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及“課程思政”背景下線上教學設計與實踐

2020-10-09 10:24富春巖張立銘周虹李晶張運香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0年22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計算機教學線上教學

富春巖 張立銘 周虹 李晶 張運香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大高校春季學期教學從實體課堂轉至線上進行。為解決計算機基礎課教師面臨的理論課學生數量多、實驗課模擬真實實驗環境難,學生學習環境差異大等難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MOOC+SPOC+程序類實驗輔助教學平臺+翻轉教學”的教學模式,并融入課程思政理念,應用于實踐教學,經過一學期完整的教學過程驗證,達到了教學目標,實現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線上教學;計算機教學;課程思政;混合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0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22-0104-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备咝Un程思政化改革由此開啟。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按照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全國各大高校的春季學期教學從實體課堂轉至線上進行。

當下高校線上教學面臨三大挑戰:1)線上教學師生分離,教師難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態,難以實時反饋學習效果;2)學生分離,缺少高效的溝通方式,缺乏生生互動;3)單一教學平臺無法實現全部教學過程。針對以上情況,作者所在課程思政團隊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創新。其核心意義在于探討一種新的基于“MOOC+SPOC+程序類實驗輔助教學平臺+翻轉教學”的教學模式并融人課程思政理念,在無法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實體課堂授課的情況下,可充分利用在線教學平臺的優質課程資源、程序設計類實驗平臺及網絡直播教學工具等,通過不同學習策略、方式與技術的綜合運用,站在育人的角度上進行課程設計,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并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

1 疫情之下計算機基礎課程面臨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按照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全國各大高校的春季學期教學從實體課堂轉至線上進行。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統籌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工作的通知(教黨[2020]16號)中指出:“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要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好在線教學平臺的優質課程資源,開展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模式與方法創新?!盵1]墻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師要面對理論課學生數量多、實驗課模擬真實實驗環境難,學生學習環境差異大等問題。如何選擇理論及實驗教學平臺、如何改革教學模式、考評模式激勵學生學習,保證學習效果、達到教學目標,是高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師必須要思考并深入探討的問題。

2 計算機基礎課程融入“課程思政”的意義

結合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專業,將思政教育融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全過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全員育人的高度構建“課程思政”與公共基礎課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有助于推動學校整體課程思政水平的提升。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思政教育,可鼓勵學生挖掘蘊含在知識背后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和文化意義;引導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科學精神、探索創新精神,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達到價值引領、能力提升和知識傳授同步提升的培養目標[2]。

3 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根據當前疫情時期的“停課不停學”的實際情況,融合“課程思政”理念,構建了“MOOC+SPOC+程序類實驗教學平臺+翻轉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新模式,如圖1所示。

3.1 創新教學模式,改進和完善線上教學體系

根據課程定位與目標,結合線上教學實際情況,對課程教學內容重新規劃,制訂出符合專業培養方案、充分體現專業特點并融人思政元素的思政一體化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案;采用“MOOC+SPOC+程序類實驗輔助教學平臺+翻轉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結合學情進行改革與創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3]。

建設和完善計算機基礎課程線上教學體系,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借助智慧教學平臺和實驗輔助平臺收集、分析教學質量監控數據,并生成有效反饋,形成基于PDCA循環的“計劃一實施一反饋一調整”四個層次的教學質量保障及監控體系。

3.2 豐富教學資源,提升資源質量

制作特色微課視頻,合理使用慕課及實驗輔助平臺,豐富線上教學資源,實現在當前疫情及課程思政背景下,智慧教學平臺、程序設計類實驗輔助平臺和課堂直播教學的無縫融合,向學生提供慕課、微課等優質在線學習資源。將錄播、直播和學生自主學習有效結合,充分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與時間,提升學生學習維度。拓展學生學習視野,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知識生成和能力提升。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過程中,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在2020春季學期一直利用PTA程序設計輔助平臺進行理論課輔助教學、實驗課教學和課后作業、實驗報告布置以及階段性測試。此平臺擁有海量題庫,并可對試卷進行全面的數據分析??勺灾鬟x題,合理分配知識點??稍诳记皩χR點分布是否合理進行數據統計,在考后可一鍵導出對知識點進行分析的數據分析表。在考試結束后,可自動閱卷、生成每位學生的試卷,還可直接導出帶有每題成績的最終學生成績單,并對試卷及試卷正答率進行準確分析。程序設計題可在平臺直接編譯運行,無須手動閱卷,準確客觀,何時做題,及每次調試過程,平臺中的數據都會讓教師一目了然,并可留存。教學數據詳細、精準、客觀。

