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化教學的研究

2020-10-09 11:07李龍斌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信息化信息技術研究

【摘? 要】當今社會正在高速的發展,各類通訊工具也在不斷發展,人們之間的交流也變的方便了很多,日常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了,大數據就是這個時代背景下的產物。那么,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化教學又有哪些發展和變化呢!本文從信息化教學入手,探究大數據時代下如何對其信息化教學方式和思維進行發展和創新,來培養全面的復合型人才。在社會和教育部門的推動下,信息化教學在部分地區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是我們還要認真對待信息化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研究;信息技術

1.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1)首先,農村教師老齡化比較嚴重,對信息化教學從思想上不容易接受,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多,其次,農村老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思想不太了解,還有,農村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具體操作沒有掌握。

(2)教育界專家對于信息化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課堂還是課外的認識不一致。美國的一些專家認為信息化教學主要應該放在課前或課后,而我國的部分教育專家認為信息化教學應該主要放在課堂上,教育界關于信息化教學應該主要放在課外還是課內的認識不一致給基層教師帶來一定程度的思想困惑。

(3)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學的核心是網絡的應用。學生的協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自主性學習,是信息化教學的主要特點,這些對現在主流的課堂教學模式有著一定的沖擊,具有關調查顯示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是課堂教學的占比達約47%,學生喜歡小組討論的占比約26%,學生喜歡一對一的輔導學習方式占比約18%,學生喜歡自學的占比約8%,調查結果顯示,信息化教學在農村學校的支持率很低,家長和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反對都比較高。

2.問題分析

2.1理論與實踐不能相結合

素質教育的思想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把學生培養成具有高度自主性、獨立性與創作性的人,是培養創造精神為重點的教育。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教學模式主要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而在現行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依然是以講授為主的傳統式教學。如在課堂上進行合作和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所需要的時間會更多,而課堂教學沒有足夠充足的時間來完成這種模式的教學,而且這些模式更容易受教師水平高低的影響,受課堂環境的影響也不小,探究式教學僅僅浮于表面、重于形式、表演式的探究。所以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整體支持度不高。

2.2重視硬件的建設和投入、輕視軟件和教學過程培訓的投入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對教育的硬件設施資金投入相當大,學校的硬件資源基本可以滿足需求,而對軟件資源的重視度相對不足,如一些實用的教學軟件和一些教學資源的共享相對不足,農村小學的大部分教師對于新媒體的教學環境不夠熟悉,新的教學技術沒有掌握,這些導致老師們對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不高。

2.3認識問題

有些教師受一些技術開發商的影響,認為信息化教學就是在課堂中使用現代化教學媒體;有大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部分教師害怕學習新的教學模式和掌握新的教學手段;對大數據和現代化教學手段態度消極。大部分學生家長認為學生接觸網絡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沒有認識到科學的使用網絡對學生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提升學生搜集教學資源的效率,是拓展學生課外知識的重要途徑。還有,信息化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課堂還是課外等等的一系列問題。

3.措施建議

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和思考,結合存在的問題和分析對當前大數據下的信息化教學的問題,提供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建議以“微課”為主要的形式去實現現代化教學,從而推動信息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1)“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教學資源,主要組成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有教學課題相關的教學設計、課件素材、教學反思,內容練習及小結測試等,他們融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微課”的教學環境。

(2)“微課”的主要特點:教學時間相對較短,根據學生認知規律,一般時長為10分鐘左右;教學內容比較少,“微課”的核心是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識和技能;重點講解某個學科知識點的教學,能夠突出重點知識的詳細講解;資源容量比較小,一般來說“微課”視頻所占的存儲空間比較小,有利于教師制作和后續播放;反饋及時,老師提前給學生呈現微課,學生就可以及時的在社交平臺把存在的問題反饋給老師。

(3)教師應當事先制作好“微課”,通過一些社交平臺發送給學生家長,學生可以在家長監督的情況下通過移動終端觀看教師制作的“微課”,學生可以把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后在第二天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把記錄下來的問題反饋給老師,老師也可以通過課前的小測驗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再通過分析整理把學生具有共性的問題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把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在線解答給學生。

4.加快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國教育部在2012年3月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總體戰略、發展任務、行動計劃、保障措施四部分詳細闡述了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發展前景和具體指導。信息化教育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注重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融合,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實現教育資源廣泛共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積極建設學習型社會,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宏偉目標不可缺少的動力與支撐。

4.1掌握信息化技術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信息化技術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參考,作為一名基層教師,應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不斷學習,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4.2掌握信息化教學技術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

將信息化教學應用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傳統的課堂講授式教學對學生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綜合運用信息化教學的各種手段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3教師應當積極學習信息化教學的技術來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實踐是教師學習的目標,也是提高教師應用能力的必經之路,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4.4終生學習是提高自己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社會在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信息化教學技術也在不斷發展與更新,作為一名基層教師,如果不學習新的知識和掌握新的技能,那么就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就不能適應現代教學工作的需要,我們要認清現實,勇于挑戰自己,堅定的樹立信心,不斷學習新的東西,用新知識和新技能來提高自身修養,以適應現代教學工作的需要。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老師,我深深的感到機遇與挑戰并存。當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日益普及,把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性。信息化教育是一把鑰匙,是開啟教育變革大門的必然選擇,只有把信息化與教育科學的融合,才能讓現代教育永葆生機。

參考文獻

[1]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梁劍光,2006年

[2]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新階段問題的現狀及對策研究.張文波,2014年

[3]重慶市民族地區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問題與對策研究.石峰,2006年

作者簡介:李龍斌(1989.1-),男,漢族,甘肅漳縣人,二級教師,學士,研究方向為信息技術。

猜你喜歡
信息化信息技術研究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