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柬埔寨中小學教育發展現狀與問題

2020-09-14 12:11胡峻耀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柬埔寨教育學生

胡峻耀

1.柬埔寨政治、文化、經濟發展特點總結

1.1 政治特點

作為第三屆政府對于成功實施了三角戰略以后的延續,《四角戰略》自2004實行到如今進入第三階段,以增長、就業、平等和治國效率為核心,促進經濟增長、促進貧困和保持可持續發展?,F如今該戰略已經由第六屆政府來進行實施,而這全新的政治局面也帶來了政治新特點。

1.1.1 政治局面愈發穩定、政治體系逐漸完善

近年來,雖然柬埔寨政黨總數量呈現出上升趨勢,內政部登記注冊的政黨由2013年的55個提升至2016年的67個。但各政黨積極締結聯盟,包括通過合并的方式,提升競爭力。從當前形勢判斷,在未來的5至10年中,柬埔寨政府都可以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這也意味著柬方政府更有機會去規劃、實施以及發展長期穩定的教育策略。同時做出有高質量的教育保障,從而完善本國公有制教學機構的教育資助政策和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生活費補助政策。正如同柬埔寨所發布《2017-2025年職業技能和技術培訓國家政策》那樣,做到保證讓大范圍的本國兒童能夠得到基本教育和技術培訓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1.1.2 他國對于柬埔寨政治造成干預與影響

由于柬政府在新聞、出版、網絡、非政府組織等環節管理薄弱,部分西方國家通過非政府組織和扶植代言人的方式對柬政黨政治進行滲透。例如,2015年5月11日,救國黨領導人桑蘭西因為公開造謠誹謗慫恿民眾造反,被迫流亡法國。美國、歐盟動輒以停止援助要挾柬政府特赦桑蘭西的罪名甚至要求其回國參加大選,使柬埔寨出現政治亂局。然而在西方強國進行政治干預的同時,柬埔寨也能夠引進高質量的西方教育制度體系,擴大了與外國發達國家學校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的關系,從而使公有制教育與私有制教育在本國共同均衡發展。北橋國際學校是英國諾德安達教育集團在柬埔寨的分支國際學校,有來自38個國家的954名學生,授課語言是英語,為2歲-18歲學生提供三種IB課程。

1.2 文化特點

1.2.1 佛教文化底蘊厚重,教育廣泛傳播

眾所周知,柬埔寨是一個有名的佛教大國,95%的國民都是以信奉佛教為主。在法國占領柬埔寨實行殖民統治以前,柬埔寨社會教育職能主要通過寺院履行,僧侶對禮佛求教的信眾傳授佛教和文化知識。僧人也毫無疑問是一個備受敬重的一個職業,因為在柬埔寨當地僧人不僅需要對民眾宣揚佛教文化,同時也要負責兒童的一些基礎文化教育和一些生活衛生常識教育。如今也隨著社會的幫助和捐贈下,不少寺廟開設了自己的佛學院,并且也融入了許多佛教文化以外的知識。所以總體來說,柬埔寨的寺廟體系雖然保障了柬埔寨兒童的基本教育,但是寺廟相當于作為一個義務制教育來說,他無法給予學生高效的學習。

1.2.2 法國殖民導致了文化教育的雙重影響

19世紀,法國基于對英國實力發展的忌憚與柬埔寨的豐富物資、原材料、以宗教文化傳播為由,打開了對柬埔寨殖民的篇章。起初,法國為了在精神層面打擊柬埔寨,在文化方面推動奴化政策,限制其本土民族文化的發展。此外,在柬創辦的小學和中學,通常規定學生以學法文為主,聘用法國教師,僅開設法國歷史課,并不開設柬埔寨歷史、地理等課程。法國殖民者的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礙了柬埔寨的民族文化發展,但是卻促進了柬埔寨新的一批文化知識分子出現??偟膩碚f,雖說法國殖民政策阻礙了柬埔寨自身民族文化的發展,但卻幫助柬埔寨接觸了西方文化,也為柬埔寨未來的現代教育框架打好了基礎。

1.3 經濟特點

1.3.1 柬埔寨側重非工業類產業發展

柬埔寨是一個農業大國,歷史上的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業的發展,將其視作第一經濟產業的支柱。雖說柬埔寨本地科技發展落后,懂得相關農業專業知識的人才的數量少之又少,但是憑借著自身的天然地理優勢,也獲得了不小的成績。此外,隨著近幾年的柬埔寨的文明古跡的宣傳,諸如暹粒吳哥窟和西努哈克之類的大型景區,也使得游客數量暴增,到2017年,東埔寨接待游客477.52萬人次,同比增長6.1%,旅游收入30.1億美元,創造了62萬個就業崗位,有效地提升了國民的財政收入和生活質量。但由于柬埔寨發展的主線產業人才文化要求比較簡單,使得大部分的兒童在進行小學基礎教育過后,便不再接受進一步的高級教育或者是職業教育,最后也造成了柬埔寨本地極其的缺乏技術性人才。

