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內微小結節CT影像征象與病理表現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2020-09-17 06:35陳淑嬌謝麗萍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2020年4期
關鍵詞:空泡征象胸膜

陳淑嬌 謝麗萍 陳 懿

肺癌發病率及病死率均居全球惡性腫瘤第1位,其好發于中老年人,隨著吸煙人群增加及環境污染加劇,肺癌發病漸趨年輕化[1-4]。早期肺癌通常不具備典型癥狀,大多數患者因未及時確診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5-6]。肺結節為早期肺癌的主要表現,其性質確定主要依靠穿刺活檢病理檢查,對較大肺結節活檢準確率可達95%,但肺微小結節結構小,實質成分少,對穿刺技術要求高,難度及風險較大,且存在假陰性率較高、組織取樣不足等[7-10]。隨著影像學技術不斷發展,胸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逐漸普及,肺微小結節檢出率不斷提高,早期肺部惡性結節確診比例亦逐漸增多[11]。本文分析了肺內微小結節CT影像征象與病理表現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意義,以期為臨床診斷早期肺癌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61例肺內微小結節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其病理結果分為良性組79例與早期肺癌組82例。良性組:男56例,女23例;年齡25~80歲,年齡(55.32±15.72)歲;體質量指數(22.17±2.05)kg·m-2;結節直徑(8.34±1.53)mm;吸煙史32例;飲酒史25例;疾病類型:不典型腺瘤樣增生49例,慢性炎癥30例。早期肺癌組:男57例,女25例;年齡23~78歲,年齡(55.47±15.66)歲;體質量指數(22.46±2.11)kg·m-2;結節直徑(8.12±1.67)mm;吸煙史34例;飲酒史27例。兩組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結節直徑、吸煙史、飲酒史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病理性質經病理活檢證實,結節直徑<10 mm,單發結節;②具備完整影像學資料;③心、肝、腎、腦等重要臟器功能正常;④無其他良性或惡性腫瘤;⑤所有研究對象對本研究知情同意;⑥入院后均行手術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感染性疾病、精神系統疾病、傳染性疾??;②存在遠處轉移;③合并其他肺部疾??;④病理資料不完整。

二、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記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吸煙史、飲酒史等一般資料,行CT檢查,患者仰臥于檢查臺,雙臂上舉,深吸氣,采用多排螺旋CT掃描儀(東芝醫療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規格/型號:320排640層/ONETSX-301A)行胸部橫軸位掃描,層距5 mm,層厚5 mm,螺距0.6,管電壓120 kV,管電流隨體型變化而變化,沒有固定;矩陣512×512,視野400 mm,肺窗窗寬1200 HU,肺窗窗位-600 HU,縱隔窗窗寬250 HU,縱隔窗窗位40 HU,掃描完畢后將數據傳至工作站,以靶病灶為中心,行多平面重建與薄層重建,由兩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胸部影像科醫師對肺內微小結節形態、大小、類型等CT圖像征象進行觀察及分析。將所有患者術中切除的病灶組織,用10%甲醛溶液固定,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將其透明,采用組織包埋機包埋成塊,采用組織切片機將其切成5 μm連續切片,脫蠟水化,采用HE染色試劑盒(北京凱瑞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染色,流水沖洗,烘片0.5 h,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固封劑封片,顯微鏡下觀察HE染色結果。

三、統計學方法

結 果

一、CT影像征象對比

早期肺癌組結節邊界模糊、伴空泡征、伴分葉征、伴胸膜凹陷征、混雜性磨玻璃密度結節比例顯著高于良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CT影像征象對比[n(%)]

二、Spearman相關性分析

結節邊界模糊、空泡征、分葉征、胸膜凹陷征與早期肺癌呈正相關(P<0.05);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結節形態、結節類型、實性肺結節與早期肺癌無相關性(P>0.05),見表2。

