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管理模式探討

2020-10-09 11:07牛亞濤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偏遠地區管理模式

牛亞濤

【摘? 要】醫療廢物處置、管理工作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所以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控制顯得至關重要。特別是此次新冠疫情后,對于醫療廢物的處置和管理要求將會更加嚴格,而對于我國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和管理模式也將提出新的挑戰。文中不但描述目前我國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管理的現狀,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和探討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技術和管理模式,以及一些正在試行的模式,為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管理工作提供借鑒,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長效健康發展。

【關鍵詞】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技術;管理模式

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技術進步飛速,廣大群眾健康、衛生意識不斷提高,有關管理部門對于醫療廢物收集、處置監管的重視程度也相應提升。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醫療廢物處置和保障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中央政治局會議中也多次提出“引入新技術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短板?!钡囊?。醫療廢物因其特殊的“易感染性”,對于收集、處置、安全保障、環境保護監管等方面都高于其他危險廢物的要求。這對于本身就處于醫療廢物管理偏遠地帶的偏遠地區而言,形勢極為嚴峻??陀^上,偏遠地區在經濟發展和醫療衛生管理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經濟、人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適合的醫療廢物處置、管理模式,極具現實價值。

1我國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及管理現狀

1.1處置現狀

我國偏遠地區受到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醫療機構的分布狀況不夠集中,醫療事業從業人員對于醫療廢物收集、處置和管理的認知水平也不均衡,個別地區還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不足。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偏遠地區的醫療廢物在分類、轉運、貯存和處置等環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與不足。例如:在醫療廢物包裝、標識、分類、運輸和儲存方面,均存在明顯問題,甚至個別地區還存在不依照規范自行處置等狀況。

另外,個別偏遠地區未實際落實相關醫療廢物處置收費政策或因經濟問題實際無法落實。因此導致相應的責任主體不明確或是管理權限和付費主體不明?;蛞蚴召M問題導致未納入醫療廢物收集處置體系之中。導致收集、處置和監管層面的嚴重缺失,一但發生事故無法追究相應管理和處置主體的管理責任。

1.2現有處置技術

當下國內醫療廢物處置常使用技術為:高溫蒸汽滅菌、熱解焚燒、微波滅菌等技術。很多偏遠地區特別是未納入醫療廢物集中收運、處置體系的地區目前多采用自行焚燒處置的方式,因為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此類處置中無法配套相應的環保設施,導致在焚燒處置中造成二次污染。

1.3現有醫療廢物處置管理中的不足

雖然03年后我國在每個地級市均設立集中處置單位,但是另一方面偏遠地區因為運輸、處置成本等問題,醫療廢物處置情況卻亟待完善和優化。筆者通過實際工作及查閱文獻記錄對偏遠地區和零散、微小產廢等單位綜合分析后得出,目前國內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管理所面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對于醫療廢物分類、貯存的合格率較低。受經濟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偏遠地區的醫療廢物貯存設備規范化程度整體偏低。(2)由于交通等因素影響偏遠地區醫療廢物產廢單位無法納入收運體系或無法保證及時收運。導致偏遠地區的醫療廢物收集頻次較低,運轉時間較長。(3)由于收運不及時、轉運時間較長等問題導致醫療廢物被長期存儲在小型醫療機構或醫療廢物產廢單位,導致出現遺散和長時間暫存,這與《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中的要求嚴重不符。(4)偏遠地區醫療機構暫存設備和暫存地防護條件往往不達標,給醫療廢物管理帶來巨大隱患。(5)偏遠地區醫療廢物收集人員往往為不具備專業知識和培訓的其他工作兼職人員,在醫療廢物區分、收集、存儲的規范性上存在一定難點。導致部分醫療廢物被混入一般醫療垃圾或生活垃圾,造成醫療廢物流失風險。(6)處置工藝及設備選型問題,因對于處置工藝了解的缺乏在相關工藝和防護上缺少適宜性選擇,導致二次污染或其他處置風險。

2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技術和管理模式探究

2.1偏遠地區醫療廢物收運、處置、管理模式構建基本原則

首先,遵從醫療廢物處置適用性原則,依據不同類別醫療廢物,選取適宜的處置技術。其次,秉承風險管理原則,依據本地區醫療廢物產生類別及產生量有針對性的設計處置、管理模式。在確保醫療廢物防控與二次污染防控的前提下,從預防、管理、監管等多角度綜合考量,選取可實施的方式。再次,在兼顧經濟成本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證收集、運輸、處置、管理模式切實可行,具備可操作性。最后,要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利用偏遠地區現有有利條件,最大程度及時有效處置醫療廢物,消除其危險性。

2.2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技術選取探討

目前國內很多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為了達到滅菌減量的處置目的,選擇使用焚燒技術處置醫療廢物。但由于醫療廢物中40%以上成分為PE或PP,在燃燒時極易生成二噁英等有害致癌物質。因此國內采用焚燒工藝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都選用技術成熟配套齊全的大型焚燒設備。不但投資巨大,且維持正常運行所需醫療廢物量也較大,不適和偏遠落后地區。即使選用小型焚燒設施,也會因當地醫療廢物產量有限導致日常運行中開、停頻次過高,不可避免的大量生成各種有害物質。而對煙氣進行環保處置,也會極大提升投資成本。

基于以上事實,綜合考慮我國偏遠地區實際經濟條件以及當地醫療廢物產量等因素,筆者建議此類地區使用非焚燒工藝更為合理。主要處置技術有高溫蒸汽滅菌、微波滅菌及化學消毒等。

應用此類技術的小型非焚燒處置設備結合小型破碎機,不但解決了滅菌、毀型的要求,處置過程全部封閉,不會產生異味,對于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便捷。而且因其造價低,占地面積小,在經濟性、操作性、可靠性方面優勢顯著。特別適合偏遠地區及需就地處理的醫療機構。