1.3.2 柬埔寨經濟過度依賴外國且深受外國影響

基于上面的內容說到,雖說柬埔寨在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成績非常出色,但是考慮到當地人民的收入仍處于一個很低的階段,大部分的產品、原材料都直接出口到他國并漸漸形成了一股外企來柬投資的趨勢。2015年大米出口總量53萬噸,柬埔寨大米出口56個市場中,中國位居第一,其次是法國、波蘭、英國等國家。不僅如此,外企公司來柬投資也普遍為分為歐美地區和亞太板塊并集中于投資原材料,比如農業,石油,礦產等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柬埔寨市場已經走向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市場,同時這也代表著眾多的外來幫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教育的需求,例如集資捐款建造學校,聘請國外的高等知識分子教育兒童,并且讓當地兒童更有機會接觸更有創新,高質量的教育。

2.柬埔寨中小學教育開展現狀

根據《Education for All:National Plan 2003-2015》得知,柬埔寨政府首要目標是為實現柬埔寨更廣泛和長期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目標和目標,從而當前政府的基本目標是確保柬埔寨所有兒童和青年都有平等機會接受正規和非正規的基本教育,不受經濟地位、性別、地理、身體殘疾和種族的影響。

2.1 柬埔寨中小學教育目標:

柬埔寨中小學主要實行以培養學生德智體綜合發展為目標并將中小學不同年齡階段的年級規劃不同的計劃從而逐個解決。小學方面政府主要以幫助小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言溝通寫作能力(主要以本國語言高棉語為主)、基礎數學算術能力、生活常識及技能。其中在4到6年級的期間,他們還會開設外語(主要以英語為主),科學課程,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生活技能、思想道德的教育,初步學習科學與社會知識,注重學生自身的發展,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能力。初中階段,學生的主要課程會轉化為一個專攻學術的課程安排,比如數學、科學、社會知識、體育衛生、當地生活技能等等。在這個階段學校的目的會從初步教授基礎能力變為注重學生的職業教育、道德教育及個人發展,將學生培養成對柬埔寨社會有用的人才。

2.2 柬埔寨教育普及程度:

2.2.1 歷史前期:

由于受到前幾個特殊時期的影響,在法國傳入西方教育的進程中,柬埔寨近代教育發展受到了一些阻礙。直到1867年,柬埔寨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小學,1911年,創辦了歷史上第一所中學。雖說在中間的獨立時期,柬埔寨教育得到了巨大進步,設置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教育行政機構,增加了教育投入以及興辦學校,但是又在紅色高棉統治的期間中。據統計,1970~1975年間,柬埔寨有一半的教育設施在戰火中被摧毀,很多專家、教師、教育管理人員都死于戰爭。尤其是1975~1979年,柬埔寨教育幾乎陷于癱瘓。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師資、設備和資金匱乏,文盲率高達45.9%。

2.2.2 當前:

目前柬埔寨的教育力度正在以一個較為樂觀的趨勢向上發展,隨著教育部、青年和體育部正在實施的相關計劃,加上來自國外的廣泛資助,柬埔寨重新將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并建立學校。截至2014年,柬埔寨共有 2772 所幼兒園,138038名入園兒童,共有6476所小學,學生人數達2326152名,共有1321所中學,學生人數達898594名。但是由于在農村及個別地區,對于殘疾人的歧視和傷害依然沒有能夠得到解決,對于這一批兒童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讓他們接受正確平等的教育。此外,社會中依然有些家庭沒有意識到讓孩讀書的重要性,不允許孩子上學或接受更高等教育的現象依然較為普遍地存在。

2.3 柬埔寨教育的社會組成

柬埔寨學校占比率總體來講相比于國際水平來講依然有著明顯的不足。以教育發達國家英國(排除蘇格蘭,威爾士,英格蘭,北愛爾蘭)為例,目前,英國有32770所學校。其中,3714所是托兒所或早教中心,20832所是小學,4188所是中學。進入21世紀,柬埔寨基礎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2001年,小學5026所,學生201萬人,中學475所,學生30萬人;2002年,幼兒園1813所,在園幼兒9.06萬人,小學5757所,學生270萬人,中學541所,學生46.3萬人;2005年,幼兒園2205所,在園幼兒7.22萬人。由此來看,柬埔寨在基礎教育方面發展趨勢較為明顯,但早教及高等教育依然存在較大程度的不足。

