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ICU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中對護理風險事件、護理舒適度的影響

2020-09-27 22:59劉紅春
中國衛生產業 2020年17期
關鍵詞:呼吸窘迫綜合征風險管理價值

劉紅春

[摘要] 目的 分析在ICU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護理中運用ICU護理風險管理對于降低護理風險事件以及提升護理舒適度的臨床價值。方法 隨機抽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該院ICU科室工作的護理人員18名為研究對象,2018年6月起開展ICU護理風險管理,分別抽取風險管理前后的32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并納入到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護理期間對于護士開展常規的護理管理,觀察組則在該基礎上開展ICU護理風險管理。結果 護士在ICU護理風險管理開展前后在護理操作水平方面的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然而護理風險管理后護士在責任意識、風險意識、護患溝通能力、病房管理方面的得分均較管理前顯著提升(P<0.05)。觀察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6.25%,對照組25.00%(P<0.05);觀察組在生理層面、心理層面、環境層面、社會層面等各層面舒適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88%,對照組84.38%(P<0.05)。結論 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通過對護士開展ICU護理風險管理,可有效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率,并提升護理舒適度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呼吸窘迫綜合征;ICU;風險管理;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6(b)-00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sing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in the ICU to reduce nursing risk events and improve comfort of care. Methods 18 nursing staff working in the ICU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June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32 case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before and after risk management were selected and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nd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during patient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Results The nurses' scores in nursing operation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he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were no statstically signifantly difference(P>0.05), but the nurses' scores in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 risk awareness, nursing 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ward manage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P<0.05). The nursing risk event rate was 6.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5.0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omfort level scores in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6.8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4.38%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work of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 nursing risk event rate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nursing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level can be improved by implementing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for nurses.

[Key words]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CU; Risk management; Value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是臨床中常見的危急重癥,此類患者多是由于受到各類肺內因素與肺外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誘發的急性彌散性肺部損傷,同時患者的病情進展速度快,若不能有效治療和干預,容易誘發急性呼吸衰竭等嚴重性病發癥。此類患者的癥狀通常表現出呼吸衰竭、呼吸窘迫以及頑固性低氧血癥等,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與安全。目前針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治療方式較為成熟,可實現短期內的理想治療效果,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由于護理措施不當或缺乏針對性而影響其康復效果,使得患者的預后情況不佳,為了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提升預后,還需要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1]。該文選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的18名護理人員開展研究,將著重探究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通過對護士開展ICU護理風險管理的臨床價值,以及對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和提升護理舒適度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該院ICU科室工作的護理人員18名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3~42歲,平均(29.4±0.3)歲;工作年限1~14年,平均(6.4±0.2)年。ICU科室自2018年6月起開展ICU護理風險管理,分別抽取ICU護理風險管理前后的32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以依次作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32例):性別比,男∶女=17∶15;就診時年齡38~72歲,均值(54.6±0.3)歲。對照組(32例):性別比,男∶女=14∶18;就診時年齡37~74歲,均值(55.2±0.5)歲。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診療標準;②患者或其家屬對研究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語言或認知功能障礙者;②合并心源性病癥者;③合并重要器質性病變者。

1.2? 方法

對照組(2017年5月—2018年5月)患者在接受ICU護理期間對于護士的護理管理方法為常規管理,即嚴格依據ICU內的護理流程及制度等進行護理工作的指導、人員排班等,同時護士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確保病房內的清潔和消毒,并嚴格遵醫囑給予患者機械通氣和糾正酸堿中毒等相應治療;觀察組(2018年6月—2019年6月)則在該基礎上對于護士開展ICU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如下:①首先,組建ICU護理風險管理小組,主要由具有豐富臨床護理工作經驗的護士所組成,并以護士長作為小組長負責對小組護理工作的統籌監督和管理。同時由全體護理人員共同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做好護理風險評估,并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并積極落實。同時,在護理開展之前,全體小組成員還需接受強化風險管理意識以及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的相關知識、學習和培訓,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ICU護理技巧與理論知識水平,對臨床護理操作進行規范,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②提升護士的護患間溝通能力,ICU屬于醫院內的重點科室。特別是對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來說其病情十分危重,指導護士在相關護理操作和治療操作的執行過程中均需要用簡明扼要的、淺顯易懂的語言做好與患者及家屬的有效溝通,同時積極主動地向患者普及疾病知識、相關治療操作的目的和作用等。同時指導其配合要點并重點向患者講解ICU護理風險管理的意義、方法和作用,使患者能夠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并能夠積極有效的配合。同時指導護士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對于存在恐懼、煩躁和不安等一系列負性情緒的患者,需要針對性地進行心理開導和心理疏解,不斷提升患者的康復自信心,并改善其醫護依從性。③加強護士培訓,確保能夠做好ICU患者的氣道護理工作,由于此類患者患病后的機體免疫力較低,易產生院內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等情況。因而在提供護理期間需要特別注重對病房環境的清潔與消毒,對溫度和濕度進行嚴密控制,確保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無菌的病房環境。叮囑護士協助患者維持半臥位并定期進行口腔護理,可利用氯已定溶液對其口腔清潔,同時在導管的輔助下對分泌物進行有效引流。對于濕化器內的無菌液以及呼吸機管路等進行定期更換,對冷凝水進行徹底清理。同時還需要做好護士手部消毒,并對患者相關感染控制指標進行實時密切監測,避免發生院內感染等不良事件。

