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椎弓根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段脊柱損傷的臨床療效

2020-09-30 10:19張炳聲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3期
關鍵詞:后緣椎弓椎體

張炳聲

(長春市中心醫院,吉林 長春)

0 引言

現今,伴隨著國內交通運輸事業以及社會工業化的大力發展,促使每年發生脊柱骨折患者人數不斷上升,其中出現胸腰椎段脊柱損傷癥狀的患者尤為顯著[1]。當患者發生胸腰椎段脊柱損傷時通常還會牽涉到自身多個椎體,同時還會合并許許多多其他損傷。導致受傷暴力過大,其中造成機制較為復雜,因此在臨床對患者進行診斷時常出現延遲診斷或者是漏診的現象發生。一旦患者的胸腰椎段發生脊柱損傷,還將會影響其神經組織,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還將癱瘓或者是影響個人生命安危[2]。臨床針對胸腰椎段脊柱損傷患者最常采用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而傳統的手術治療方式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并且術后患者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整個治療效果,促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3]。因此,本實驗將近一年的時間內(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到院骨科尋求治療的胸腰椎段脊柱損傷患者100例,通過給予椎弓根內固定術治療方式后研究患者整體臨床情況,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實驗在患者處于完全知情狀態下并簽署相關協議后自愿參與,隨后在將近一年的時間內(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到院接受手術治療胸腰椎段脊柱損傷患者100例進行研究,隨后根據實施手術治療方式的不同,分別將這100例胸腰椎段脊柱損傷患者均分為50例A組與50例B組。其中將傳統開放性椎弓根內固定術運用于50例A組患者中,年齡最小24歲,最大37歲,平均(27.8±2.8)歲,其中13例腰椎滑脫,15例胸腰椎骨折脫位,18例胸椎骨折脫位以及4例椎弓峽部斷裂;將經皮椎弓根內固定術運用在50例B組患者中,年齡最小23歲,最大38歲,平均(28.5±2.7)歲,其中13例腰椎滑脫,15例胸腰椎骨折脫位,18例胸椎骨折脫位以及4例椎弓峽部斷裂。對以上100例胸腰椎段脊柱損傷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加以比對,結果顯示組間數據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A組:術前對患者實行全麻處理,并調整患者體位以俯位為主,在其后中位置處行切口,將發生碎裂的骨塊進行游離,進入患者椎管內骨塊以后手術操作者利用專用的復位器避讓硬膜囊的側方位置處,隨后緩慢地順著其椎管邊緣位置小心滑至患者脊髓的側前方位置,輕輕地敲擊復位器的底部或者是緊貼骨塊推頂,讓其出現病灶處得以復原,將脊髓受到的壓迫徹底解除。

B組:術前對患者實行全麻處理,并調整患者體位以俯臥位為主,將發生病灶處核心點定位并在其后方正中位置行切口,讓損傷關節突、椎體和椎板徹底暴露在操作者視野中。嚴格按照人字脊法挑選施針位置,放置四枚椎弓根螺釘,將連接桿進行安裝。隨后觀察并判斷患者損傷程度,調節連接桿,在C型臂的透視功能下進行復位處理,將一側連接桿拆開,經同側椎弓根進行鉆孔。嚴格按照漏斗置入方式將椎板和人工顆粒骨全部置入椎體前方,隨即將撐開器安裝,而另外一側治療方法相同。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實施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前后椎體前后緣高度變化以及治療后臨床治療情況(包括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和手術時間)。

1.4 療效判定

經手術治療后患者疼痛癥狀徹底消失,并且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均恢復正常視為顯效;經手術治療后患者疼痛癥狀得以改善,且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等受到細微限制視為有效;經手術治療后患者疼痛癥狀未得到改善且加重,并且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無法正常進行視為無效??傆行蕿轱@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 統計學方法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4.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椎體前后緣高度變化

如表1所示,通過對兩組患者實行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前椎體前后緣高度相對比,有可比性(P>0.05);治療后,與A組患者相對比,B組患者椎體前后緣高度顯著偏高,兩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椎體前后緣高度變化(±s, mm)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椎體前后緣高度變化(±s, mm)

組別 例數椎體前緣高度 椎體后緣高度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A 組 50 36.42±10.17 69.24±8.06 81.24±12.21 91.25±10.16 B 組 50 36.02±9.22 81.03±10.15 84.21±11.22 96.42±12.46 t 0.206 6.432 1.267 2.274 P 0.837 0.000 0.208 0.025

2.2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

如表2所示,通過對兩組患者實行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與A組患者相對比,B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和手術切口顯著偏小,并且手術時間顯著偏短,兩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s)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手術切口(cm)A 組 50 250.9±6.6 280.7±5.5 14.2±3.5 B 組 50 190.5±5.5 96.6±5.3 8.7±3.2 t 49.712 170.434 8.201 P 0.000 0.000 0.000

2.3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如表3所示,通過對兩組患者實行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與A組患者相對比,B組患者總臨床療效顯著偏高,兩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n(%)]

3 討論

在人體脊柱最易受到損傷的部位是胸腰段,而脊柱損傷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便是胸腰段脊柱損傷,引起患者出現該癥狀的因素較多,分別包括肌肉收縮、車禍或者是暴力等等[4]。而該疾病患者的臨床主要表現癥狀為肌肉痙攣以及疼痛等,同時患者還會伴有臟器損傷、神經功能損傷,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增加患者生理痛苦?,F今,針對該疾病患者臨床主要采用的治療方式便是手術治療,而其中療效較為顯著的是椎弓根內固定術,該手術方式治療后可顯著緩解患者疼痛,加快患者病情康復[5-6]。

該手術方式主要根據受損椎體上下四釘內固定手術將病灶處撐開并將其椎體高度進行修復,術后將發生彎曲的受損椎體采用鈦棒頂住[7]。該手術的優勢之處便是不僅能修復受損脊柱,同時還能固定脊柱,增強患者生活質量,緩解疼痛。若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其椎內將會出現極具破壞性的骨小梁系統,促使患者椎體間產生一定的空隙,因此需要盡早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手術進行治療,從而加快患者病情康復[8]。本研究結果指出,通過對兩組患者實行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前椎體前后緣高度相對比,有可比性(P>0.05);治療后,與A組患者相對比,B組患者椎體前后緣高度顯著偏高(P<0.05)。術后與A組患者相對比,B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和手術切口顯著偏小,并且手術時間顯著偏短,(P<0.05);術后與A組患者相對比,B組患者總臨床療效顯著偏高,兩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將經皮椎弓根內固定術應用于治療臨床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損傷患者,不僅能縮短患者手術時間,減少患者創傷與術中出血量,同時還能顯著改善患者椎體前后緣高度,提升整體臨床治療效果。

猜你喜歡
后緣椎弓椎體
健康國人腰椎三維結構數據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應用短節段椎弓根釘棒固定手術的應用效果觀察
B737-NG飛機后緣襟縫翼卡阻問題分析
后緣發散翼型在寬體客機機翼設計中的應用
經皮椎體成形術中快速取出殘留骨水泥柱2例報道
特立帕肽與唑來膦酸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療效對比研究
提防痛性癱瘓——椎體壓縮性骨折
脊柱手術機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釘置入中的應用
波音737NG飛機后緣襟翼常見故障分析及解決措施
遲發性骨質疏松椎體塌陷的2種手術方式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