柬埔寨的教育技術水平在私立學校方面一定水平上跟得上國際教育水平,其余公立學校與福利小學遠遠不能達到理想教育水平狀態?;谀壳笆澜绲湫桶l展國家教育方法為標準,定義當前柬埔寨的理想教育方式:小學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壓縮必修課內容和課時,擴大選修學科(普遍學科:英語、數學、科學、設計和技術、信息和交流技術、歷史、地理、現代外語、藝術和設計、音樂、體育、公民),在必修課程之外,學校對學生進行人格培養、社會性的養成,從而組織創造性跨學科的活動,如社區活動,勞動體驗等。當前就柬埔寨實際教學方針而言,從公立學校以 Hun Sen Wat Svay High School(7-9年級)為例,學校的必修課程有高棉語、外語、數學、科學、社會知識、外語、體育、當地生活技能(包括藝術教育)為主,較為注重學生的職業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個人發展,且大多數參加全國統一考試以后會進入高等中學或職業高中進行學習。相比之下或較為缺乏跨學科的課外創造性活動,對于學生興趣培養并不注重。其次,福利小學以The Khmer Smile School(NGO)為例,學課只包含英語,數學,道德,體育和藝術課,老師除了固定的4名當地老師以外,其余老師多數以志愿者的形式來到學校進行短期的支教,無法為學生提供穩定的學術支持及良好的學習環境。相比之下,私立中學(以國際學校為準)教育標準較為良好,以暹粒當地的USA international school 為例,在課程方面除了提供和公立小學相同的必修課程以外,也會對學生的人格培養等多個方面設立創造性活動或講堂,如舞蹈、詩歌、歌曲、電腦技巧、社會道德、應急準備等等。同時這些私立學校除了本地的優秀教師外,還會聘請來自澳大利亞及其歐美國家的外籍老師來進行教學,在綜合師資上占取很大的優勢。但是由于柬埔寨當地大多數家庭經濟不好,大多數會選擇送孩子進入福利學校和公立學校進行學習,并多數為小學階段。

3.柬埔寨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1 問題:柬埔寨教育資金投入不足,教育資源匱乏

柬埔寨高校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開始實行收費教育政策,學費目前已經占到了高校經費 收入的80%以上。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6月對柬埔寨2018年GDP的百分比統計數據來看,柬埔寨教育方面的公共支出總計為2.1629%,意味著平均每一個家庭的教育花費是在31美元左右。相對于與美國,英國為例的西方發達國家來看,美國對于公共教育的總支出占GDP的6%,人均花費在13,600美元左右。同年英國對于公共教育的總支出占GDP總比的4.2%,人均花費在教育的支出為17,990美元左右。由此可見,柬埔寨對于教育資金的投入有很大的不足。教育資金的不足會造成教育設施、資源的極大匱乏,同時低廉的教師薪資也很難保證學生得到高質量的教育。

3.2 問題:教育資源在地區分布不均

由于地區差距與城鄉差距開始拉大,柬埔寨在學校、教育機構、教師等教育資源方面存在比較顯著的地區分布不均現象。比如,絕大部分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展開合作的高質量國際學校分布在首都金邊。然后,柬埔寨80%的家庭居住于農村,無法輕易提供子女來到城市接受教育的機會。此外,多數學校無法為學生提供宿舍,因此學校的地域分布不均給邊遠落后地區學生求學帶來許多困難并且間接性導致邊遠地區學生出現輟學,開始從事低技術水平工作。從農村長期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居民的普遍低收入將導致當地消費水平的降低以及城鄉教育水平兩極化問題將愈發嚴重。

3.3 問題:童工問題嚴重,中小學毛畢業率低

雖然近年來柬埔寨中小學教育政策出現了明顯的提升,部分柬埔寨地區的小學入學率已經達到很高水平(超過95%),但據柬埔寨2015年最新的勞動力市場調查顯示,柬埔寨1070萬的勞動適齡人口中只有約28%完成了中等教育,1%的人參加了職業培訓,2%的人最終進入大學學習。柬埔寨目前約有450萬人仍然處于貧困狀態以至于父母需要將孩子送入工廠或做攤販,以充當廉價的勞動力,為家里提供少量的經濟支持。柬埔寨2016年社會經濟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柬埔寨童工(5~17歲)比例高達 18.5%。童工行為嚴重的影響了柬埔寨中小學的入學率和畢業率,且從長期的發展來看,童工將會帶來較大的經濟負面影響。柬埔寨作為以農業為經濟第一支柱的國家,從經濟穩定發展的角度來看,全面提高勞動力文化素質和實踐技能是當前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

