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請回答”系列電視劇中對集體記憶的構建與呈現

2020-09-14 12:11袁曉琳范真真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集體記憶電視劇韓國

袁曉琳 范真真

摘 要:影視劇領域以80、90年代為背景的各類“青春懷舊”影視劇近年來迅速占領影視圈,相比我國青春懷舊影視劇的浮躁,韓國tvN的“請回答”系列(《請回答1994》《請回答1997》《請回答1988》)用樸實無華的筆觸勾勒出青春本原。該系列劇中大量的細節設計平時感人,同時也具有東方生活哲學的韻味,用懷舊的手法、小人物的精彩演繹,從不同程度上引發了文化和社會的思考。用平民的視角演繹的淋漓盡致,也反映了社會不同人物的生活,深深地打動人心。本篇論文主要對電視劇中集體記憶的構建與呈現進行分析,體現出該系列劇的懷舊情結。

關鍵詞:電視劇;韓國;集體記憶

韓國電視連續劇起步并不是很早,20世紀90年代以前,受韓國當時政治的影響,電視劇產業還未開放,韓國的文化也處于一種弱勢狀態,所以它的發展特別艱難。拍攝水平較低,制作數量也很少,所以韓國電視劇的初級發展階段是引進國外的電視劇進行學習制作。韓國曾引進中國優秀的電視劇,例如《射雕英雄傳》《甜蜜蜜》《上海灘》等在國內很火的電視劇。我國著名的演員周潤發、王祖賢、張國榮等明星都在韓國有很高的熱度,在《請回答1988》里面也有體現。韓國還模仿日本拍一些青春愛情片,但最后都以失敗告終[1]。1977年韓國金融風暴以后,讓韓國更加注重文化產業的發展,頒布了一系列發展文化產業的方案,這時韓國的電視劇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韓國的電視劇首先以青春偶像為突破口,制作出很多大家喜愛的電視劇作品。例如當時熱播的《妙手晴天》《愛情是什么》《星夢奇緣》等在韓國掀起青春偶像的熱潮。2006年以后韓國電視劇到了低潮期,一貫的制作套路讓觀眾厭倦,一般都是車禍、失憶、絕癥等制作方式,沒有出新的創作思路與方法,急需要創作方法的轉型。這時也有熱度不小的電視劇像《秘密花園》、《宮》等,但是這些電視劇也沒能讓韓國電視劇火熱的發展起來,依舊是不溫不火[2]。自2011年以來,韓國的電視劇開始發生轉型,新的情節套路,新的制作方式創作出很多優秀的電視劇作品。例如《仁顯王后的男人》、《屋塔房王世子》、《城市獵人》等,韓國電視劇的熱度隨之增加,制作方法也日益多樣化。隨著韓劇《繼承者》的熱播,可以說韓劇迎來的第二個春天,李敏鎬也備受追捧。后來韓國積極創作又推出由金秀賢、全智賢演的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這部劇在中國掀起了很大的熱潮,一度俘獲很多女生的少女心,觀眾的定位也很寬泛,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很喜歡看。

青春懷舊系列電影一般都是以普通民眾的角度去演繹,該系列的電視劇用倒敘的主要敘事模式帶領觀眾回憶成長經歷、感受那段懵懂單純的青春。表現了不同時代的特征,用平民的視角將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看這三部電視劇的時候,整個人與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罢埢卮鹣盗小泵坎窟x取不同的年代背景講述韓國普通的家庭故事,每部都設定不同的主題,這也是該系列劇的成功之處。善于從細節抓住受眾的內心,精準的受眾定位,情節深入人心。該系列劇的創作特色從很多層面都值得國產劇去學習,撇棄了一貫的電視劇套路,帶我們一起細品青春各種情感、歡笑、感動與淚水。

一、喚醒集體記憶的鑰匙

“集體記憶”[3]是由法國學者莫里斯哈布瓦提出的理論概念,之群體共享、傳承、構建的事或物。懷舊電視劇因為承載了大量與過去相關的文本和場景,且飽含緬懷過去的情感,故在集體記憶的塑造和建構方面較為典型。

“請回答”系列的制作團隊為了再現韓國80年代的生活風貌,在三部劇中反復出現了很多生活符號,從而引起觀眾對以往生活體驗的深刻記憶。通過這些曾經的符號來喚醒觀眾的集體記憶,記憶不止停留在表現的故事中,而是通過大量的具體事物來喚醒記憶?!罢埢卮稹毕盗欣锩嫱^電視劇里面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物來喚醒觀眾的記憶,劇中很多場地和活動都是帶有特殊的記憶符號,通過生活習慣和場地的再現,引起那一時代的觀眾的共鳴,讓觀眾代入自我,與電視劇故事之中的人物感同身受,從而一起感受初戀、寄居、追星等情感體驗。當代社會的觀眾去了解過去,見證時代的變化。同時該系列劇中運用了大量的80年代的音樂像《請回答1988》里面的《惠化洞》《消防車》等;又如《請回答1994》和《請回答1997》里面的《給親愛的你》《Couple》《我知道》《為了你》等;都是該劇記憶構建的重要因素,這些80年代的音樂直擊人物的內心同時暗示了電視劇故事情節的發展。音樂作為超越語言的一種藝術形式,能夠強有力的喚醒對那個年代的記憶,因為音樂比文字或者臺詞更有說服力。音樂是作為超越語言的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該系列劇抓住音樂的關鍵點作為背景音樂,來喚醒觀眾的集體記憶。

