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析

2020-09-27 23:00汪萍
讀與寫·中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教學

汪萍

摘要:隨著新課改教育理念逐步取代傳統教學理念,廣大教師也在不斷地改進與創新,引導學生在實現課堂主體地位同時提高學習效率,實現深度學習目標。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5-0140-01

傳統教育理念下,眾多教師更關注的是學生在考試后的成績,常常忽略掉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學習能力培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和推進,獨立自主的學習理念逐步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小學數學教師常常根據教學內容來創設教學環境,構建深度學習數學課堂,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氛圍中,并且實現深度學習目標,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1.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生活化教學理念一提出,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主導地位觀念,將生活與知識巧妙融為一體,引導學生產生生活化思維,同時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汲取知識和收獲成長。小學數學不同于語文學科,其實用性真實可見,因此數學教師通常會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數學教學活動,使得教學過程變得豐富多彩,使得學生養成認真觀察和體驗生活的良好習慣,并由此對數學產生濃烈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深度教學目的。

例如,學生在學習“循環小數”一節時,教師說道:“同學們,在一次運動會上,我們班有一名同學取得了第一名,當裁判公布他的跑步時間時,很多人都認為他速度很快,因為他只用了75秒鐘就完成另外400米,大家能夠計算出這名同學跑步時的速度嗎?”有學生道:“這還不簡單,使用除法能夠快速得出答案!”很多學生都列出了算式“400÷75”,但是在計算時卻遲遲不能完成,他們在列豎式計算時發現小數點后的數字一直在重復并且有重復下去的趨勢。數學教師看到了學生的迷惑,并將此豎式寫在了黑板上,帶領他們一起計算,當計算的結果和其相似時,就聽見有人說道:“我也是計算到這里停下來了,因為發現每次除完都會剩下25!”教師道:“同學們計算的沒錯,觀察得也很仔細,在數學中我們將這樣的數字稱之為循環小數,因為他們從一個位置開始一直在重復和循環!”學生點點頭,教師隨之又展示出“28÷18”、“78.6÷11”等幾個不同的供他們練習,有效提高其學習效率。

2.問題化教學,激發學生內在動力

數字、符號以及公式是大多數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在他們心里,數學一直都是由這些抽象、枯燥的知識點組合而成的,因此很難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問題化教學手段出現在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眼前,他們開始嘗試通過問題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指引他們在解答問題過程中逐步增強數學學習興趣和欲望,進而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實現了深度教學目的。

例如,學生在學習“小數乘法”一節時,小學數學教師展示出“15×12”,問道:“同學們能計算出此題目嗎?”學生立即展開計算,隨后,教師又展示出“1.5×12”、“15×1.2”、“1.5×1.2”三個式子,問道:“這三個式子和上一個式子有哪些不同,又該如何計算呢?”有學生回答道:“第一個式子是整數乘以整數,后面三個式子都是含有小數的乘法!”也有人答道:“第一個式子中的15和12分別縮小十倍后就是1.5和1.2!”教師隨之鼓勵學生嘗試計算。學生很快總結出計算規律并且得出了答案,教師由這四個式子引導他們共同總結出了小數乘法計算步驟,同時展示出“0.56×0.05”、“0.29×0.15”等幾個小數與小數的乘法算式,鼓勵其繼續計算。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問題化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內在動力。

3.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新課改中重點倡導的教學手段之一,既能夠完全實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又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思維水平。小學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很容易就失去了耐心,進而將數學知識灌輸給他們,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新課改后提出“以學為主”思想后,小學數學教師通過貫徹深度學習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學手段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中發揮主體意識,還能夠使其養成獨立探究的良好習慣,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生思維水平。

例如,學生在學習“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一節時,小學數學教師就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條空曠的公路和一些樹苗,說道:“同學們,這條路長200米,如果每5米栽一棵樹,多少棵樹能夠將道路兩旁都種滿呢?大家以小組進行討論一下,看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學生隨之展開討論,有人建議畫出一條直線代表200米道路,將豎線當做小樹苗,最終觀察需要幾棵樹;有人則想到了使用除法直接計算,用200除以5很快就能得出結果;但是都引起了爭議,有人舉例道:“假如這條路只有20米,通過畫圖我們可以知道可以種5棵樹,所以直接用除法計算不是正確的!”經過不斷地討論和探究,學生最終得出了統一、正確的答案。小學數學教師通過探究式教學法促使學生在課堂中不斷鉆研,自主得出解題方案,既能夠提高學生思維水平,又能夠使其體會到深度學習的樂趣。

一言以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正確把握教材內容和學情,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創設深度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同時形成數學思想,并且在學習中逐漸提高數學核心素養,最終實現深度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桂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深度學習的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1).

[2]王新路.促進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探討——以培養小學生數學空間觀念教學為例[J].青蘋果,2017(7).

猜你喜歡
深度學習小學數學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