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大學生網上消費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0-09-22 20:36吳向花
速讀·中旬 2020年1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

摘 ?要:近年來,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高等學校的環境不斷發生變化,網絡消費的出現和繁榮也對大學生造成不斷的沖擊和影響。本文通過調查目前大學生的網上消費情況,對影響他們目前消費模式的原因進行深入探析,并探尋目前的消費方式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有何具體影響,有利于正確引導學生的消費行為,建立合理的大學生消費模式,促進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河南省大學生;網上消費;教學策略

1引言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網絡消費隨之產生,為大學生消費提供了新的渠道,作為一個突出的消費群體,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就成為經濟學、社會學、統計學等學科的研究熱點。

目前對大學生網絡消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學、心理學和統計學的角度,多數學者運用實證調查的方法選取特定的大學和消費人群進行問卷調查和分析,對大學生的網上消費行為進行統計和分析,從教育學、心理學等角度對大學生網絡消費的情況、影響因素、存在的問題以及擬解決存在問題的措施。也有部分研究是從經濟學角度來解讀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另外一些研究從社會學、思想道德、文化等角度對大學生網上消費情況進行分析。這說明大學生網上消費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

2研究設計

2.1問卷的設計

本文調查問卷的設計維度定在四個方面:網上消費情況、網上消費的原因、網上消費對大學生的影響以及網上消費相關知識學習。

2.2樣本的選擇

采用簡單隨機整群抽樣法,通過網絡對河南省大學生活學生為樣本調查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320份,回收問卷315份,有效問卷298份,有效回收率為94.6%。其中6份問卷為沒有網上消費行為。因此,進行分析的有效問卷為292份。男性占比為42.8%,女性占比為57.2%。

3數據分析

3.1院校差異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在生活費用、網上消費比例、網上消費的主要方式方面,院校間沒有明顯的差異,民辦院校和公辦院校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日常吃飯訂餐方式和付款方式上。由于民辦院校的靈活性,在實現利用手機APP點餐,外賣直接送到寢室,餐廳吃飯采用微信或支付寶付款這方面民辦院校實現較快。關于網上消費內容的學習方面,有差別的選項主要是網上交易、電子商務和網上支付。民辦院校的學生大多選擇的是網上交易和網上支付這些比較實用的知識,而公立院校的學生選擇電子商務的較多,其深層原因在于兩種性質的院校的培養目標不同,造成培養的學生在觀念和思維方面的差別。公立院校學生的整體思維偏重學習理論知識、學術研究,而民辦院校的學生思維更傾向于應用,民辦院校的學生理論學習和學術研究的能力比公立院校弱。

3.2網上消費性別差異

被檢測的項目共有48項,經過獨立樣本T檢驗,共有23項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主要體現在:男生的生活費用比女生高,男生網上消費的主要方式是支付寶和微信;而女生的選擇較多,按照選擇的概率依次為支付寶、微信、儲蓄卡和花唄。關于購買的商品,有明顯差異的就是零食,男生購買零食的均值高于女生。第二、女生選擇網上消費的主要原因是方便,而男生則主要看生活費用的多少、銷量和別人的推薦;女孩主要看口碑、對品牌的追求。男生普遍認為網上消費會造成每月生活費用的增加,這項與女生的差別較大,大多數女生則認為生活費沒有因網上消費而大幅增加。第三、更多男生認為網上消費可能受騙、使他們變懶。而女生認為網上消費的主要影響是影響學習。第四、關于接受網上消費的方式,女生更傾向于選擇課堂上課,男生更傾向于選擇課外輔導,男生則更希望學習關于網絡安全方面的知識。女生則選擇的是網上交易。

通過以上男生和女生消費的主要差異可以看出男生對待網上消費的態度更加謹慎,更加關注網絡安全問題,其相應的網上消費行為也更為理性。女生關于網上消費的態度則比較隨意,對網上消費的方式和自身的需求更加豐富,其相應的網上消費行為則更為感性。

