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高效的中職語文課堂

2020-09-14 20:14王瑞花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高效中職語文

王瑞花

【摘要】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們一直追求的,本文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就怎樣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高效;中職;語文;學生;教師

一、學生方面:

1、做好課前準備,向有限的時間要效率

課前準備工作是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因為,一節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時間,如果學生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等上課鈴響之后,才去找課本、拿練習冊,再加上個別同學動作慢,這樣沒有三五分鐘是完不成的,那么我們的實際上課時間只有35分鐘左右。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視課前準備工作,同時要求學生養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

2、課前預習,為課堂練習提供更多時間

學生人數越多,就越應該學會課前預習。因為如果學生能夠做到課前預習,那么在課堂中就會節省很多時間。同時,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壓縮以講為主的時間,用以增加學生課內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擁有充分的課堂獨立思考時間與自主學習的時間,從而使得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二、教師方面:

1.精心設計導語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住?!毙抡n伊始是教師把學生引入興趣大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重要一步。因此在設計導語時,教師必須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便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

在講到畢淑敏的《提醒幸?!窌r,我先給同學們講了西方一則關于幸福的故事:一個憂傷的國王去尋找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結果找到的卻是一位衣衫襤褸、坐在墻根一邊曬太陽一邊捉虱子一邊哼著小曲的乞丐。那么為什么其他人并不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呢?由這一懸念,激發了學生學習《提醒幸?!返呐d趣。

2.選擇恰當切入點

(1)從題目切入

人們把題目比作文章的“眼睛”,正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題目也是人們了解文章的一個窗戶。題目中往往寄托著作者的情感和構思,它對文章的全局也能起到揭示主題的作用。因此從題目入手,展開與文本的對話,往往能較快把握其中的情感脈絡及主旨。

《荷塘月色》這一題目似乎平常,其實,正是它為我們探究作品的思路提供切入點。在整體感知熟悉課文的前提下,先從“荷塘月色圖”開始,前后勾聯,探尋思路,既能抓住本課的教學重點,揣摩作者語言運用的高超技巧,鑒賞優美的意境,又能迅速地探尋作者的情感歷程,從意境賞析到全文剖析,順理成章。

(2)從文眼切入

文眼是文本解讀的關鍵和核心。抓住文眼進行分析,教學過程中既能省卻許多繁冗分析,又能簡潔高效,舉重若輕。在《世間最美的墳墓》一文中,教師抓住文眼“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以“托爾斯泰墓的宏偉與感人體現在哪里”發問,全文框架立顯。教師讓學生找出文中對托爾斯泰墓描寫的句子,由此展開課文的分析,綱舉目張,文章各段落就清晰起來了。

(3)從背景切入

如果不了解李白被排擠出長安的背景,不知道李白雖狂放不羈,但仍有根深蒂固的儒家入仕思想,就不能很好地體味《將進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以及“古來圣賢皆寂寞”的憤懣與不甘。而正是由于知道了蘇軾因“烏臺詩案”的牽連,被貶黃州的經歷,我們才能更好地感悟《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及《赤壁賦》中隨遇而安、樂觀曠達的情懷;也正是由于我們明確了毛澤東因軍閥的追捕,避到湖南長沙,才能夠從《沁園春·長沙》那壯美動人的湘江秋景圖中感受到毛澤東豪放樂觀的革命情懷……

3.使用精彩的教學語言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與學生的注意力有著極大的關系,如果學生的思維能緊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走,能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那么課堂的效率可想而知。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呢?這就需要教師在語言方面下功夫。

首先,教師要思路清晰,能夠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使學生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最后,教師的語言還要富有親和力、感染力,能讓學生聽課如沐春風,感覺上課就是在品讀優美的散文詩,在聽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提高學生感知的效率和情感體驗的水平。

4.把握提問藝術

用提問指導學生學習語文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方法。教師要想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學習的愉悅感,在提問時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一、問題不僅要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還要能激發學生思考;二、問題的數量、難易程度要適中,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三、問題要有一定的技巧,要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方式;四、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并激勵學生自己去思考和辨析。

5.水到渠成,圓滿結課

(1)借助音樂,余韻無窮。一堂課結束,如果能巧借音樂煞尾,便能收到“余音悠長,繞梁三日”之奇效。比如講完《合歡樹》這課,教師可播放閻維文演唱的《母親》,加深學生對母愛的理解。

(2)妙設結語,畫龍點睛。一堂課的結束語應給人無限的情思和悠長的回味。比如講完《項鏈》之后,我這樣總結:“項鏈不僅是一件首飾,更是一條人生的枷鎖,鎖住了瑪蒂爾德的青春,鎖住了她的幸福與快樂。人生又有幾個十年經得起這樣消磨呢?就像《金鎖記》里的曹七巧,毀掉了自己、兒子、女兒的幸?!比绱?,便使學生沉浸在對于“虛榮”的思考之中。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要做好課前準備,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好基礎;教師自己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總結和借鑒別人的經驗,讓自己成為智慧的老師,努力在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上下功夫。這樣,不僅提高了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而且也達到了師生共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曹靜波. 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03(6):20-21.

[2]陳文鈞. 構建中職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初探[J]. 新課程, 2015.

猜你喜歡
高效中職語文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構筑高效的語文課堂
打造務實、創新、高效的語文課堂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