1.3? 觀察指標

(1)護士層面:護理結束后由護士長和ICU臨床醫師對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分,包括責任意識、風險意識、護患溝通能力、操作水平及病房管理5個維度,均為0~100分。(2)患者層面:①統計兩組ICU治療和護理期間發生的主要護理風險事件,包括院內感染、非計劃性拔管、壓瘡、墜床等;②利用GCQ舒適性評估量表對患者護理期間的舒適度情況進行調查,包括生理層面、心理層面、環境層面和社會層面4個不同維度,滿分均為40分,得分與患者各維度的舒適度成正比;③利用問卷法對兩組患者關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該文數據以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工作質量評分

護士在ICU護理風險管理開展前后在護理操作水平方面的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然而護理風險管理后護士在責任意識、風險意識、護患溝通能力、病房管理方面的得分均較管理前顯著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6.25%,對照組25.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護理舒適度評分

觀察組在生理層面、心理層面、環境層面、社會層面等各層面舒適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當中對于護理工作非常滿意19例(59.38%),滿意12例(37.50%),不滿意1例(3.13%),護理滿意度為96.88%(31/32);對照組:非常滿意10例(31.25%),滿意17例(53.13%),不滿意5例(15.63%),護理滿意度為84.38%(27/32),兩組護理總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092,P=0.001)。

3? 討論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屬于ICU科室的常見病,患者患病后多表現出口唇發紫以及呼吸急促等癥狀,同時還伴隨血痰、咳嗽和胸悶等一系列癥狀[2-3]。同時在病理層面上患者易出現炎性反應,使得炎性因子對其肺部微血管產生侵襲,使得通透性不斷增強,容易誘發肺水腫等不良情況,甚至可能誘發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病死,為了確?;颊叩闹委熡行院桶踩?,還需要積極地進行科學的護理干預。有報道指出[4]僅僅采取常規護理通常無法發揮促進患者機體盡早康復的干預效果,反而會由于護理干預不當或者護理操作不當而誘發相關并發癥。在護理風險管理中能夠對既往發生的各類不良護理風險事件進行全面性的回顧性分析和研究,通過對于患者在護理干預過程中的各類不良風險事件的危險因素進行總結,主要包括患者自身的防護措施不到位、環境因素、護理技能差、疾病因素和藥物管理不當等,護理風險管理本身就屬于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作,而正是由于通過積極開展護理風險管理,能夠降低各類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同時也能夠規避各類護理糾紛事件的發生,對于提升ICU內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以及確?;颊叩陌踩缘染哂兄匾獌r值。特別是對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來說積極開展ICU護理風險管理,也是確?;颊逫CU病房內治療效果以及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與此同時在ICU的護理風險管理工作中還需要相應采取下述措施,首先需要通過培訓和典型示范等一系列方式來調動廣大ICU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并不斷提升臨床護理技能;其次還要強化護士的理論知識培訓與學習,確保護士能夠掌握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治療原則和護理原則,并能夠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提升法律意識,并提高護理工作中的應變能力。通過開展ICU內護理風險管理,有利于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規范,同時強化其風險管理意識,有效規避患者各類風險事件的危險因素,并更好地維護患者安全性。同時在患者的護理期間加強環境護理以及心理疏導等,從而改善患者的身心舒適度,對于提升護理效果至關重要[5-6]。從該次比較結果來看,觀察組護理期間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并且該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這提示,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護理中,運用ICU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更好地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并維護其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通過對護士開展ICU護理風險管理,可有效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率,并提升護理舒適度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曹帥軍.ICU護理風險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健康大視野,2018,34(22):268.

[2]? 胡海麗.ICU護理風險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家庭醫藥,2018,36(10):291.

[3]? 馬驍嘯.護理風險管理對重癥監護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10):1193-1194.

[4]? 賴文華,吳鳥青,趙賢.ICU護理風險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醫學,2018,39(11):2184-2186.

[5]? 何春雷,胡穎穎,項俊之,等.護理風險管理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9,26(7):885-888.

[6]? 賈曉慧.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進行護理風險管理對其罹患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9, 17(3):237-238.

(收稿日期:2020-03-14)

猜你喜歡
呼吸窘迫綜合征風險管理價值
住房公積金風險管理信息化審計探討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一粒米的價值
INSURE技術與常頻通氣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比較
“給”的價值
足月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不同正壓通氣方式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早期治療中的效果
小黑羊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