計實務能力,能夠處理和完成會計實際業務;初步的財務分析和職業判斷能力,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財務分析和正確的職業判斷;一定的溝通和應變能力,能夠有效與同事、客戶等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具有一定的數理統計與信息獲取能力,能夠利用電腦、網絡等多種手段記錄、獲取和分析信息。(2)專升本會計學專業畢業生應該正確做到的方面: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知曉法律法規,在從事會計實務時采取合適的態度、道德行為和法律手段;具備會計職業認同,自豪地擔當職業角色,有責任心,并對自己與系統內其他人員的職責與角色有清晰的認識;具備個人發展才能,具備職業所需技能,具有不斷評估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長遠發展。(3)專升本會計學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的個體特征和知識結構:具備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和誠信品質,明白自己正在做什么,要有會計心理維度意識和工作合法性認識;具備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數理統計等學科相結合的復合型知識結構;熟練掌握財務、會計等專業知識,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實務工作中的會計問題和財務問題;具備專業范圍內的審計、風險管理、戰略制定等相關知識,具備整合知識的思維和能力,能夠對會計實務問題進行判斷分析。

表1成人學歷專升本會計學專業學生最終學習成果表

3.依據培養目標反向設計課程體系

在確定培養標準之后,我們進一步從素質、技能、知識等層面對學習成果目標進行分解,可以對學習成果目標的特征進行具體、詳細、可操作、可測量的表述。人才培養標準可以分解為一、二、三等多個層級,將學習結果量化為學生要達到的水平和應具備的程度,以便標準能夠充分體現學習成果目標,并形成實施準則,在課程計劃設計、教學環節實踐中應用,并找到相關課程支撐。

根據成人學歷專升本會計專業最終學習成果的界定,可以進一步界定培養標準,以最終學習成果中“具備財務軟件應用與會計實務能力”為例展示(見表2),依據這一最終學習成果,可以將培養標準明確為三個層次,對學生最后的培養結果進行逐步的細化。

表2成人學歷專升本會計學專業培養標準(部分)

課程體系是培養目標和學習成果達成的重要載體和基本方式,因此,設計合理的課程體系對于促進學習成果和培養標準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傳統的成人學歷教育會計專業課程設計主要依據會計學的學科知識體系確定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在OBE的教學模式下,成人學歷專升本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依據學習成果目標來反向設計,保證課程體系能夠與專業素質、能力要求有效銜接,形成保證會計專業技能相關性和實效性的持續學習與創新能力(見表3)。

表3成人學歷專升本會計專業培養標準與課程體系矩陣表(部分)

4.緊扣目標和要求設計教學方案及教學方法

OBE強調“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其課程發展關注的焦點是學生“學到了什么”,通過對課程體系和具體課程的反向設計,緊緊圍繞學習成果要求和培養標準設定具體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成果的達成和能力的提升。教師應清晰地確定課程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預期產出,并以此確定通過課程將何種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

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我們將按照專業培養標準將課程目標分為知識、能力、態度三層目標,第一層是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財務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知識,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論,學會財務管理的基本思維方式;第二層是通過教學實現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靈活應用理論,在進行會計實務和財務分析判斷時能夠綜合運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第三層是通過知識輸入和能力培養激發學生對于會計、財務等職業的熱愛與興趣,并能夠創新性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務工作中。針對專升本學生對實務操作處理能力的需求,《財務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對實踐能力更加重視,努力培養學生的財務分析、財務判斷、財務決策等能力。

為更好地實現最終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在課程中將案例教學、實踐教學融入到MOOC、微課等在線學習資源中,實施混合教學模式,首先可以讓學生通過在線學習的形式對課程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教師再通過微課等方式進行知識重點和知識難點的講解,在面授的過程中采用實踐教學方式,針對實際問題或典型案例進行體驗式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檢驗所學知識,并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建立持續改進的課程和專業評價體系

加強評估和持續改進是OBE教學理論的重點,在成人學歷專升本會計專業的建設中,我們在注重課程教學效果的同時,關注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評價,從而持續改進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

在每一門課程結束時,教師可根據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對學生的達成度進行評價,從而分析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對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達成度,便于教師進一步修訂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同時教師應將學習成果的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按照這種持續性的課程教學計劃—課堂教學實施—課堂評價反饋—教學課程改進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經過一定的周期就會促使專業建設步入不斷改進的良性循環狀態。

而對專業整體培養目標達成度的評價則需要組織畢業生、用人單位、行業及同行專家、專業教師等不同群體對本專業畢業生工作五年左右在工作中的成就是否達到學校預期的培養目標進行定期問卷或網絡調查,對培養目標的合理性和達成度進行全面評價;同時可以采用校友所在單位訪談、同行專家或行業作家座談、教師座談等多種方式,聽取用人單位、行業企業對畢業生的評價和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求,對培養目標是否符合學校的定位、畢業要求是否能夠支撐培養目標、教學環節如何達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等進行評價,為培養目標修訂和完善提供依據。

四、結束語

OBE教育理念在成人學歷人才培養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培養方向、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的優化以及評價體系的健全等方面,更關注內外部需求,更加聚焦學生的最終學習成果。但是這種教學理念和模式對教學管理和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大了教師的教學投入和學生的學習投入。在大多數學校和課程仍舊沿用傳統培養標準和培養方式的大背景下,難免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和挑戰。但隨著這種教學模式的試點和推進,隨著對經驗和問題的反思和總結,教師和學生都會從中受益,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

猜你喜歡
專升本培養目標成人
山西省2019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現代漢語
論博物館學教育的名實關系與培養目標
2017年-2018年專升本院校錄取分數線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專升本考生體格檢查表
成人不自在
我國法學教育培養目標的偏失與矯正探析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療新進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