團隊成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特點,選題、練習、測試在PTA上組建了適合學生學情的題庫,并反復帶領學生進行練習、測驗。實踐證明,在疫情之下,線上課堂之中,利用該實驗教學輔助平臺可擴展學生的學習維度,在大多數學生沒有怨言,充滿學習興趣的情況下,可延伸學生的學習時間與空間,并及時自動測試、掌握學生階段性學習效果,最終達到甚至超出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3.3 改進課程考核形式與評價方法,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和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利用釘釘直播平臺、智慧教學平臺和PTA程序設計類實驗輔助平臺,打造融課堂測試、課后作業、實驗報告、小組任務報告、階段性測試及期末綜合測試為一體的過程性評價考核體系。利用三者各自的性能優勢實現課前任務、程序實踐、課后作業、階段測試及期末考試等系列評測,保證教學考核高效、公開、公正和透明。在培養學生程序設計能力和工程實戰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勇于自我挑戰、自我評價,自我提升的意識。

利用直播平臺、智慧教學平臺及實驗輔助教學平臺組合,對教學過程進行實時監測,采集線上教學全過程狀態數據,對教學要素進行個性化分析和評價,可構建精準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3.4 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全方位全過程

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特點,優化落實“因專業施教”方案。以專業教育中的隱性德育、社團活動、社會觀察等為切人點。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并將線上資源、課程案例、分組討論內容等與“課程思政”元素緊密結合。通過隱性滲透、將課程思政引入教學全過程。

1)修訂出面向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符合一流課程建設標準,充分融合思政要素的思政一體化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及授課方案。

2)結合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制作出符合學生專業特色、適合學生學情的特色微課視頻,并將思政元素融人其中。通過潤物細無聲、滴水穿石的方式,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

3)開展“課前導預習、課上導學習、課后導拓展”的教學活動。在有效擴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與時間的同時,通過隱性滲透、將課程思政引入教學全過程。

4)在翻轉課堂、分組討論式教學過程中,協作學習和小組競賽貫穿整個教學環節。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制定計劃、實地調研、討論研究等學習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體驗、思想升華。組內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可增強學生團隊意識、協作精神、培養創新能力、表達能力,為學生創造出有意義的學習經歷。

5)結合各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特點,優化落實“因專業施教”方案。以專業教育中的隱性德育、社團活動、社會觀察等為切人點,將學生專業與“課程思政”元素緊密結合。

6)“課程思政”人腦人心,關鍵在融,不僅要融人教學活動中,還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在實踐中吸取新時代養分,并固化到學生每一天的生活行動中去。團隊在設計課前任務單和課后作業時,要與主題教育同步,將思政素材巧妙融人教學案例,引發學生深入地思考。

4 結束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也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所在,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提出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可解決保證疫情期間線上教學質量的問題,還更新了教學理念、顛覆了傳統課堂教與學的過程,可有效提高高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有助于提升地方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可有效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羅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2.0如何開啟[J/OL].中國教育報,2020-04-08.

[2]李紅梅,鹿存禮,新時代“課程思政”研究綜述與展望[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1):210-212.

[3]孟娜.MOOC+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下應用型高校教學改革探究[J].智庫時代,2019(5): 221-225.

【通聯編輯:梁書】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2020年度“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應對策略與教育反思研究”課題,《疫情及”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佳木斯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重點課題(項目編號2020JYl-01)

作者簡介:富春巖(1974-),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工程碩士,信息電子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教學;通訊作者:張立銘(1980-),女,黑龍江佳木斯人,碩士,信息電子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教學。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模式計算機教學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發展狀況與虛擬社群維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