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網絡傳播對大學生教育的影響

2020-09-22 11:47黃翩翩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教育環境網絡傳播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在大學校園得到普及,這有利于教學改革的推進。大學應當合理利用網絡傳播平臺,對現有的素質教育體系進行不斷完善,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網絡傳播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網絡傳播;大學生教育;教育環境

1.網絡傳播環境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目前網絡已經在大學校園得到普及,大學生可以在自己寢室連接網絡,可以在任意時刻、任意地點享受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便利。

大學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關鍵,肩負著素質教育的重任,會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傳統的教育模式,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高,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有些學生會在上課期間睡覺、玩手機,甚至不來上課等。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實行教育改革。如果能夠將現有的教育模式和互聯網教育相結合,將使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眾所周知,互聯網傳播其實就是對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學??梢园褜W生的信息輸到系統中,逐漸形成一種交互式更強的教學方式,這樣就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的自由空間,同時還能有效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大學生可以利用這個載體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自己成為課堂的主體,擁有更多話語權,這會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對于老師來說,通過這個網絡傳播平臺,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解疑答惑??偠灾?,網絡傳播平臺對于大學生教育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2.網絡傳播教育環境對大學生的影響

大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分享自己的見解,無論是知識層面還是道德層面都出現了一種新氣象。這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非常關鍵的影響。

校園網絡的普及會對大學生產生諸多積極影響,能夠使他們的視野更加廣闊,讓他們方便獲取各種信息,通過互動交流,可以和老師同學及時溝通?;ヂ摼W使人與人之間不需要面對面交流,這對于那些相對比較靦腆的學生而言非常有利,可以和同學朋友進行溝通交流。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工具與老師進行及時溝通,可以方便地詢問老師問題,老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就這方面而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能夠為學生學習提供很大的便利。除此之外,網上也已經出現了很多在線課程視頻,這樣學生可以在宿舍或者圖書館等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進行學習,足不出戶享受名師的指導,對于有不懂的問題都可以從網絡獲取。對于老師來說,通過積極運用網絡傳播平臺,能夠和學生開展及時有效的互動交流,彌補傳統教育方式的短板。對于那些需要講述背景知識的教學內容,可以事先在網絡上搜集相關的視頻資料,課堂上向同學們進行放映,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課后,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傳播平臺讓學生對教學進行反饋,根據反饋內容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及時進行整理和修正,從而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溝通,為課堂教學增添趣味性。

3.網絡傳播對大學生的影響

大學生群體即將走入社會,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針對這部分群體的校園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要做好校園管理工作,必須要重視思想引導的作用,讓校園管理變得更加規范,更有質量和效率。要開展實際調查,分析網絡傳播對大學生產生消極影響的主要因素,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盡可能降低這種影響。

首先,我們在考慮網絡傳播對學生造成的消極影響時,大多都會想到大學生經常上網,沒有將精力放在學習上,進而會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不利于未來的成長。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上網時間并不長,通常會在一到兩個小時左右,并沒有占用太多的學習時間,屬于合理范圍內的休閑娛樂。因此,在對大學生學習成績下滑的原因進行分析時,需要對上網這個因素進行重新考量,不能把導致學生這些成績下滑的原因全部歸結到上網方面,客觀分析上網的消極影響。

其次,網絡傳播非常迅速,所涉及的信息內容非常廣泛,內容質量魚龍混雜,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其中包括淫穢色情、暴力等。然而,對于大學校園網而言,通常都設置了相應的防火墻,能夠有效防止學生通過校園網接觸到這些不良信息。家長和老師不必過于擔心,老師也可以不斷加強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自覺抵制有害信息的綜合能力。

最后,很多大學生在利用網絡平臺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時候,會利用網絡進行偽裝,接觸違法行為的邊緣。這種情況的存在并非完全是互聯網的過錯,主要還是由于大學生沒有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導致道德的缺失。因此,在對網絡傳播影響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要能夠做到客觀的認識問題。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可知,網絡傳播對于大學生的影響是切實存在的,也是多方面的。在研究大學生上網問題時,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客觀評價,只有提高管理水平,趨利避害,才可以有效避免網絡傳播帶來的消極影響。

4.如何將校園網建設成為更好的教育環境

互聯網不僅是一個工具,同時也是一種環境。在這個環境里,可以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必須要對校園網建設給予高度的重視,秉承認真負責的態度,不斷提高理論研究水平,注重實踐探索,根據大學生心理特點開設相應的教學課程。

首先,校園網絡環境需要對多種文化特征進行融合,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對教學內容作進一步的豐富,使之具有更加鮮明的特色,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興趣愛好,使大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先進文化的影響,自覺抵制有害信息。

其次,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確保規范性,逐漸形成一套統一嚴格的管理制度,對于那些想要違反制度的大學生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同時,要注重管理的方式方法,注重思想教育的作用,通過剛柔并濟的方式,能夠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要重視校園網和互聯網的融合。由于大學生即將走入社會,必須要能夠提前或及時了解社會各類信息,因此學校也需要注重這方面的融合,幫助學生獲取社會信息,為他們提供招聘信息以及學術信息。如果能夠運用好互聯網上豐富的教育資源,將會使校園網絡成為更好的育人平臺。

5.結語

在網絡傳播大背景下,大學校園必須要對現有的素質教育體系進行不斷完善,這需要學生老師共同努力,最終形成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大學老師需要運用好互聯網平臺,創新教學模式,使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大學生應當做到自覺抵制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防止網絡傳播的負面影響。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網絡傳播在大學生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實現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馬 得 勇.社 會 資 本:對若干理論爭議的批判分析[J].政治學研究,2008(5).

[2]樂靈.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發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

[3]祝建華.近五年來青年網絡研究述評[J].中國青年研究,2003(12).

[4]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7-07.

[5]柯惠新.網絡傳播與個人創造力.中國傳媒大學“382 人才工程”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黃翩翩(1999.8-),,女,浙江常山人,傳播學專業。

猜你喜歡
大學生教育教育環境網絡傳播
論“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傳統文化教育
小學班主任如何創建和諧的班集體
新媒體時代河南文化資源網絡傳播的現狀及對策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模式構建
探析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面臨的挑戰
當代大學生國防教育面臨困境與突圍路徑
網絡傳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分析
從《大魚海棠》看中國動畫與新媒體的關系
多種途徑實施禮儀教育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