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讀:讓語文課堂教學有聲有色

2020-09-26 13:27羅建勇
課外語文·上 2020年9期
關鍵詞:朗讀作用語文

【摘要】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中的“讀”,一直以來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它既是教師“教”的主要方法,也是學生“學”的主要方法。本文試著從朗讀能有助于創設文章情境、朗讀能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朗讀能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等三個方面來論述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朗讀;語文;課堂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5-0106-02

【本文著錄格式】 羅建勇.朗讀:讓語文課堂教學有聲有色[J].課外語文,2020,19(25):106-107.

朗讀,是日漸被現代語文教育者關注的傳統教學方法?,槵槼身嵉睦首x,是多種感官協調活動的過程,與平常的閱覽相比,更是能直接領會到語言魅力的一種閱讀方式。學生在吟詠朗讀中,能夠深入感悟文章的內蘊,清晰地掌握文章的文脈,深刻地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并自然而然地體驗到語言抑揚頓挫的音韻、錯落有致的節奏。葉圣陶先生說:“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蓖ㄟ^朗讀,讓學生與作者展開心靈自由對話,真正做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感受到文字背后強烈的美感與震撼。

《新課程標準》教學內容部分,對朗讀要求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閱讀是學生的個體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必須仍以朗讀為主,加強對朗讀的訓練和指導。

一、朗讀有助于創設文章情境

朗讀重點有“聲”有“情”,以良好的課堂氛圍營造作為教學的基礎。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更好更快地進入文本。通過反復朗讀文章精華所在,啟發學生深入思考、產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進而創造性地理解文章,把握文意。這種方法,其實就是要把原本無聲的“死”文字變成有感情的“活”音符,文句的生命力跳躍并迸發出文章所體現的情感。教師聲情并茂地示范朗讀,創設美妙的情境與學生共讀課文,接著啟發學生的想象,最后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反復自由朗讀課文,再造意境,這樣對文本的理解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經典散文《荷塘月色》一文時,對“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這兩段內容的教學,我是設置了這樣的一個環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在朗讀中配上優美的輕音樂,創設出廣遠的意境,優美的旋律,學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對《荷塘月色》語言之美、意象之美便會有較深刻的體會。如隨著音樂的出現:荷葉田田、荷花朵朵的荷塘,朦朧輕柔的月夜,斑駁、參差的灌木,含情脈脈的流水,像籠著輕紗的夢的霧氣,渺茫歌聲似的縷縷清香,沒精打采的路燈,將課文描寫的荷塘月色的畫面逐漸推到學生面前,既表現了作者描寫狀物的寫作技巧,又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喚起了學生的想象、聯想、回憶,調動了情感和理解,一節課下來大部分學生已經會背了。

因此,要使學生情緒飽滿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就必須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在課堂上多讓學生朗讀剛好可以讓學生自主創設情境,從而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朗讀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長期以來,不少學生認為朗讀純屬浪費時間,其實,他們有所不知:朗讀,對于領會文章的神韻、陶冶情操、美化心靈具有其他學習方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如果不讀,我們就很難品味出詩歌和諧的韻律、鮮明的節奏、豐富的內涵,很難體會到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喜怒哀樂,無法再現散文的意境美和戲劇角色的個性。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薄芭f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笨梢姽湃藢φb讀是非常熱衷的,而其中的道理,則是幾代人在千百年總結出的經驗之談。我們要知道,學習文章只靠老師講解,學生思考,更何況老師不一定講得好,學生也不一定會思考,這樣的教學是很難培養出有出色理解能力的學生的。聲情并茂地朗讀本身就是對文本最好的解讀;反過來,只有當你理解了文本的內涵,走進文本,才有可能真正“讀”好文本。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朗讀,自由地讀,與生共讀,小組合作地讀,讓朗讀成為理解文本的一把金鑰匙。