上述處置技術核心目的為消毒滅菌,雖然能夠處置醫療廢物中97%的廢物,但對于化學性、藥物性及病理性這三類醫療廢物無法進行有效處置。這三類廢物還需集中收集、貯存之后,由專門單位回收、處置。

而對于極個別環境情況十分特殊的地區,因某些原因無法建設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并由于其他原因,例如:運輸路徑過長(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或路途中有特殊地區(水源地),也可以利用當地的火葬場、危險廢物處置設施等進行協同處置。對于無法使用相關技術處置的化學性、藥物性廢物,要集中收集交由專門單位處置,不得自行處置。而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此方面監督、檢查工作。因此不難看出建設完備的醫療廢物收運、管理、監管體系就勢在必行。

2.3偏遠地區醫療廢物收運、管理、監管體系實踐

經過筆者所在公司多年投資、設計和運營管理多個項目的經驗積累。不斷引進新的技術,探索改進新應用設備,不斷創新改進服務管理體系,逐漸探索出一套適用于國內的醫療廢物收集、運輸、管理、監管體系,既“覆蓋城鄉醫療機構的收運管理體”+“全域智能化管理系統”。

“覆蓋城鄉醫療機構的收運管理體”其目的是實現收運區域內醫療廢物的全域無死角收集、處置。其管理模式是在一定范圍之內使用多點對一點模式進行收集。針對偏遠地區醫療機構和各類小型診所及??圃\所和畜牧養殖防疫等特定單位,綜合考慮地理位置分布、服務人口等因素,依據實際情況進行網格區域劃分,設置區域性收集、中轉設施形成涵蓋所有醫療廢物產廢單位的收集網絡。

并派出專人專車(小型車輛)負責相關區域內小型衛生機構及各類低產廢單位的收集工作。把零散的鄉村診所、寵物醫院等原來醫療廢物收集的盲點、難點全覆蓋。將收集的醫療廢物暫存于安全防護條件合格的暫存處,按時按點統一轉運至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全過程利用PLC等成熟的物聯網技術和設備實現實時管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運行中對于醫療廢物暫存處貯存溫度及時間的要求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對于貯存時間進行合理優化,使用有效設備相應延長貯存時間。例如噴灑消毒劑、增設低溫貯存設備、密封貯存等方法。以此保證所儲存的醫療廢物能夠安全的延長存儲時間,降低收集運輸成本,提升收集處置率。

“全域智能化管理系統”通過引進先進的網絡技術及設備等措施,對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處置過程中的相關信息(例如:醫院中各科室產廢量、收集箱中醫療廢重量等)進行自動核對統計。對于醫療廢物的交接、車輛路線等過程信息進行全程監管。做到所有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處置相關數據的實時可見。利用物聯網系統不但能夠及時全面的掌握醫療機構各個科室的產廢種類和數量,也能夠實時監控各個暫存處、運輸車輛的情況。補齊傳統收運處置模式中對于偏遠地區醫療廢物難收集的短板,大幅度簡化現有醫療廢物收集、轉運手續,減少醫療廢物收集、運輸過程中的人為干擾因素,提升監管力度,消除監管盲區,加強對特定地區及機構(偏遠地區及特殊產廢單位)的監管服務,杜絕了醫療廢物流失的風險。

通過“全域智能化管理系統”打通收集和處置的業務數據鏈。做到所有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處置的數據化,使整個收集、運輸、處置過程實時可見。通過與政府的城市信息化管理平臺聯網,將醫廢的收集、運輸、處置數據納入城市信息數據管理體系。一切工作數據化、時效化、可溯源,實現醫療廢物處置的實時檢測。提高監管效果和效率,節省行政管理流程和人、財、物力。

由于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處置的所有數據接入城市管理平臺,衛生健康部門與生態環境部門可以做到同時接收和查閱相關信息。避免了傳統監管過程中衛生健康部門向生態環境部門通報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產生、轉移或自行處置情況,再由生態環境部門進行抽查、核查的監管方式,特別是對于偏遠地區而言因為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介入,極大提高監管效率和效果并且減少監督管理費用。

3.結語

由于此次新冠疫情的影響,從國家到個人對醫療廢物處置和管理更為重視。在此背景下,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人民群眾對高質量衛生健康保障訴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偏遠地區由于地理條件特殊,收集、運輸難度和成本較大,加之個別地方管理水平和環保意識不足,當地醫療廢物處置、收運系統的建設、管理常年得不到重視,人民身體健康和當地環境均受到較大的威脅。

因此,偏遠地區醫療廢物處置、管理中,要基于收集、運輸、貯存、處置等環節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的采取靈活多樣的措施。加大新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在5G技術普及后充分利用網絡優勢與物聯網結合,在風險防控與管理理念的指導下,設計適合當地的醫療廢物綜合處置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劉賢勇,陳平,郭常凱,尹倩,鄭向艷.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的精準質控策略質性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9):199-200.

[2]解瑞麗,鄭彥強.我國醫療廢物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OL].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學報:1-6[2020-09-02].https://doi.org/10.13358/j.issn.1008-813x.2020.0603.01.

[3]張楠.醫療廢物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管理觀察,2020(22):185-186.

[4]徐恒港,魏霞.新冠疫情背景下醫療廢棄物處理問題研究[J].中國儲運,2020(08):121-122.

猜你喜歡
偏遠地區管理模式
新時期偏遠地區鄉村干部履職狀況研究
“考慮偏遠地區211大學比較好”
我對偏遠地區職業教育的思考
高校網站安全管理研究與探討
殘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師管理模式初探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統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應用型本科機械專業學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偏遠地區綜合性大學水產養殖專業校企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