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改革的核心是發展學生思維

2020-09-28 07:07嚴必友
華人時刊·校長 2020年9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核心過程

嚴必友

當前,基礎教育正在進行以“深化課程改革、培育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教學變革,旨在改變過度關注知識教學的現狀,著力培養學生適應當下和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就要求廣大校長和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勇于實踐,改革創新,使核心素養的培育真正落到實處。

在學生的能力結構中,思維能力是其中的核心能力,它是其它各種能力的基礎。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思維能力,才能在學習、工作、生活以及社會交往中克服困難、優化方式、提升效能。

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每逢遇到問題,總要“想一想”,這種“想”,就是思維。它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判斷、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并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無論是人類的學習活動,還是一切發明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思維。愛因斯坦說:“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p>

思維能力具有可遷移性,人們常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是這個道理。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會遇到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和可資借鑒的經驗,這時,思維能力強的人會根據現狀進行分析和判斷,并和已有經驗相聯系,做出理性的選擇和決斷。

我們經常抱怨現在的學生只有知識,只會解題,缺乏想象和創造,原因是在日常教學中只以掌握知識為目標,而對于知識的形成、新舊知識的聯系關注不夠,尤其是知識背后的思想、情感、發展歷程以及應用知識去比較、判斷、選擇、創造,學生缺乏必要的經歷和感受。這種學習的效果只能體現在知識掌握的數量上,而當遇到一些陌生的問題和情境時,他們缺乏基本的遷移能力和應對辦法。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當落實在教學的全過程。首先,在備課時,應當以思維結構作為框架,在知識教學中內隱一條思維的線索,將思維形成與發展和知識教學融合在一起。一堂課上完后,除了留給學生一些概念、命題、解題方法外,還能留給學生一些思維的方法和模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多思、多想、多交流、多總結。要透過學生的語言、課堂行為表現來窺探其思維的模式、風格和水平,進而做出具體而科學的指導。尤其應當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思維狀況,設計差異化的活動和問題,讓他們有真實的參與和思考。教師要不斷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改進、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讓學生生活在思維的世界里”。

教師的教學要具有延伸性與拓展性,給學生留下課后思考、探索的空間,讓學生沿著問題線索不斷探究,形成新情境下的能力遷移和提升,在探索中發展思維,培養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需要我們摒棄浮躁和功利,著眼于學生的未來,把學習的權力真正交還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課改精神,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核心過程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一圖GET“黨務公開”核心點
以問題為核心上好初中幾何復習課
每月核心經濟指標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參考答案
圓滿的過程
雪花的形成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