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分析

2020-09-13 22:55張秀英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質量控制方法醫學檢驗

張秀英

【摘 要】:目的:對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進行分析。方法:選擇我院近一年進行血液細胞檢驗的體檢者70例,對其血液指標和血液檢驗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體檢者血液細胞抗凝比例不同于放置時間不同的情況下差異有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影響血液細胞檢驗結果的因素較多,應對相關檢驗方法合理控制,保證檢驗結果更加準確。

【關鍵詞】:醫學檢驗;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of blood cell testing in medical testing.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blood cell tests in our hospital in the past year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blood index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tes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blood cell anticoagulation rate between the examinees and the storage time was different (P <0.05).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blood cell test results, and the related test methods should be reasonably controlled to ensure the test results are more accurate.

Key words medical test;Blood cell test;Quality control methods

血液細胞檢驗作為診斷疾病過程中重要的方法,在醫學檢驗中的作用較大。但在實際檢驗時經常存在一些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無法有效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質量控制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選取我院部分血液檢驗體檢者,對其影響因素和質量控制方法做了分析和總結,進一步報道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選擇我院近一年接受血液細胞檢驗的70例患者,男女比例為37:33;均齡為(31.7±2.5)歲;平均體重為(66.5±3.6)kg;這些患者血型A型、B型、AB型、O型分別為25例、14例、16例、15例。所有的體檢者都沒有心血管疾病或重大精神疾病,基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抽取所有檢驗者的靜脈血液,并按照1:5000和1:10000的比例進行抗凝劑配比,按照兩種比例對檢驗者的靜脈血進行處理,均分為300份,按照醫院檢測靜脈血的標準和規范對其進行合理的存儲,在低溫環境中和室溫中分別保存150份。然后把把所有的靜脈血放置0.5h、2h和5h,對不同時間段靜脈血的紅細胞、包細胞、血小板和血紅蛋白進行記錄[1]。

1.3 觀察判斷指標

對溫度和放置時間不同的情況下體檢者血液標本的異同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20.00對本文數據進行處理,采用()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示為P<0.05。

2 結果

通過對比比例不同的抗凝劑檢驗者的血液細胞檢驗結果可知,和抗凝劑比例為1:10000的血液細胞相比,抗凝劑為1:5000的檢驗者的血液細胞各參數指標水平都明顯較低,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室溫條件下檢驗者血液細胞檢測參數指標在放置2h和5h時和放置0.5h時相比;在低溫條件下,放置30min的血液細胞檢測結果和放置2h和5h的檢測結果相比都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2]。

3 討論

當前醫學檢驗過程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的有效控制在臨床實踐中有重要的作用。在血液細胞檢驗中對其質量控制主要包括:

(1)檢驗前期質量控制。在血液檢測之前檢驗人員應該對自身專業技能提前進行鞏固,掌握相關檢測技巧,相關領導人應對檢驗人員的綜合技能和素質做好考核。另外檢驗室應對檢測報告的各項信息科學的管理,在采集檢測血液的過程中采取合理的質量控制措施,還應做到定期檢查和控制分析與檢測血液的設備;(2)檢測中的質量控制。提前對檢測過程中用到的醫療設備和試劑的匹配性進行檢查,防止出現匹配不合理等問題;在檢測過程中檢驗人員應隨時對設備是否存在異?,F象進行觀察,如果發現異常應停止檢測,更換設備后再次進行檢測;檢測人員應確定檢測溫度和相關檢測標準是否相符,合理的控制檢測環境溫度;(3)檢測后的質量控制。在結束血液細胞檢測后,檢測人員應依據數據結果繪制直方圖,并對獲得的相關數據和檢驗者的血液進行分析,確定其有無存在相關疾病,并綜合判斷下個環節的檢查是否有必要進行,最后再綜合分析和評估患者的檢測結果[3]。

本文通過研究可得,在低溫和室溫環境下,檢驗者的放置2h和5h的血液細胞檢測指標都比放置30in的高,差異統計學意義明顯(P<0.05);且抗凝劑不同,血液細胞的各項指標相比也存在顯著差異(P<0.05),說明血液細胞的指標水平和血液標本放置時間有直接關系,而且使用的抗凝劑的比例不同,也會對血液指標檢測指標的準確性造成不同的影響,細胞檢驗質量和抗凝劑的使用量呈反比。

綜上所述,在我國體檢過程中血液檢測是一項常用的方法,而對血液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較多,因此醫學檢驗過程中應對血液細胞的檢測方法進行合理的控制,提升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為我國醫療事業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秦曉芳.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的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8(32):152.

黃蕓.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9(15):72.

張爭鳴,杜曉娟.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有關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8(19):76-77.

猜你喜歡
質量控制方法醫學檢驗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高速鐵路橋梁施工技術措施與質量控制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盤后封嚴擋板零件加工變形質量控制方法
生物防護在中小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生物防護在中小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四年制本科醫學檢驗畢業論文必要性探討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課程改革
小柴胡軟膠囊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