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審美課堂,助力閱讀教學

2020-09-26 11:50陳福成
內蒙古教育·理論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構建策略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陳福成

摘 要: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更是小學語文學科主要培養學生的目標之一。借助審美教育能陶冶學生情操,以美感強化學生認知,使其感受世間萬物的美好,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小學語文教師在全新的教育形勢下,應結合學生特征和語言規律等構建審美課堂,促使學生在閱讀、理解文本的同時,學會感悟美、鑒賞美、體驗美,從而真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課堂;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C-0110-02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兼具的學科,一直以來,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化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教材中收錄的文本均為名家名篇,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構建語文審美課堂,能讓學生在形象化與具體化言語形式下,感悟到文本中涵蓋的真善美,并內化為自身的知識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審美、思辨與觀察的能力,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結合學生特征,構建審美課堂

相關研究指出,文本文字轉為有聲語言,可使作品中的情景與人物真實化,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傳遞的思想感情,并基于朗讀文本,提高美讀能力。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本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且文字優美、表達優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深刻領略這種文學美。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應該構建審美課堂,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構建審美課堂時,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在閱讀、理解文本的同時,深刻領悟到文學作品的獨特美。尤其小學低年級學生向中高年級過渡時,教師要注意運用恰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感知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捕捉文本中和美有關的訊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以《火燒云》一文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火燒云的圖片,讓學生直觀觀察,并說一說觀后感,之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文本,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并對作者描寫的美景形成深刻感受。

除了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閱讀文本細節,緊抓事物特征。因為細節有時能點明文本的核心,反映作者的情感。以《貓》一文的教學為例。在教學時,教師可在黑板上列出表格讓學生填寫貓在害怕、高興時均是什么模樣,之后帶著自己的答案在文中尋找能夠證明的內容——具體細節,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并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謀篇布局、寫作技巧,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而感悟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個問題并非只有一種答案,一個故事也可以有多種結局,因此,在構建審美課堂時,教師應結合小學生年齡小、想象力豐富等特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創造力。

二、基于鑒賞角度,構建審美課堂

構建審美課堂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感知美好事物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作出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基于理性角度分析文本,全面升華情感。因為語文教材涵蓋的美學知識較為隱性,所以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通過賞析文本語言,感悟作者用詞的美妙,進而增強語感,提高審美能力。

以《荷花》一文為例,作者葉圣陶在文中描繪得荷葉十分生動,如“挨挨擠擠”與“冒”等詞匯運用得較為傳神。為了能讓學生理解上述詞匯在文中的精妙作用,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荷葉鋪滿整個池塘的圖片,讓學生結合看到的圖片進行文字填空,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進一步體會“冒”在文中表達思想感情時發揮的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聯系上下文,感受到“冒”字下荷花展現的頑強生命力。之后教師提出:“如果讓你寫這篇課文,可將冒字換成哪個字?”學生紛紛提出“露、伸、鉆、長、沖、探”等字,教師給予鼓勵并繼續提問:“作者通過那些語句的描寫,告訴讀者荷花如何生長,才能稱作“冒”呢?”這一次的問題是引導學生賞析語句,使其明白運用傳神的詞語如何展現句子的優美。之后學生再一次閱讀文本時,就會由詞到句,逐漸擴展審美意識。等學生對文本有了一定的賞析能力后,教師可拓展延伸,通過問題“這些荷花從土中冒出來后會干些什么呢”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在感悟美的基礎上學會表達美。

這種層層深入的教學,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并掌握作者運用詞匯的高超技巧。

三、遵循文本類型,構建審美課堂

語文學科有著顯著的人文性特征,收錄的文本內容蘊含的美學因素較為豐富,因而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可基于不同文本類型,構建審美課堂。

比如,教材常見的散文體裁。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在表達方面較為自由,寫作范圍廣泛,作者可隨意發揮,學生可從此類文本中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社會、人生的感悟。因此,在閱讀散文時,教師可鼓勵學生積極探尋散文的意境美與文字美,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

以《草原》一文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直觀呈現草原的河漢縱橫與沃野千里,并搭配與文本內容相匹配的解說,同時配上背景音樂,以此為審美媒介,能夠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在畫面與聲音的刺激下得到激發,有效活躍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

再比如小說,大部分學生十分喜愛小說,是因為小說的故事情節較為精彩,人物形象十分鮮明,使學生初讀文本時就有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小說多反映真實的生活場景與事情,會通過環境描寫烘托故事氛圍,展示人物命運與思想性格,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抓住這一點,基于小說文本構建審美課堂。

以《慈母情深》一文為例,作者在小說中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支持和鼓勵“我”讀課外書的往事,表現了母親對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其中母親的形象,引導學生體會母親與“我”的情感。在此過程中需指出的是,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時不能將文本解析得支離破碎,應從整體出發,著重強調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學習,感知文中的美好情感,進而提高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發揮自身優勢,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在構建審美課堂時,語文教師可結合學生特征,從文本類型入手,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強化學科的美育功能,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與向往,從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與道德觀。

參考文獻:

[1]蔡小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的策略與途徑[J].好家長,2019,(13).

[2]莊玉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情趣的培養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8).

[3]陳曉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

[4]趙華.聚焦審美閱讀 關注生命成長——基于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審美閱讀教學例談[J].名師在線,2018,(25).

[5]陳珊珊.“美”,流淌在小學語文課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

[6]王藝霏.培養審美情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例談[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1).

[7]呂吉玲.小學語文閱讀的開展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9,(4).

[8]章銀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視角下閱讀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9).

猜你喜歡
構建策略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議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