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對策探討

2020-09-14 12:11后洪嘯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對策探討

摘 要:現階段,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入關鍵階段,我國國有企業在優化經濟布局和結構的基礎上,不斷增強了其經濟影響力和控制力,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伴隨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我國國有企業根本矛盾隨之凸顯出來,集中體現在監管體制和模式的不完善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直接影響國有資本運營效果。進一步提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對策,對于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推動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基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對策探討展開論述。

關鍵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對策探討

1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授權經營模式簡介

首先,政府直接授權模式,通常由政府直接依法對兩類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也可依據兩類公司具體情況,通過放授權方式授予兩類公司董事會部分出資人職責。這種情況下,兩類公司可在授權范圍內依法展開國有資本運營活動,且在此過程中需嚴格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和戰略目標,并以年度為周期,定期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報告年度工作情況,同時由政府直接完成兩類公司的考核評價工作。其次,國有資產機構授權模式,通常由國有資產機構直接依法對兩類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也可以依據兩類公司具體情況,授權兩類公司董事會部分出資人職責。為最大限度保障兩類公司董事會職權,通常需要依據監管清單和責任清單,進一步完善對兩類公司的監管內容、監管方式、監管程序等。另外,兩類公司需在授權范圍內依法履行出資人的職責。同時,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定期對兩類公司進行直接性的考核評價,并將考核評價結果定期向所處區域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報告。

2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歷程

我們的國家和政府改革繼續發展到根深蒂固的國有資本公司,它們的思想和方法變得更加昂貴,它們的企業改革是我們經濟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經濟體制過渡。國有企業實現了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向市場體制的轉變,體現了市場經濟的方向。國家企業改革經歷了擴大企業所有權(1978-1992年)、體制和結構創新(1993-2002年)、通過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改革促進國有企業改革(2003-2012年)、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四個階段(2013年至今)等四個階段:(a)前兩個階段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微觀層面,不影響國家資產管理制度的變化;2003年主權財富基金成立以來,公共行政的公共職能與國有資產的職能之間的分離逐步通過實行統一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將責任、權利和義務與“管理、監管”結合起來,明確界定有關各方的責任、責任和責任,加強公司對國有資產增值的責任;(a)國有資產的運作制度不健全,各級國有資產權力的任務、責任和利益沒有明確界定;(a)一些國家企業市場份額尚未接近實際,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建立;大型企業高層改革步伐相對較慢,有效的司法治理機制尚未到位。因此,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批準的體制改革、明確的職權范圍和提高國有資本流動效率是當前國家企業改革的重要問題。2019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國家出資人改革方案授予情況的說明(現狀[2019]9),為推進國家出資人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據。

3 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改革的基本范式

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看,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是國有企業運營模式及監管方式的總稱,照此觀點,自國有企業誕生之日起便存在國有資本授權經營問題。蔣凱等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改革歷程依次劃分為“政企合一”的國營企業階段、“政企分開”的國有資產階段、“政資分開”的國有資本階段以及“監管分離”的國有股權階段,這種劃分方法是廣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觀的典型體現。從狹義上看,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是指通過改組或組建專業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公司),由其作為國有資本出資人代表,受托對國有企業行使相應經營權與決策權的制度安排。

4 基于產權理論的國有資本屬性分析

產權理論是現代制度經濟的基礎,產權理論認為,合理的產權安排可以降低經營和市場運作中的交易成本,解決國有經營中的產權關系、經營效率低下、業主不足等問題。當前關于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辯論體現在兩個領域:產權私有化和私有化的競爭以及私有化的效率;二、國有企業產權國有化是否會影響社會主義性質。單純提及西方產權理論,顯然忽視了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制度中的社會性質和作用,西方學者沒有評估政府在社會主義制度中的戰略地位,也沒有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大量國有企業脫離群眾。多年來開放的事實和做法改革表明,促進多元化的國家所有制和實踐、將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從“受管制企業”轉變為“受控資本”、大規模發展混合經濟、促進國有資本多樣化、完成國家企業管理、加強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更有效地管理經營過程中的企業活動,