例如在學習史鐵生《我與地壇》的結尾的最后幾句時(我放下書,想,這么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雖是寥寥數語,看似平平常常,卻是形象地點明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拔摇钡拿恳稽c進步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地壇是“我”獲得生命信仰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愛最深的地方,更是表達了史鐵生對母親的懷念和愧疚之情。對此學生很難理解。我是這樣設計的: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我只是靜靜地聽學生朗讀,學生讀了若干遍之后,再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重讀和節奏,學生一下子就找出“這么大”“頭一次”“不單”“也都有過”這幾個詞要讀重音并且拉長,學生再次朗讀時就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就會感悟到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懷念和愧疚之情。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閱讀是學生的個體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寓思考于朗讀、以朗讀帶動思考的全新學習氛圍,“讓學生通過朗讀、思索、品味課文的思想,靠近作者的心胸和境界,并讀出個人獨有的體驗和感悟,進而加深對文本的把握?!比缱x《蜀道難》,引領學生讀出雄渾磅礴的氣勢,讀出蜀道高峻、崎嶇的面貌;讀《五人墓碑記》,引領學生讀出感慨淋漓、激昂沉痛的心情;讀《聲聲慢》,體會作者李清照的深沉凝重,哀婉凄苦;讀《雨霖鈴》,感悟作者柳永的哀婉幽怨,纏綿悱惻。事實上,如果不朗讀,就沒有辦法品味到作品濃郁的情味和獨特的意境,也就難以從根本上理解文意。教師應當進行朗讀指導,聲情并茂地示范朗讀、與生共讀,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也讓學生在朗讀所創造的情境中,自由地想象、聯想,真正感悟到作品的意境、內涵,與作者共情,從而達到理解文本、領會主旨意蘊、感悟思想情感的效果。

三、朗讀幫助突破教學重難點

學習一篇課文,如果只靠教師的說教和講解,學生可能會喪失學習的主動性,一堂課聽下來,還是難以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這是因為教師一言堂式的教學容易流于空洞和蒼白,學生參與感不強,自然“左耳進右耳出”。這反映出學生反復朗讀文章對深刻理解文章字、詞、句內涵的重要性。必須讓紙張上的語言文字變成學生口中的情緒化語句,才能讓蘊含于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浮出水面?!凹ぐ禾庍€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朗讀和理解是語文學習道路上的一對孿生兄弟,更是良性循環中螺旋式上升的基本結構要素:朗讀——淺層理解——激發興趣——再朗讀——深入理解。因此,學生能讀出愛意、贊美、陶醉、感動、悲傷、遺憾、內疚,進而鞏固對文章的感悟品味,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如學習《祝?!分械牡谌蝺热荩ㄋ皇痔嶂窕@,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學生初讀時并沒有發現這個句式的特殊之處,只是覺得和平時的表達方式不同,感覺有點韻味,但是又不清楚具體原因。于是我就讓學生將這一句多讀幾遍,并要求他們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基礎上,把這個句子變成一個單句。隨后就有學生發言,將句子改為“她一手提著一個有空的破碗的竹籃”。并能分析出原句是一個倒裝句,將定語“空的”后置。然后我再問學生為什么原話中要把定語后置,學生也能很快回答說是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部分的內容,強調了祥林嫂用于乞討的碗是空的、破的,表明她乞討艱難和命運的悲慘,同時讓句式更加簡短靈巧。有效地突破了這個教學重點。

“朗讀以聲音為媒介,使文章內容立體化、形象化,朗讀通過聲音觸動心靈,引起心靈的共振,達到理解的目的,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比绻麑W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對文章內容都誦讀不熟的話,這種學習只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式的學習,既無法理解課文內容,也不能深刻體會課文思想情感,而語文能力就更無從談起?!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讀得少了,語文就學不好。因此說,朗讀利于理解內容,體會情感,突破教學重難點,形成能力。

總之,朗讀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彌補講解的不足。朗讀不僅是學生的行為,也是學生掌握文意的必要手段。通過聲音的傳達,學生可以領略語言的音韻之美、節奏之美,培養出良好的語感,感悟到深沉的情感,接觸到豐富的意象,這些都不是僅僅依靠講述能讓學生真正領會得到的。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讓我們的學生在瑯瑯的書聲中接近真山真水真性情,讓語文課堂在有聲有色中綻放。

參考文獻

[1]葉至善,葉至誠.葉圣陶集第14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史鐵生.我與地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4]鐘建琴.語文因讀而精彩[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11).

[5]溫虹.課堂“悅”讀,讀出精彩[J].中學語文,2008(6).

猜你喜歡
朗讀作用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構建校園英語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以“讀”為橋 走進文言文的天地
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步伐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