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會展人才培養策略思考

2020-10-07 07:40龔雅莉貴州商學院
環球市場 2020年18期
關鍵詞:會展辦學專業

龔雅莉 貴州商學院

自1997年我國內地舉辦會展數量首次突破1000場后,短短20年,會展舉辦數量已經突破11000場,呈現爆炸式增長。截至2018年,我國會展教育主體已達288所,已遠超世界會展業發達國家會展教育規模。但是會展行業發展需要的高度復合應用型、創新型人才依然嚴重缺乏。勞動報報道,“2018年11月召開的上海進口博覽會,人才缺口達到了12萬人;深圳會展市場專業人才不足6000人,人才缺口達到50%?!睋A測,后幾年我國會展需要從業人員200萬人,需要高級會展管理人才60萬人,并且還在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會展專業人才供不應求。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展會展覽行業運營模式分析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出國會展總面積整體呈現震蕩上行,2019年,我國出國展出面積92.13萬平方米,較2018年增加9.1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0%;出國參展企業約4.7萬家,出國辦展企業約1.4萬家??梢?,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會展國際化人才迫在眉睫,會展中外合作辦學將是最佳途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擴大教育開放”提出了明確要求,需“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地位、影響力和競爭力”。注重“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學校和一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一、會展專業中外合作辦學現狀

會展教育中,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是最早開設國際辦學的主體,與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技術大學合作開設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他們引進了德國院校的師資、教材、教學方法和考試體系等,符合要求的學生可以獲得中德兩所院校的學位證書。2006年,上海理工大學獲批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資格,合作對象是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培養模式有“4+0”“2+1+1”和“2+2”三種類型?!?+2”模式中,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獲得雙聯學位。2015年,海南大學獲批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資格,合作對象是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學院,培養模式有“4+0”和“2+2”?!?+0”模式由中英兩所院校教師聯合設置課程和教學大綱,共同授課;“2+2”模式中,滿足相應條件的學生,可以申請到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學院學習。

2019年,貴州商學院獲批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資格,合作對象是澳大利亞悉尼國際管理學院,培養模式是“4+0”,2020年9月將迎來第一批學生。本項目專業核心課程總共是25門,外方教師承擔的專業核心課程為17門,占全部專業核心課程門數的68%;貴州商學院將通過師資、教材和教學方法的引進,推進會展國際化人才的培養。

二、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會展專業人才核心競爭力的構成

高校以培養人才為核心目標,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從知識、能力、素質等多個方面得以體現。我校2019年4月到2020年7月年對企業人才需求的調查顯示,會展從業人員最應具備的專業技能中,45.95%的單位選擇了營銷策劃,43.24%的單位選擇了活動策劃和現場管理,37.84%的單位選擇了項目操作,32.43%的單位選擇了危機管理,27.03%的單位選擇了接待服務,24.32%的單位選擇了招商招展,21.62%選擇了文案寫作和展臺設計與搭建,18.92%的單位選擇了立項調研和會展禮儀,13.51%的單位選擇了計算機和會展英語??梢?,會展業隊專業人才能力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所以,在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會展專業人才的核心競爭力應該以“中英文”為核心的會展服務能力和溝通能力、以“跨文化”為主導的會展設計能力和策劃能力、以“全球化”為目標的會展運營能力和管理能力構成。

三、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會展專業人才培養優勢

(一)“中英文”培養帶來的語言優勢

英文學習一直是國內大學培養的重點,學生畢業后,雖然很多職業用不上英文,但是依然不影響英文水平成為用人單位衡量學生大學學習是否合格的一個指標。但會展業是服務業,英文水平直接決定你在該行業能達到的高度,所以英文學習尤為重要。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全英文教學、雙語教學、英文資料的研讀、英文作業的完成等都能促進學生英文水平的提升。

(二)“跨文化”培養帶來的思維優勢

大學學習其實主要是思維方式的學習,中西文化的差異就是不同思維方式產生的結果;會展設計能力和策劃能力的提升不但靠知識的積累,更要靠思維方式的拓展。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引進教材里不同于中國教材的框架,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外方教師的授課方式也能使學生耳目一新,學習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審美,對提升學生的會展設計或是會展策劃能力都大有裨益。

