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專業化經營與中小企業集群競爭力

2020-09-14 12:11劉健桂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集群競爭力中小企業

摘 要:企業的競爭是全方位的,不僅有競爭對手,還有供應商和銷售商。所以企業的著眼點只能關注于內部,從企業內部挖掘潛力,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的差異化程度。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一些企業開始意識到集群“合作”的重要性。此時的集群“合作”是為了更好的競爭。競爭的結果從“零和”走向“雙贏”,這是企業管理者對市場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

關鍵詞:專業化經營;中小企業;集群;競爭力

中小企業不同于大企業之處在于: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不可能進行多元化經營,只能進行專業化經營。專業化經營是指企業集中其資源和能力于同一產品的生產和服務。一般認為企業進行專業化經營的動機是擴大規模、提高效率,通過專業化生產帶來規模經濟,并形成自己的核心專長,獲得競爭優勢。

一、專業化經營與規?;洜I

中小企業無法與大企業相抗衡,其市場經營戰略只能是避其鋒芒,乘虛而入,在大企業之間的夾縫中生長,或獨立成型,或依附大企業,與大企業共生。其“產品”是“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依靠規?;洜I,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

(一)專業化戰略專業化經營必須以專長為支撐。這個專長既可體現在企業的規模和技術上,也可體現在企業的能力應用上。有些專長不能形成壟斷性,很容易為其他企業所模仿,難以形成自己的長期優勢。所以,從長遠來講,中小企業必須在專業化經營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核心專長。構建企業的核心專長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是以核心技術能力為基礎的一個多層面、多角度的構成體。

(二)以專業化經營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

核心專長是企業的內在資源,而核心競爭力則是企業核心專長在市場上的外在表現。核心專長必須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它是市場對核心專長物化結果進行評價的產物,表現為源源不斷的最終產品或服務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持續的終身價值服務。

二、從專業化經營到品牌競爭力

中小企業在從事專業化經營的過程中,既有量的提升要求,又有質的提升要求。這里的質是指管理素質、技術素質、人員素質、產品檔次、市場運作能力等方面。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逐漸發生了轉移,從有形資產到無形資產。特別是在飽和市場情況下,在有形商品過多情況下,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資產,就難以得到真正的發展。所以,中小企業快速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是其成長的必由之路。企業在產品生產或服務方面逐漸形成自己的優勢。這種優勢使企業能夠樹立形象,建立品牌信譽,而品牌信譽一旦為消費者認可,便形成品牌競爭力。品牌競爭力是指企業的品牌擁有區別或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的獨特能力,能夠在市場競爭中顯示產品或服務的內在質量、技術和性能,并引發消費者購買。這種品牌較同類產品市場影響力大、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生命周期長。

三、從品牌競爭力到企業集群區域品牌競爭力

企業集群區域品牌與單個企業品牌相比,對企業集群的體現更直接、更形象,是區域文化和眾多企業品牌文化的濃縮和提煉,經過科學的培養,更具有廣泛、持續的品牌效應。企業集群作為產業發展演化過程中的一種地緣現象,其區域品牌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企業集群區域品牌=企業聚集效應+區域品牌之企業的共生效應;二是企業集聚效應=企業集聚+緊密的企業共生(產業鏈的本地化);三是區域品牌之企業的共生效應=社會化分工(靈活專業化)+發達的網絡組織+適宜的環境+合作競爭和互動機制。

區域品牌之企業的共生效應以社會化分工(靈活專業化)為基礎,通過發達的網絡組織,在適宜的環境下,在企業集群內形成合作競爭和互動機制。為了進一步對企業集群的共生效應進行說明,我們將共生效應分為四種類型:

(一)拉引效應——企業擴張型集群

企業擴張型集群是指在一個或若干個規模較大、產業帶動力較強并且技術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主導下,抓住市場機遇和政策機遇,迅速擴張分形為一個企業集群。在企業擴張型集群中,集群區域品牌的形成主要依托的是企業在共生中的拉引效應?,F以長江三角洲的港口經濟為例進行說明。近年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港口得到了一定發展,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大、中、小不同層次港口組成的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港口群體,發揮了一定的共生效應。長江三角洲港口經濟就是以上海港為龍頭,以沿海與沿??诎稙槟媳眱梢?,帶動其他一些小港口同步前進,進而推動長江三角洲及長江流域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長江三角洲的港口經濟的發展就是以上海港為龍頭而形成的對整個長江三角洲港口的拉引效應。

(二)耦合效應——市場帶動型集群

市場帶動型集群是指通過專業市場的帶動發展而成的企業集群。對于市場帶動型企業集群,區域品牌之企業的共生效應主要表現為耦合效應,長短互補,產生耦合。企業之間既存在相互配合、相互調節的吸引力和互爭優質服務的積極競爭因素,也存在盲目爭投資、爭貨源的消極競爭因素。在我國,應用耦合效應較好的地區有浙江、廣東、江蘇等地。從帶動效應來看,市場對企業集聚的作用最大,區域品牌之企業通過發揮耦合效應的作用,使市場信息、產品制造、銷售渠道、服務產業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三)磁場效應——原發型集群

原發型集群是指依托歷史較為悠久的傳統產業或本地優勢資源,在較長時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的格局,并演進為具有綜合優勢的企業集群。對于原發型集群,區域品牌之企業的共生效應主要表現為磁場效應。在市場規律作用下,它吸引各種要素資源集中在特定區域內,實現要素的有機排列和組合,構成特定的產業結構,形成產業價值鏈系統,由此區域經濟發展出新增長極。而新增長及所聚合的產業能量會沿著產業鏈系統擴散,產生擴散效應,形成從高到低的梯度分布。企業集群的這種磁場效應會吸引各種要素向區域中心集中,形成區域經濟中心。并且區域經濟新增長極一經形成,就會促使原先流出的生產要素回流。因為企業集群會產生市場吸引力,使資本持有者看到由新崛起的增長及所帶來的誘人的投資機會,從而攜帶要素資源進人。企業集群的這種磁場效應推動了區域經濟中心的形成和發展,在協同作用下,使區域品牌形成了自我集聚與擴散機制,產生了品牌經濟。

(四)科技整合——科技驅動型集群

科技驅動型集群主要是在實力較強的科研機構、大學的帶動下,在某個產業或產品上依托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和人才優勢逐步發展進而形成企業集群。對于科技驅動型集群,區域品牌之企業的共生效應主要表現為科技整合效應。在我國,近幾年加大了對軟件產業、生物產業等高科技產業的扶持力度,如創業板上市等,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目前這類產業規模一般還比較小。從國內外的成功經驗來看,借助科研機構和大學的技術研發與人才優勢培育富有競爭力的企業集群應引起人們的重視??萍颊习ㄑ芯块_發、生產和市場開拓三大環節。企業和大學是科技整合的主體,“產學研”結合的運行體系是共生效應的表現形式,政府的推動和引導作用,促進了科技驅動型集群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春明:略論產業集群區域品牌之關聯方的協同效應[J]?,F代財經.2008(10)。

[2]孟慶玲:中小企業集群融資問題與發展途徑分析[J]。納稅.2019(34)。

[3]李軍.朱先奇張琰:基于兩階段博弈的中小企業集群協同創新機制研究[J]。經濟問題.2018(02)。

[4]王晶晶:“互聯網+”背景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與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10)。

作者簡介:

劉健桂(1978.10),男,廣西陸川,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小企業管理。

猜你喜歡
集群競爭力中小企業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機器人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體的品牌還是集群產品的品牌?
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小額貸款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責任競爭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的必選項
“北上廣深”pk城市競爭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