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圖像載體的低段兒童詩教學策略的實踐

2020-09-14 11:46黃慧敏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兒童詩圖像教學策略

黃慧敏

摘要:童詩有著獨特的文學特質,對學生的精神健康成長、語文素養的提高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有著其他文學形式不能復制的功能。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賦予了兒童詩教學新的空間。恰逢進入圖像時代,文學的存在方式遭遇到空前的挑戰,圖像時代的文學傳播,尤其是兒童詩歌的傳播成為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課題。于是,對圖像時代兒童詩歌詩意的探求,對基于圖像載體的兒童詩教學策略的研究,便成為本課題思考的主要方向。

關鍵詞:圖像;兒童詩;教學策略

一、研究緣起

(一)圖像對思維的影響

研究表明,學齡階段的兒童在收看電視以后表現出閱讀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衰退?,F在的兒童從出生開始,就面對著多彩的圖畫、斑斕的影像,當他們要從已經習慣了的這種環境中進入到文字閱讀,并將文字語言的表意功能進行頭腦思維的轉換,該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二)詩畫意識的欠缺

兒童抽象思維還沒有發展起來,他們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以繪畫形式來配合詩歌語言,能夠更容易被孩子們所接受。在圖像時代,缺少詩與畫的協同意識,對于兒童詩歌傳播無疑成為制約因素。

二、研究綜述

(一)概念界定

1.圖像載體:圖像載體指的是以能夠傳遞圖像等視覺信息的介質。

2.課題釋義:通過以靜止圖像和活動圖像為載體的低段兒童詩教學,習得創作繪畫兒童詩、題畫兒童詩等詩歌學習方法,感受詩歌意境美、韻律美、感官美。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標

1.利用兒童詩與圖像結合的協同作用,收集資源,探索兒童詩教學的有效途徑與策略。2.通過“兒童詩”與現代圖像結合路徑的開發與實施,形成課例以指導兒童詩教學實踐。3.兒童詩文與圖像結合作品服務于學習和生活,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研究內容

1.鏈接圖像,整理詩歌素材。(1)電影電視片段: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看人物、看情景、談感(2)廣告建筑等生活標志:關注生活標志。(3)走進生活,實地采風。

2.鏈接圖像,破解表達密碼。引導學生通過誦讀范本、發散思維創意抒寫,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逐漸形成動筆之前眼中有圖景的習慣。

3.鏈接圖像,推進多元評價。通過設置星級評價、搭建校內外平臺,利用評價表、文化墻面匯詩成冊等。

(三)研究方法

1.文獻查閱法:通過上網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獲得有關期刊文獻資料,查閱相關論著、書籍、文件與文獻資料。2.行動研究法:通過個案研究法、檔案記錄法等多種研究方法進行深入研究。

四、研究成果

(一)建立意象倉庫,多元積累

兒童詩的寫作焦點是意象的組合,兒童詩的學習密碼就是從意象開始。

1.喚醒詩意的耳朵,搜羅意象。兒童詩擁有跳躍的節奏、音樂的美感。像《日有所誦》等許多詩歌、童謠,韻味十足,節奏感強。

2.打開詩意的眼睛,拓寬意象。(1)用導演的眼光感悟詩意,在課程中,通過播放微電影,如“小販吆喝”的鏡頭,再現了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學會用導演的眼光去調動審美情趣,感悟身邊的詩意。(2)用畫家的眼睛觀察生活,引導學生用畫家的眼睛去觀察生活,引導學生感受身邊生活充滿了情趣,于是,他們捕捉到了搬運面包屑的小螞蟻的畫面……

3.制作詩意的冊子,整理意象。我們制作了意象摘記卡、手抄報,將生活中的意象記錄下來,整理成冊。

(二)探尋詩歌奧妙,內化表達

1.以讀為介:助力學生感知詩歌語言。主題詩誦讀活動:讓學生通過比較后懂得《畫》等語言對仗工整的是古代兒童詩,又了解《我是一片雪花》等語言表達活潑自如的是現代兒童詩,明白兒童詩自古有之。2.構建范式:引導學生豐滿詩歌支架。課例引路,建構言語圖式。以課文中的童詩為例,引導學生構建范式。3.通和諸科:打通學生運用詩歌的橋梁。(1)通和美術,童詩配畫,引導學生通過圖畫拓展思維創作童詩,也可以為自己的詩配上插圖,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2)通和音樂,童詩新唱,音樂有時可以把學生帶入音響所描繪的情境中去,容易使他們聯想起自己的生活和經驗。

(三)搭建童詩秀臺 以情激思

1、星級評價,催發詩情。建立學生“星級評價”機制,以“會分行寫、能按照框架仿寫、能與圖像結合創編”為標準對學生作品進行星級評價。

2、校內多姿,校外多彩。在板報中開辟“班級文化詩墻”,把學生精心繪制的詩配畫作品展示出來濃。

五、研究成效

(一)以圖像為載體的兒童詩教學提升了低段學生的語文素養

1.進入奇異的空間,提升語言品味。經過兒童詩歌的學習,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具個性、形象生動。

2.添上自由的翅膀,培養豐富想象。童詩可以使學生保持一顆痛心,訓練思維,擁有飛馳的想象。

(二)以圖像為載體的兒童詩教學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1.提升了教師的文學素養。教學相長,在進行以圖像為載體的兒童詩教學中,教師大膽的課堂教學實踐,與學生一起讀童詩、創作童詩。

2.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靈動、新奇的圖像與詩歌相結合,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水,常常隨境而發,點燃學生的激情,課堂更加高效、飽滿。

六、研究反思

由于自己的理論積淀還不夠,尤其是圖像資料開發和利用方面知識的欠缺,兒童詩教學教法的單薄,導致在研究過程中還存在不足。此外,本研究對于圖像兒童詩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研究不夠深入細致,對于教學的途徑和策略歸納不夠精準等。

參考文獻

[1]李立.視覺文化語境中名著改編的審美得失[A].圖像時代——視覺文化傳播理論詮釋[C].孟建.[德]Stefan Friedrish主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10.

[2]劉崇善.兒童詩初步[M].太原:希望出版社,1985.2-3

[3]譚旭東.新世紀中國兒童詩的發展方向[J].欽州:欽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6.

猜你喜歡
兒童詩圖像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教案《創作兒童詩》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A、B兩點漂流記
長了翅膀的兒童詩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名人語錄的極簡圖像表達
一次函數圖像與性質的重難點講析
趣味數獨等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