(三)“全球化”培養帶來的競爭優勢

“全球化”帶來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人才市場前景廣闊。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國際化”方面走在了前列,在外方教師的課堂上的學習,與外方教師的交流,或是到國外的見習,都能使學生開闊眼界、拓展知識面,提升學生專業自信的同時,提升了學生自身的競爭力(見圖1)。

圖1

四、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會展人才培養策略思考

(一)“中英文”培養提升學生的會展服務能力和溝通能力

會展服務能力是會展專業人才所要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而溝通能力是做好會展服務、營銷、設計、策劃和管理的基礎。按照中外合作辦學的相關規定,外方授課時長和授課門數等需占總授課時長和授課門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授課師資上,外方會派遣具有教學經驗和精通英語的教師來進行全英文授課,中方也會派出專業能力強、精通英語的教師進行雙語授課;這種英語沉浸式的授課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此外,全英文的講義或是教材,或是要求學生提交全英文的調研報告、小論文等,都能促進學生英文能力的快速成長。在實踐方面,從參加國內的國際型展會接待外賓,到赴國外見習,利用所能利用的中外合作辦學優勢,提升學生的會展服務能力和溝通能力。

(二)“跨文化”培養提升學生的會展設計能力和策劃能力

會展設計能力和會展策劃能力是會展學生可以具備的最直觀的會展專業能力,也是最能體現會展學生專業性的兩大能力;但這兩項能力掌握起來卻沒有那么簡單,合格的會展設計人員和會展策劃人員,要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和創新思維。中外合作背景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理論課方面,可以開設“中西文化比較”“跨文化溝通等課程,并給外方教師講授的相關課程配備一個中方的專業教師,引導學生做好“跨文化”的思維轉變;在實踐方面,安排會展設計和會展策劃集中實踐,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并邀請外方教師共同指導,有效提升學生的會展設計能力和策劃能力。

(三)“全球化”培養提升學生的會展運營能力和管理能力

會展營銷能力和會展管理能力都需要會展溝通能力和策劃能力的支撐。會展運營能力從初階的會展電話營銷、會展人員營銷開始,到高階的會展運作、會展營銷策劃,所需能力比較復雜,加之信息時代,營銷方式在不斷更新換代、活動規模不斷變大,對學生掌握此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展管理能力所囊括的內容更為廣泛,會展項目管理、會展人力資源管理、會展危機管理、會展現場管理、會展經營場所管理等等,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技能。會展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中西合璧的師資配置,外方所授的會展營銷課程及管理課程,眾多的國外案例,都能開闊學生對營銷和管理的認知;加之與外方團隊共同擬定相關實踐課程,如會展管理綜合實踐、會展項目運營與管理綜合實踐,并派出學生到國外見習,都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會展運營能力和管理能力。

五、總結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就開始了中外合作辦學的摸索,但是大多數中外合作辦學并不成功,甚至培養出來的學生還不如國內班的學生。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初衷,但這里的“師夷長技”不僅指的是學生跟著外方教師的學習,更多的是中方教師向外方教師“取其精華”的學習過程。中國會展業起步較晚,會展理論及實踐都落后于世界會展一線國家,如德國、法國、英國等,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也不夠完善,所以開展會展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在中外合作辦學的過程中,怎樣“取長補短”“物盡其用”?可以通過外方教師直接授課、中外教師共同制定教學大綱等來實現,但最重要的是通過合作,中方教師與外方教師加強交流,學習外方教學中的“精華”,并內化為教師們的能力與經驗,并在之后的教學和與學生的實踐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所以,中外合作辦學中,一批精通英語、肯專研、肯學習、會思考的師資隊伍是中外合作辦學完成“初衷”的關鍵。當然,完善中外合作辦學的監督管理體系也尤為重要,通過學生滿意度調查、外方教師教學質量監控、學生培養質量監控等,動態管理中外合作培養的質量,這樣才能力促會展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達到滿意效果!

猜你喜歡
會展辦學專業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會展列名
會展推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