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

2020-09-26 12:25江廷清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心理品質體育教學培養策略

江廷清

摘要: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是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通過教學中各項目標的實施,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還能轉變教學的觀念,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體育課心理教育方面的校本建設,為新一輪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心理教育、培養學生優良的心理品質的教學要求提供可信的支持與借鑒。

關鍵詞:體育教學;心理品質;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214-01

前言

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作為體育心理學科中一個極為復雜的研究課題,我們必須看到,盡管經過廣大心理學工作者和體育教師的艱苦努力,取得了一批成果,但還比較零散不系統,科學的實驗較為缺乏。應用性的研究和推廣化工作還不能適應體育教育實踐的迫切需要[1]。同時,在教師中也普遍存在對學生心理品質培養的實際可行性的疑惑,普遍存在著即使認為是可行的,但又不知道該怎樣進行“教學”的問題,為此對其進行認識和討論是很有必要的,對今后體育課程及其教學內涵外延的提升和拓寬都是有益的。

1.心理品質定義與性質

1.1 心理品質的定義。

心理品質是指個體人格的優劣、健全及協調性.它包括個體在認知、情感和意志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動機、態度、性格及意志品質等。良好的心理品質主要有自信、樂觀、認真、勤奮、樂群、堅強、執著、開拓等。

1.2 心理品質的性質。

人的經歷是多元化的構成的,它和人的認知結構、思維結構、知識結構、個性心理和道德取向都有很大的關系。人的思想和性格是動態可變的,所以心理品質也會波動[3]。心理品質的多元性,決定了我們培養良好心理品質的多渠道和多樣化;心理品質的動態可變性,決定了我們培養良好心理品質需要進行教育的長期性和連續性。

2.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心理品質的途徑與方法

2.1 結合教材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心理品質的培養是多元化的,其中,道德品質的培養是培養學生心理品質的基礎。我們能清楚的看到,體育教材中存在著大量的愛國主義題材。例如劉翔奪得了第28界奧運會的男子110米欄的冠軍,為我國爭得了榮譽以及升國旗、奏國歌等等,通過這些題材,我們可以培養學生良好愛國的道德品質等等。

2.2 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在體育活動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通過自身的努力或集體的協作而獲得成功。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同時,要突破傳統的體育教學,傳統的體育教學過于重視運動技能的系統傳授。我們應重視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中進行體育活動。有了濃厚的體育興趣,才能保障體育活動的持續進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2.3 把體育教學方法作為橋梁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正確地處理人際關系是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表現。如何以體育教學方法作為橋梁培養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往,是一堂體育課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所以在課上,我們要加強學生與老師,特別是學生之間的交往,互助。讓學生融入到班級大家庭中,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的人際關系,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2.4 利用體育課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社會中存在著大量的良性及不良性競爭。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遲早要走出社會,服務社會,回報社會。因此,要想更好的生存,競爭意識的培養日趨重要。與其他課程相比,體育課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室外教學、游戲教學、比賽教學等等特點,讓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培養競爭的意識。

3.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注意事項

3.1 體育教學目標的設置。

體育教學目標是體育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是指導體育教學活動設計、實施和評價的基本前提,它是著眼于學生的行為而不是教師的行為,是描述學生的學習結果。因此,我們要使教學目標明確化。首先,體育教學目標要用可觀察和可測量的學生行為來陳述,使教學目標具有可操作性。其次,體育教學目標的陳述要反映學生行為的變化,要陳述學生學習的結果,說明在什么條件下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

3.2 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

在人類成長過程中,心理的發展與身體的發展一樣,存在著階段性,而且在同年齡階段學生個體間也會存在差異。因此,在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僅要依據體育課程的目標體系,更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別、身心發展的規律及個體差異等等。要與學生的需要、興趣相符。同時學校的具體條件也是內容選擇的依據之一。學校的場地、器材、設施等等因素同樣也會影響和制約體育課的開展。

3.3 實施體育教學評價。

如何正確有效地進行體育學習評價,不僅影響著下一堂課教學質量,更對學生的心理品質的影響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評價中,我們要從多方位進行評價,包括老師的評價、學生的自評和他評、以及家長的評價等等。讓學生通過自我認識及他人的比較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的方向,在老師的指引下,更好的完善自己。

參考文獻:

[1] 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許應榮.學生心理特點和參加體育活動狀況及其關系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7):942-944.

[3] 張俊華.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品質培養的理論研究[J].嘉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6,(3):127-129.

[4] 陳思余.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J].重慶市云陽師范學校,2006,(2):60-61.

[5] 肖亞玲,田靜.論體育教育中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J].華北煤炭學院學報,2002,(6):796-797.

猜你喜歡
心理品質體育教學培養策略
高中地理教學中心理品質教育的有效開展
籃球運動之于學生心理品質提升的積極效應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