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2020-09-22 22:27楊梅
速讀·中旬 2020年1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研究小學數學

楊梅

摘 ?要:隨著新時期數學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師要重視結合具體教學實際,有針對性的進行高效課堂構建,要不斷開展科學的教學實踐研究,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

為了構建更加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教師要合理的分析課堂主體,要重視結合教學內容,科學的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數學教學能力,希望通過進一步闡述,能夠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1合理分析課堂主體

1.1學生背景知識分析

學生接受任何性質和類別的知識,其背后都存在一定的背景關聯。但當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表現出更為熟練的應試技巧,獲得更高水平的成績,往往只注重學生對單純試題類型和算法技巧等方面的掌握,反而忽略了知識背后的體系。學生在接觸新知的同時,也會相應對其背景和與其他知識的關聯性產生一定的興趣,如果此時教師能夠將部分時間和精力運用到知識背景的介紹和分析方面,那么這種做法其實是有助于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生既掌握了表面的知識內容和技巧,更了解其深層次的背景和內在關聯性,那么學生便會在腦海中自行建立一定的知識架構,不僅有利于理解新知,同時與以往所學內容形成呼應。因此,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將部分時間和注意力投入到學生知識背景的聯系和建立上,從根本上助推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效果。

1.2學生學習思維方式分析

在課堂實施教學方法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按照教師既定的思維路線進行思考和實踐,那么就會很容易達到學習目標,完成指定的教學計劃。但順利完成任務的基礎是教師能夠全面掌握并成功引領學生的思維,以及在此之前對學生思維方式要有足夠的了解,因此教師在實施任何教學手段前,必須充分掌握學生的思維方式,以便在課堂上順利掌控。如教師在進行物體體積計算教學時,在引導學生自主總結體積公式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通過教具研究某長方體的體積計算需要哪些數據,通過實際擺放與以往知識的聯想,學生會發現長方體的各邊長度都會影響體積的結果,由此得出結論。但也會發生偏離教師預想軌跡的情況,如學生未將注意力集中在長、寬、高的數據獲得上,反而更加關注物體的個數、擺放位置等,逐步偏離正確軌道,這樣就無法得出教師預想效果,對于教學方式的選擇,還需綜合考慮教學實際。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方式有足夠的掌控力,能夠準確把握學生思維的發展過程,引領學生在教師既定的思維軌跡上發展,盡量排除非指定內容的干擾,最終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2合理選擇教學方式

對于教學方式的選擇,還需綜合考慮教學內容、教學特點及學生接受傾向等多種因素。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喜好、傾向等選擇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調動教學主體的興趣投入學習當中。如在進行平均數求解的教學時,由于此類教學內容的活動性以及可操作性較強,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平均數的意義與求法。首先,教師在活動中需介紹平均數代表的含義,讓學生形成初步認知;其次再通過實際的問題讓學生探索求解平均數的算法;最后通過親自實踐,學生基本掌握求解平均數的意義和算法,并能夠將其應用到具體案例中,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經過自己親自動手參與,在活躍的氛圍中最大限度探索與嘗試教學知識的應用,這樣不僅能夠對知識記憶深刻,還能鼓勵學生將知識切實應用于生活中,滿足實際生活的需要。

2.1運用多媒體,創設多種情境

教師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在有目的和計劃前提下,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標的教學方法就是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適用于各類學科的教學,因為它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把抽象乏味的數學教學內容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促進教學的進展,帶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數情況下是利用身邊事物以及自己組織語言,為學生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這樣的情境創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能夠加入音頻、動畫和圖片等豐富色彩內容的多媒體教學方式面前,還是過于單調。多媒體的應用既能豐富教學能容,還能減少教師課堂上的工作量,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充分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例如,教師進行統計知識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段學校附近水果攤賣水果的視頻,要求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察,視頻結束時統計出水果攤的蘋果、香蕉、西瓜和水蜜桃各賣了幾個?以此,讓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2.2結合實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

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教師應該弱化自身在課堂中的角色,充分表現學生的課堂主人公地位。在新課程改革內容中提到,重視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能再讓傳統教學方式阻礙學生的成長和思維發展,通過自主學習和探討培養學生思維發展。例如,在學習關于三角形知識的過程中,認識圖形是學習的第一步,由于圖形是抽象的,因此,只靠教師簡單的口述圖形的性質達不到能夠讓學生認知并理解的教學效果,還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觀察和觸摸身邊三角形的物體,發現三角形的性質、三條邊的關系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對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基本規律進行探究,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相較于教師單方面輸出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培養學生自主探討能力既能是使學生收獲更多課外新知,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3結束語

在數學教學課堂,為了保證數學教學有效性,要結合學生實際,科學的進行教學方案制定,從而才利于全面加強數學教學質量。希望通過以上闡述,能夠進一步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于運芝.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06-107.

[2]劉藝勇.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7):107.

[3]胡明喜.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9(03):17.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研究小學數學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