5 完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授權經營體制的建議

5.1進一步明確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職責及授放權內容

有效實施簡單管理、流動性規劃、整合三項綜合服務、切實履行捐助組織的職責和授權以及兩類董事會的現實情況、妥善處理“授權”與“妥善管理”之間的關系并確保執行、授權、權力下放、改進監督管理績效、激活。

5.2做好授權前準備工作

(1)堅定改革決心。授權經營作為集團和子公司間權利邊界的革命性調整,涉及戰略、投資、人事、考核、財務等集團層面“硬核”權利的下放,是對既有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出于部門利益考慮,集團相關部門主動改革的意愿較低,容易形成影響改革順利推進的思想梗阻。集團領導要堅定改革決心,凝聚改革共識,周密謀劃改革舉措,加強統籌協調,確保集團部門“舍得放”。(2)加強組織保障。授權經營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集團公司改革部門的有力組織、統籌協調、積極推動是改革順利推行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制定規劃,明確集團和子公司責任分工及重點工作,保證授權有序開展;二是要建立會議、事項、宣傳、風險等工作機制,保證規范運行;三是要搭建集政策支持、信息溝通和學習交流三位一體的平臺,及時了解掌握授權實施過程中子公司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協調相關部門研究政策支持。發現有借鑒意義的典型實踐案例,進行系統內推廣學習。(3)準確劃分子公司類別。為實現精準授權,集團要依據所屬子公司的功能定位、發展階段以及行業特點等進行分類,結合不同類別企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在清晰梳理戰略規劃、投資計劃、選人用人、薪酬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決策事項的基礎上,合理制定對各類子公司的授權策略和考核策略。(4)綜合評估子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在對子公司做好分類基礎上,集團要進一步對各類授權對象的基礎管理水平、公司治理能力以及內控體系建設等行權能力進行綜合評估,合理評價能不能授、授哪些權、授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來授,以及授權對象能不能接得住。對于評估得分靠前的大膽授權,對于評估得分居中的適度授權,對于評估得分靠后的不授權。

5.3完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及管控模式

為加強雙方在兩類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地位,為董事會制定既定結構和決策過程,移交和落實董事會的相應職責,維護和實現董事會對重要決策、人員配置選擇、薪酬分配等的權利。擴大外部管理層,發展和優化外部監督機制,充分利用外部主任的決策。有效實行專業管理人員制度,管理薪金毛額提案的編制,逐步實行有效激勵措施,改善中長期激勵措施,釋放組織動力。涉及子公司的管理問題,原則上分為兩類,如果要由公司本身根據法律規定作出決定,則應由公司自行決定。為了依法強制執行管理層的業務責任,管理層的業務流程必須不斷適應董事會的戰略決策。

6 結束語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其政策目標在于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并最終達到將國有企業做強、做大、做優的戰略目標。開展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是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戰略選擇,它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倩倩.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創新授權經營體制打造發展新引擎[J].國資報告,2019(05):54-57.

[2]李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時代內涵[J].上海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16(05):27-32.

[3]王汝洋.國資授權經營體制中的公司治理[J].山東國資,2018(07):80-81.

[4]胡遲.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擴大深化兩類公司改組組建[J].現代國企研究,2018(11):46-50.

[5]胡遲.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擴大深化兩類公司改組組建[N].經濟參考報,2018-03-26(007).

[6]夏瑞辰,趙峰.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案例對鋼鐵企業的啟示[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6(04):37-40.

[7]謝志華.國有資產授權經營體系:理論和框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1(04):4-13.

作者簡介:

后洪嘯,男,漢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猜你喜歡
對策探討
互聯網金融風險及風險管理對策探討
對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
小學體育足球訓練的問題與對策
共同物流視角下提高生鮮農產品物流效率的對策探討
利率市場化對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的沖擊及其對策探討
大數據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