3.3大學生網上消費存在的問題

3.3.1網上消費的負面影響

網上消費像一只無形的手操控著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對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影響很大,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表示網上消費的確為他們提供了便利,但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課上、課下總想拿出手機看看網上有沒有品牌活動,自己所買商品的快遞情況,不想去食堂吃飯,打開手機APP,點個外賣,在寢室或教室等待即可,這使得很多大學生養成了消費惰性,助長了他們理所當然的安于享受的心態。

3.3.2網上消費的隱形性增大學生的日常消費

調查顯示女生選擇花唄的較多,花唄是支付寶付款的一種衍生付款工具,實際上是支付寶平臺給客戶的消費額度。超前消費會導致學生的消費壓力,為了還上欠款,學生會采取其他的方法,比如:借錢、向父母或親戚要錢、校園貸款等。如果壓力過大,學生心理會產生焦慮,如得不到及時的疏導,會產生極端的行為。

3.3.3網上消費的便捷性和盲目性造成資源浪費

由于網上消費的便捷性,足不出戶便可完成購買過程。但網上消費同樣具有盲目性,很可能受到廣告、同學和朋友的影響,導致學生買一些并不必須的商品,造成過度消費、盲目消費和資源的浪費。55%的學生認為網上消費會增加生活費用。因此學生的網上消費行為增加了家庭的經濟壓力。

3.3.4網上消費影響學習成績

網上消費行為節約了學生的時間,但分散了學生的精力,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同時,網上消費行為使學生外出的機會減少,減少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使學生生活在自我世界里和網絡虛擬的世界,與現實的世界相脫節,使他們失去了許多了解現實社會的機會,不利于他們走出校園面對現實生活。

4大學生網上消費的建議

4.1培養合理的消費意識

學校在引導大學生的網上消費行為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高校應該承擔起主要責任,為學生創造學習的機遇。開設關于網上交易、網絡安全等相關的選修課程和講座。同時,開展一些關于網上消費的困惑、問題以及心理問題咨詢會。利用學校的協會或志愿者進行網上消費知識的宣傳等。從思想、理論和行動全方面指導,讓大學生對網上消費有全面的認識,引導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意識。

4.2加強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

面對各種網絡信息的沖擊,大學生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很容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對大學生加強價值觀教育和培養非常重要。價值觀教育的方法靈活多樣,加強相關公共課的教學、學科融入教學、開設主流價值觀講座、討論會、辯論會等、開設社會主義新時代先進人物事跡學習、推起“發現身邊最美的人或事”等活動。加強正能量的傳播。同時,學校是學生聯系社會和家庭的橋梁,有責任學校有責任呼吁社會關注大學生網上消費的行為,監督社會團體對學生造成的傷害和不良影響,倡導社會共同關注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及時與家庭建立和諧對話的平臺,與家長共同關注學生的消費行為。

4.3加強情感培養和維護

家庭、學校和社會應給予大學生更多的感情關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學生感受到親情、友情等的關懷和生命的精彩和意義;從根本上減少他們對待社會、對待親人、朋友甚至是對待自身的態度,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和杜絕由于不當消費引起的過激行為。

參考文獻

[1]蔡景蕊.80后網絡消費特性淺析[J].信息系統工程,2008(09):20-21.

[2]胡潔.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問卷的編制與實測[D].西南大學,2008.

[3]李楊.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行為異化的思考[J].前沿,2008(02):80-81.

[4]馬云.大學生網絡消費問題淺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213-215.

[5]史淑珍.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6]孫政.基于TAM模型的大學生網絡購物消費[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吳向花(1986.06—),女;籍貫:河南開封;民族:漢族;學位: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和教育管理。

注:本文屬于河南省社科聯項目“河南省大學生網上消費現狀及對策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KL—2017—2658。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淺析高中數學圓錐曲線微專題教學策略
淺談遞歸算法的教學策略
基于任務為導向的長文教學策略
關于高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的相關探究
識字寫字結合教學策略探析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三項教學策略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