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基于學情的兒童文學教學策略

2020-09-26 11:50王莉楊以軍
內蒙古教育·理論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學情兒童文學教學策略

王莉 楊以軍

摘 要:在新課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重視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基本學情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兒童文學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逐漸被重視,如何使兒童文學的教學和學生學情做到充分融合,成為兒童文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本文從學生的基本學情入手,分析探討兒童文學教學的意義及教學策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擁有快樂童年,為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學情;兒童文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C-0098-02

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課堂教學觀念也由傳統守舊逐漸轉變為改革創新,對于新型的教學模式勇于嘗試、勇于改造,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基準,不斷完善教學結構、充實教學理念,由此,兒童文學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更新,教師開始逐漸重視兒童文學作品在教學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大量的兒童文學已經編寫到了語文教材中,對兒童文學的教學,教師需考慮學生的學情,進行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才能保證兒童文學教學的高效性。

一、基于學情的兒童文學教學的必要性

由于兒童文學面向的群體多為小學生,他們的年齡較小,身體和心智發展尚不成熟,以童話、寓言等具有新奇詼諧特點的體裁為主的兒童文學作品便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樂趣,點燃了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不僅如此,兒童文學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不管是詩歌還是童話故事,都呈現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時,也能夠在文學作品中和作者進行思想的交匯融合,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維創造能力。

學情分析是教師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之一,在教學設計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把握學生個人的基本學習狀況和學習特點,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二、當前兒童文學教學存在的誤區

(一)教師業務素養有待提高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雖然學校教育不斷變革已有的教學形式,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觀,然而仍有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未得到轉變,教學思維過于狹隘,在課堂教學中,依舊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授,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很多教師由于自身對于兒童文學知識的缺乏,導致兒童文學在教學中的定位模糊,教師對于兒童文學的教學不重視,與新時代發展的兒童文學所傳輸的理念無法接軌,導致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難以開展有效教學活動。

(二)兒童文學形式單一

教材中雖編入了兒童文學,但形式過于單一,通常以一種體裁形式展現給學生,并且選取的題材知識點有的過于簡單,有的過于復雜;教師的教學形式也過于單一,刻板固化的講解兒童文學知識,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

(三)兒童文學未受到重視

兒童文學并沒有引起教師的過多重視,絕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兒童文學和學科知識的融合沒有足夠的認知,也沒有意識到兒童文學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價值等能產生重要作用,使其本應產生的教學效果沒有充分發揮。教師通常把學生閱讀兒童文學的時間放在課余時間,學生課后只能憑借個人的自覺性進行課外閱讀。

三、兒童文學的教學策略

(一)加強教師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

兒童文學作為一種文學,通常和語文教材結合在一起,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語文知識生動化、形象化、趣味化。作為教師,要想樹立正確的兒童文學價值觀,提高自己的兒童文學素養,就要全面了解當下各種兒童文學題材,根據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領會兒童文學精神內涵,善于發現和挖掘兒童文學背后的真正含義,學會把各種類型的兒童文學題材與語文教材融合,實施有效教學。

(二)結合不同課型豐富教學形式

兒童文學教學不應拘泥于一種教學方式,不同的體裁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結合不同的課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閱讀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海的女兒》一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表演兒童劇的形式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自我研讀課文進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隨后通過小組自由討論,選定扮演自己心中較為期盼的角色,輪流上臺表演,在學生的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小美人魚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內心經歷了怎樣復雜的心理活動?引導學生走進人物內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在學生匯報表演后,教師可以通過自評或他評的多元化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舞臺劇進行點評,學生既可以依據教師的評價改進自己的缺漏,也可以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相互分享自己的表演心得。

學生通過對劇情的創編和表演后,可以加深對課文知識的學習,同時,這種角色扮演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又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匆匆》這一篇散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走進課堂、走進文本,教師可以先引用相關講述時間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學生加以欣賞,帶領學生閱讀全文,在學習前帶著“時間是怎樣匆匆地溜走的”的思考,總結時間的珍貴性,使學生明白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們要懂得珍惜時間的深刻含義。為使學生的學習更深入,在延伸拓展中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并把朱自清其他的文學作品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加深課文印象的同時拓寬知識面。

(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將兒童文學教學模式全面推行,不止需要教師提升自我文學素養,豐富教學方法,而且還需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活動,激發學生對于兒童文學的閱讀興趣。

目前,已有不少的兒童文學作品改編成優秀的影視作品,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兒童影視資源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兒童文學的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如何使不同的兒童文學教學形式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情況作出判斷,進行適當的選擇和調整。如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課堂,引入到實際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為主要目標,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讓學生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因此,本文從學生的基本學情入手,分析探討了兒童文學教學的意義及教學策略,只在為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重點資助課題:《基于學情的兒童文學教學課型研究》(編號xc-a/2018/02)的研究成果 。

參考文獻:

[1]秋娟芝.兒童文學的高效課堂教學淺析[J].語文課內外,2018,(22).

[2]余根鈥,何琳.基于學情分析的教學設計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21).

[3]于慧.試論兒童文學課程中的層次教學模式[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7).

[4]王利.試論小學語文兒童文學的教學策略[J].內江科技,2016,37(11).

[5]徐珺.關于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策略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4).

[6]陳小云.小學兒童文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5,28(04).

[7]肖瑤.兒童文學語體特點及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3,(4).

[8]張小燕.小學語文課程視野中的兒童文學及其教學[J].學周刊,2020,(10).

[9]王林發.解釋學視野下的兒童文學與兒童文學教育[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6).

[10]王金禾.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1,(5).

猜你喜歡
學情兒童文學教學策略
習作教學,依“規定”還是據“學情”?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基于學情調研的魯迅單元教學研究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刊首語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學情分析有效服務教學的實踐探究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什么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才算優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