表2 CT影像征象與早期肺癌的相關性

討 論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為腫瘤致死的首要因素,其發病是一個多階段發展及多基因參與的復雜過程,與吸煙、職業接觸、遺傳易感性、空氣污染、電離輻射、基因突變等有關[12-14]。早期肺癌一般無特殊癥狀,僅表現為低熱、咳嗽、喘鳴、痰中帶血、胸痛等呼吸系統疾病共有的癥狀,隨著病情進展,癌細胞可轉移至肝臟、骨骼系統、腎上腺、胰等部位,出現遠處轉移征象[15-17]。肺癌預后良好取決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據統計早期患者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達50%,晚期患者治療后3年生存率不足20%,因此早期肺癌的精準診斷意義重大[18-20]。

肺微小結節為早期肺癌常見表現之一,肺微小結節指直徑<10 mm的肺結節,肺微小結節性質決定其治療方式及預后狀況,良性結節手術效果通常較好,患者獲益度高,早期檢出未發生浸潤轉移的惡性結節,給予治療后可延長患者5年生存時間[21-22]。既往報道顯示[23]肺微小結節中惡性結節比例為20%~70%。另有研究顯示肺微小結節惡變率可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年齡每增加10歲惡變風險可增加2倍,70歲以上肺結節患者惡變率>85%[24]。因此肺微小結節良惡性準確判斷成為臨床工作者關注的難點與重點。以往臨床對肺結節定性主要依靠穿刺活檢,較大肺結節活檢準確率高,但肺微小結節結構小,穿刺難度大,穿刺無法準確到達結節部位,組織取樣不足,假陰性率較高,穿刺后可出現氣胸、血胸等并發癥,操作風險較大[25-27]。目前胸部CT檢查是篩查肺微小結節的主要影像學方法,無創傷,能夠多角度觀察肺部結節特征,清晰顯示肺結節形態、邊界、結構等特點,全面反映病變部位整體信息[28]。通常認為惡性肺結節CT影像學特征為結節與肺交界面模糊毛糙,可見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分葉征;良性肺結節CT影像學特征為直徑小、密度均勻、結節與肺交界面清楚光整[29]。本文161例患者經病理活檢證實有161枚結節,其中良性結節79枚(不典型腺瘤樣增生結節49枚,慢性炎癥結節30枚),早期肺癌結節82枚,早期肺癌結節CT影像學突出表現為邊界模糊、伴空泡征、伴胸膜凹陷征、伴分葉征、見混雜性磨玻璃密度,而良性結節CT影像學少見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分葉征,結節與肺交界面清楚光整,以實性結節為主。一般認為肺微小結節形態、邊界、結構等特點可不同程度反映其病理學特點。分葉征主要由肺惡性結節生長引起,出現細胞島、肺小間隔阻斷;胸膜凹陷征與腫瘤內反應性纖維化及病理性瘢痕形成有關;空泡征與腫瘤組織破壞未完全閉合小支氣管,導致肺泡腔擴大有關[30]。由此可見,邊界模糊、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分葉征、混雜性磨玻璃密度等CT征象結合病理表現對早期肺癌診斷有很大價值。

綜上所述,肺內微小結節CT影像征象與病理表現相結合對早期肺癌具有一定診斷價值,肺微小結節邊界模糊、伴空泡征、伴胸膜凹陷征、伴分葉征、見混雜性磨玻璃密度更傾向于惡性病變。但本文納入病例數不夠多,有待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空泡征象胸膜
多層螺旋CT鑒別惡性胸膜間皮瘤與胸膜轉移瘤的應用價值
產前超聲間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體發育不全診斷中的價值
Lung-RADS分級和CT征象診斷孤立性肺結節的價值
胸腔鏡下胸膜活檢術對胸膜間皮瘤診治的臨床價值
低弗勞德數通氣超空泡初生及發展演變特性
惡性胸膜間皮瘤、肺鱗癌重復癌一例
水下航行體雙空泡相互作用數值模擬研究
LI-RADS v2018 MR 輔助征象對肝細胞癌的診斷價值研究
開窗式胸膜活檢的臨床價值
血清腫瘤標記物CA125、HE4與多層螺旋CT征象聯合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