二、構建集體記憶的場域

很多時候觀眾在觀看電視的過程中,會構建一個集體記憶,把自己置身其中投入其感情,與劇中的人物一起愛一起恨,與其同呼吸共命運.引起觀眾對過去的緬懷,觀眾被劇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體驗編劇故事中所構建的虛擬世界,通過這些來傳播信息。

以電視劇《請回答1988》為例,電視劇的第一集是德善被選上是漢城奧運會馬達加斯加的舉牌小姐,其中在訓練的過程中就有很多當時的現實的景象出現,比如說1988年奧運會的吉祥物、奧運會場、奧運口號的反復出現。將觀眾代入即將舉行奧運會的激動心情當中,此時的奧運會這一盛典是儀式化的傳播?!墩埢卮?988》里面的德善因為是馬達加斯加的舉牌小姐,但是馬達加斯加卻退賽,德善用方式參與了歷史,因為德善大鬧一場而獲得替補機會使劇情有了反轉,而這也為德善究竟舉的是哪個國家的牌子設置了懸念。隨著奧運會音樂響起,代表隊入場,真實的歷史紀錄片的鏡頭剪輯使畫面更具真實感,德善像《阿甘正傳》里的阿甘一樣,成為歷史的參與者,而劇中其他家庭因為對德善的關注,從而通過德善的親身經歷間接地見證了歷史。劇中五個家庭通過在家里收看電視來記錄德善出場的瞬間,這又形成了新的傳播場域。由此可以推論,1988年有成千上萬的家庭通過這種方式,建構了自身對于漢城奧運會的記憶。

劇中儀式化的活動,透過這些群體共有的生活經歷,構建起喚醒集體記憶的場域。除此之外,該劇播出之時,在不同終端上收看的人群又處于不同的場域之中,因為該劇對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場景重現,又喚醒了觀眾對于這一盛大儀式的共同體驗感和記憶。因此,正如哈布瓦赫所說,集體記憶以各種典禮性、儀式性的英雄壯舉的形式出現,它們使記憶在除此之外的單調乏味的日常生活的常規實踐中保持鮮活。

三、呈現集體記憶的邏輯

對影視作品來說,敘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敘事故事情節的展開不可或缺。常見的影視作品敘事視角有第一人稱視角、第三人稱視角和上帝視角,“請回答”系列的敘事視點主要運用了第一人稱視角。

第一人稱“我”的敘述,在劇中的“我”并不單單是女主,該系列劇中《請回答1988》圍繞五個家庭多對男女關系展開?!墩埢卮?997》是圍繞著一群大學生展開敘述,《請回答1994》是圍繞著一個家庭展開敘述,每段關系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存在作為“我”的畫外音,由“我”去回憶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或進行旁白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我”是可以自由出入在歷史與現實之間的。以德善來說,延續了《請回答》系列劇設置猜“老公是誰”懸念的傳統。德善的老公是誰需要觀眾進行猜測,而之所以會對1988年產生追憶是源自于在第一集的末尾出現了成年德善的正在 2015年11月接受采訪,德善作為“我”多次穿梭于過去與現實之間,漸漸地透露出更多的有關“老公”的信息,并由此帶動整個劇情的發展。通過“我”的主體意識,把過去的記憶呈現為鮮活的影像故事。

哈布瓦赫指出集體記憶并不都是客觀實在的,我們關對于電視劇來說,敘事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常見的敘事方式都是以第一人稱為視角[4],電視劇《請回答1988》的敘事視角主要運用第一人稱,但劇中的第一人稱不單單只是男女主人公第一視角中的“我”,而是由電視劇中的任何一個“我”來回憶以前的事來推動情節的發展,而劇中的“我”可以在歷史和現實中自由的穿插,從而豐富故事的情節?!罢埢卮稹毕盗星楣澋脑O置都是猜“老公”,甚至電視劇到一半的時候德善老公的角色還是模糊不清,于是出現了“狗煥黨”“澤善黨”。情節的設置非常巧妙,把整體的記憶呈現出來,通過演員細膩的表演,引起了觀眾對初戀的記憶。觀眾的經歷雖然不一定與劇中完全相同,但往往能夠因為故事的相似性產生共鳴,形成共享回憶。

參考文獻

[1]李慧娟.韓國電視劇制作的受眾策略[J].電視研究,2013,(6).

[2]張敏建.韓劇的品牌傳播及其啟示[J].熱門話題,2004,(4).

[3]張立環.關于韓國電視劇敘事模式的思考[J].四川戲劇,2005,(7).

[4]肖文娟.我國國際文化轉播如何借鑒韓國經驗[J].理論視野,2006,(8).

作者簡介:

袁曉琳,性別:女(出生1991年5月18日),民族:漢,籍貫:湖南永州,學歷:碩士,職稱:助教,畢業院校:昆明理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廣播電視 播音主持 戲劇影視,單位名稱:湖南科技學院。

猜你喜歡
集體記憶電視劇韓國
民族傳統體育儀式的文化解讀
“網紅”微博廣告研究
傳統電視媒體的節目編排與發展出路
農村題材電視劇改編設想
IP熱潮下網絡文學影視化的理性發展
影像圓融:小議多元敘事視角的選擇性后置
新聞社群的“情懷”策略建構
揭秘韓國流
韓國的K1A1主戰坦克
揭秘韓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