4.柬埔寨教育現狀發展對策

4.1 對策一:增加對于公共教育的投資,提升教育總體水平

當前柬埔寨對于公共教育投資僅占GDP總值的2.1%。柬政府理應大幅度增加對于柬埔寨本土公共教育資金投入。政府、機構、大學可以在社會中集思廣益,吸引大批的民間企業及慈善機構來幫助本國辦學以及向亞洲發展銀行等銀行尋求資金幫助。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設立基金項目來全面提升學校中的基礎教育設施,增加教師的薪資從而全面優化學校綜合水平。以中國的希望工程項目為例,在1989年,通過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建立的“希望工程”項目,以民間的方式廣泛動員海內外財力資源,使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逾338萬名獲得了助學資金,建設希望小學15444所,建設希望工程圖書室約14000個,配備希望工程體育園地2500套,配備希望電影放映設備200套,培訓農村小學教師52000余名。這一項目不僅幫助了中國山區的貧困家庭的資金問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鑒于此措施,柬埔寨可尋找當地一至兩個福利組織共同發起號召,在民間發起籌款來解決當地中小學資金不足的問題。

4.2 策略二:保證優質教育平等發展,為學生增加機會,保證學習公平

政府應當就柬埔寨全國地區實行全面優質教育發展,減少地域不平等性,加大對于一些較為不發達的地區的關注,比如奧多棉芷、拜林等省,從而保證學生享有相同的教育資源。以中國教育發展為例,為實現全國高考的公平性和確保各個省份的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就讀一本及以上的大學,政府在不同省份執行著具有一定差異的教育政策,參考不同的教育資源和競爭激烈程度,設立了不同的高考分數線。比如教育水平領先的省市浙江,高考普通類一段595分、二段496分,而教育水平較為落后的甘肅省第一批重點院校文史類519分、理工類470分,第二批普通院校文史類400分、理工類366分。額外的,西藏自治區更是享有更高的高考福利政策,西藏高考使用全國三卷,試卷難度一卷最高、二卷次之、三卷最低。在2019年中,西藏高考分數線文史類重點本科少數民族350分,漢族420,理工類,少數民族325分,漢族425分。據以上分析,中國高考地區分數政策有效地增加了教育資源落后地區學生獲得頂尖教育的機會,加強了階層相互流動的可能性。因此,柬埔寨可根據此類政策運用到本國考試政策,例如可為教育落后的省份在分數要求給予一些優惠福利還可為在貧困家庭的分數優秀的學生提供資金上的一定的資助。

4.3 對策3:策略:立法限制童工行為,義務制教育頒發

柬埔寨應設立并按照新的勞動法規條款對柬埔寨當地企業招收童工的數量進行一定的限制,保證兒童擁有足夠的基礎教育保障及逐步提升中小學畢業率。對于此類問題,中國設立了禁止使用童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81號),其中第四條禁止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統稱為單位)和個體工商戶、農戶、城鎮居民(以下統稱為個人)使用童工和第七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未滿十六周歲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做童工明確指出嚴禁童工的使用。額外的,中國通過實行全國9年義務制教育保證了貧困家庭的兒童不失學不輟學,其中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由2019年年初的60萬人減少至6781人,下降了近99%,獲得巨大的成功。由此,柬埔寨政府可進行借鑒,同樣設定9年義務制教育來保證貧困家庭的學生不會遭受輟學失學等不公平待遇。

5.結語

總體而言,柬埔寨中小學教育發展路途中存在教育質量低,教育投資經費少,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且這些問題將成為柬埔寨政府需突出完善的目標。事實上,柬埔寨目前已經提出了《柬埔寨高等教育路線圖—— —2030及更遠》、《高中階段技術教育總體規劃(2015—2019)》(Master Plan for Technical Education at Upper Secondary Level)等政策為目前教育發展設定了明確目標。此外,當前中國以及歐美國家積極與當地學校開展海外辦學項目,為柬埔寨教育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與條件。柬政府應趁此機會多多向歐美等教育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教育體系,同時增加與周邊東盟國家的合作交流。

猜你喜歡
柬埔寨教育學生
柬埔寨·貢布
柬埔寨·金邊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趕不走的學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柬埔寨日報》因欠稅宣布關停
學生寫話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