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更好發揮縣級主流媒體輿論引導作用

2020-09-22 12:36葉玲玲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4期
關鍵詞:輿論引導媒體融合

葉玲玲

【摘? 要】縣級融媒體中心要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在優化策采編發流程、講好主流故事、培養高素質隊伍、增強服務功能上下功夫,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關鍵詞】縣級主流媒體;媒體融合;輿論引導

引言

在新媒體新技術變革的推動下,媒體形態和輿論格局也在進行著深刻調整。隨著微博、微信、各類APP、短視頻等新媒體產品深度嵌入智能移動設備中,我國從青少年到中老年等各個年齡段的民眾,已經被深度卷入“數字化生存”之中。新媒體生成輿論、影響輿論的能力日漸增強,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時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判斷。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環境下,主流媒體應順應時代發展,積極跟進。

在2018年8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奔訌娍h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宣傳思想工作新形勢新要求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是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推動縣級媒體轉型升級的戰略工程,是加速鄉村振興戰略進程、加快農村脫貧步伐、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在自媒體紛繁復雜的網絡時代,凸顯縣級融媒體中心這個主流媒體的強力輿論引導作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1.縣級主流媒體在輿論引導中存在的短板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各地紛紛整合縣級電視、廣播、網站、報紙等媒體資源,建立網上網下融媒矩陣,建立全媒體內容管理系統,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堅持“統籌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模式,創新宣傳手段和宣傳方式,推出更多適應時代潮流的新產品,擴大新聞宣傳“四力”,取得了較好成效。但也還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1)新聞作品有單一化和模式化現象??h級融媒體中心現有的記者、編輯之前主要從事電視、報紙新聞的采訪和制作,又因受采編人員緊缺及新媒體專業人才缺乏的影響,目前的新聞在會議活動方面的報道較多,而聚焦基層一線的鮮活新聞偏少,新聞采寫編的手法比較固定,主要適用于電視和報紙,還不能滿足微信等傳播渠道內容和形式要新穎生動的需要,導致新聞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不足。

(2)傳播渠道有互動性不強等不足。隨著技術手段的飛速發展,傳播生態和受眾閱讀新聞、接受信息的方式發生了顛覆式的改變。同時,社會輿論的引導主體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借用現代商業性網絡信息平臺(包含QQ、微信、微博和移動客戶端等)在內容制作、發布、轉載等諸多環節上原發張力強大的先天優勢,能在短期內快速形成輿論熱點。而主流媒體之前的傳播渠道僅限于電視、報紙、廣播、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重在內容發布,向受眾提供新聞信息多,而與受眾的互動性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響力。

(3)輿論監督作用發揮不明顯。輿論監督是人民群眾通過新聞媒體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監督評議的重要途徑,做好輿論監督是人民群眾的愿望,是黨和政府改進工作的手段,也是新聞工作的重要職責。隨著社會民主化的深入以及社會文明的進步,社會中的焦點問題、熱點事件以及政府行政的內容,逐漸為受眾所關注。但縣級主流媒體因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在輿論監督方面作用的發揮并不明顯,在引導受眾辨明真相上做得不到位。

2.加強縣級主流媒體輿論引導作用的對策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h級融媒體中心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1)要在優化策采編發流程上下功夫。目前,縣級融媒體中心已有效整合了電視、報刊、電臺、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資源。要充分發揮好各平臺的作用,形成互聯互通、互為補充、相互鏈接的傳播格局,就要從調整組織架構入手,重新梳理和優化重組策采編發流程,建立內容生產一體化組織體系,建立由“中央廚房”統一指揮調度的機制,實現報題選題統一策劃審批、記者統一調度指揮、新聞采編全流程統一留痕管理、新聞作品統一發布,推動形成“一次采集、多種產品、多媒體傳播”格局,壯大主流聲音。

(2)要在講好主流故事上下功夫??h級融媒體中心是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前哨和一線陣地,只有打造出區域性、本土化、原創性的新聞產品,通過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才能黏住本地受眾。一方面,要持續強化“走轉改”,把鏡頭筆端對準群眾,從小微之處見力量,以小切口、平敘事,用情打動人、感染人,觸動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達到弘揚主旋律、突出主流價值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創新新聞報道手段,充分運用社交化、分眾化、精準化等新的傳播手段,有效實現內容與技術相互支撐、與渠道有機結合,多生產音視頻、H5、圖解、VR等形式多樣的融媒體原創作品,不斷豐富表現形式,增強融媒體產品呈現與傳播的沖擊力。

(3)要在培養高素質隊伍上下功夫。傳播主流價值,關鍵在主流媒體的從業者。要培養造就一批融媒體中心自己的名記者、名編輯、名評論員、名主持人,鼓勵他們到新媒體平臺上施展才華,開辦原創欄目,培育品牌公號。通過專題培訓、業務研討、觀摩交流等方式,重點引導現有人員向全媒記者、全媒編輯、全媒管理人才轉型。通過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讓人才各得其所、各盡其能。

(4)要在增強服務功能上下功夫??h級融媒體中心除了突出新聞功能外,還要具備強大的服務功能,要能擔負起政務、公共、民生服務和智慧縣城建設的重任。這就需要縣級融媒體中心在豐富服務功能上加強設計,緊密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把握群眾實際需求,以服務本地群眾為目標,通過移動客戶端,打造集新聞資訊、政務服務、公共服務、民生服務、文化娛樂、旅游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移動平臺,讓群眾真正用起來、離不開。如:可以對接縣行政服務大廳服務窗口,開通線上平臺,向群眾提供以政務為核心的各種便民服務,把政務資源變為媒體運營資源,為縣各單位的工作搭建宣傳推進平臺,傾力打造“指尖上的政務云”,把黨和政府的政策通過有效的傳播手段和話語傳播到千家萬戶,還可以開展市場服務,引入地方商務、基礎教育、網絡醫院、文藝文化、區域門戶集群等多種綜合服務能力,與廣大干群建立起千絲萬縷的聯系。

總之,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抓住媒體融合發展的大好機遇,順勢而為,應勢而動,實現新技術、新手段變革,完成新型主流媒體轉型,在復雜的輿論環境中真正發揮有效的輿論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人民日報》2018年8月23日

[2]《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重要意義》.《光明日報》2019年9月23日

[3]《傳統主流媒體如何有效發揮輿論引領作用》.華聲在線2016年8月17日

猜你喜歡
輿論引導媒體融合
大數據時代社會群體心理行為和輿論引導范式
網絡語言暴力現象及對策分析
法制節目策劃的再創新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數據、網絡輿論與國家治理
“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實施三三戰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