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地質礦產勘探技術在地質找礦中的應用

2020-10-09 11:07于厚偉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勘探

于厚偉

【摘? 要】地質礦產勘探是一項復雜且重要的工作,隨著礦產開采量的不斷增多,我國地質礦產勘探工作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如環保技術的應用、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是否存在過度開采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我國礦產地質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綠色經濟的建設,只有加強環保技術的應用,才能改善我國地質礦產勘探對環境的影響,促進地質礦產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了獲得更準確更有效的解釋結果,一般盡可能通過多種勘探方法配合,采用3s技術來提高地質礦勘探測量的精度,保證探測數據的可靠性。本文針對地質礦勘探方法進行探究,確保在高精度地質礦勘探測量中有良好的技術。

【關鍵詞】地質礦產勘探;勘探技術;地質找礦

引言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消耗了大量能源的同時也為資源的開發創造了條件。在地質找礦的過程中,需要為找礦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同時利用地質礦產勘探技術進行找礦時需要有嚴格的找礦順序,以及對金屬物質有良好的處理方式,保證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

1.我國礦山勘探存在的問題

目前隨著礦山資源不斷被消耗,使得能夠勘探的很多礦山都存在地質十分復雜的地區,對于勘探工藝和勘探設備等提出了新的挑戰,這樣就導致勘探難度和勘探成本顯著增加,如何更好控制成本不僅需要從技術上提升勘探工藝,同時還需要從管理上進行優化。目前礦山現有的技術無法進行勘探,比如一些對于超稠油的熱勘探還存在著諸多的技術瓶頸,這些問題限制了我國地質礦勘探效率。

在地質礦產業的發展中,企業不斷的研究新型的采礦技術,目的是提高地質礦勘探的質量,也是更好的節約成本。想要提高地質礦產量,不僅僅是提高采礦技術,同時也不斷地加強對地質結構的保護,探討一切由于自然環境而導致地質礦質量降低的原因,從而進行改進。地質礦儲存層較為復雜,在地質礦勘探過程中,會有很多影響因素,需要不斷加強對地質礦深層的勘探。在地質礦的勘探的過程中,需要積極的引用相關技術,結合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對地質礦儲存環境以及開采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處理,保證地質礦開采順利。

2.地質礦勘探在找礦中的應用

(1)地震勘探:是根據地質學和物理學的原理,利用電子學和信息論等領域的新技術,采用人工方法引起地殼振動,如利用炸藥爆炸產生人工地震。再用精密儀器記錄下爆炸后地面上各點的震動情況,把記錄下來的資料經過處理、解釋。推斷地下地質構造的特點,尋找可能的儲礦構造。目前,地震勘探是地質礦勘探中一種最常見和最重要的方法。

(2)重力勘探:各種巖石和礦物的密度是不同的,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測量儀器,測量地面上各個部位的重力,排除區域性重力場的影響,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發現異常區,稱做重力勘探。它就是利用巖石和礦物的密度與重力場值之間,的內在聯系來研究地下的地質構造。

(3)磁力勘探:各種巖石和礦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測定地面各部位的磁力強弱來研究地下巖石礦物的分布和地質構造,稱做磁力勘探。在油氣田區。由于烴類向地面滲漏而形成還原環境,可把巖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鐵還原成磁鐵礦,用磁力儀可以測出這種異常,并與其它勘探手段配合,發現油氣田。

(4)電法勘探:它實質是利用巖石和礦物(包括其中的流體)的電阻率不同,在地面測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層介質電性差異,以研究各層地質構造的方法,對高電阻率巖層如石灰巖等效果明顯。

(5)遙感技術找礦。遙感信息按照執行方式不同,可以分為航天遙感信息和航空遙感信息,遙感信息技術通過衛星和飛行器等對地質礦地物目標電磁輻射、可見光和紅外線信息進行收集,從而實現對地質礦環境和地質礦管理的進行遠距離判斷和監測。遙感信息系統主要包括高清攝像機、照相機、多光譜掃描成像設備以及微波輻射計和雷達等,地質礦管理和環境監測中由于所需信息的精細程度較高,因此,通常采用航空遙感為主,航天遙感信息技術為輔的方式,對地質礦各類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其中多源遙感圖像常用的融合算法主要有比值運算法,加權平均法,高通濾波法等。例如加權平均法,是對所獲得的配準后的兩幅圖像中各對應像素做加權平均處理,融合成一幅新的圖像。設A,B為待融合圖像。大小為,F為融合后的圖像,則最終表現為:

3.三維地理系統找礦

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可以直觀表達地形、地貌之間的差距,在三維技術的應用中,可以有效地對地貌,地形進行展示,通過直觀的方式讓工作人員了解構造,從而更加高效的進行電路設計。在對地質開發進行規劃設計檢修時,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提供先進的技術以及對整個地質的數據進行更加高效的整合。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計算機系統,是在計算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進步的。地理信息系統可以直觀的反映資源與環境信息,對生態保護以及礦山基礎建設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地理信息系統與先進技術結合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提高硬件與軟件的支持,保證地理信息系統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測繪信息系統利用新技術為智能礦山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數據,現代測繪技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測繪技術。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建立了全方位的地理感知系統,用于映射遙感數據系統更多的數據源,進一步增強了地理信息系統和虛擬現實空間分析功能。測繪信息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和遙感數據系統的結合,為礦山物探快速、準確地處理空間信息和環境更新提供了更大的技術體系。地理數據信息是三維地理模型的重要基礎,是保證地理模型建立的核心。在進行地理信息數據采集時,需要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利用現有的信息數據進行模型構建。在設計一個新系統時,需要對相關數據進行仿真實驗,數學仿真和物理仿真實驗可以確保得到的數據可以有效的利用。數學建模主要體現的是數據的利用效果,實踐性。促進整個研究過程的真實性。

在許多礦山中,系統建??梢愿佑行У倪M行測量,通過定性實驗,可以更加了解數據使用情況以及傾斜攝影測量。建模的整個過程較為困難,在研究過程中需要不斷的進行改進,優化,從而體現最大的價值。除此之外,由于三維地理信息模型的數據采集統一集中于數據關系庫內,加之地理模型變化主要源于其地理位置的不同。因此,技術人員可以結合三維地理模型的這一特征,建立起一個以三維圖形原數據為基礎的地理模型雛形。并在此基礎上,將地理信息系統運行時所得到的地形反饋信息加以填充,保證數據設備信息有效性的同時,有效促進各方數據匹配的合理性。將模型信息與數據資料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僅實現了數據資源存儲空間的節約,同時也保證拉交互式查詢的高效。

4.結語

在地質礦產業的發展中,企業不斷的研究新型的采礦技術,目的是提高地質礦勘探的質量,也是更好的節約成本。想要提高地質礦產量,不僅僅是提高采礦技術,同時也不斷地的加強對地質結構的保護,探討一切由于自然環境而導致地質礦質量降低的原因,從而進行改進。地質礦儲存層較為復雜,在地質礦勘探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影響因素,加強對深層地質礦層面的解決方案。在地質礦的勘探的過程中,積極的探討相關技術,從勘探最初的步驟到最終地質礦輸出的整個過程中都進行方法創新。

參考文獻

[1]黃慶;遙感找礦技術在地質礦產勘探中的應用[J];中國地質礦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4年11期

[2]王登紅;陳毓川;徐志剛;陳鄭輝;沈保豐;湯中立;裴榮富;成礦體系的研究進展及其在成礦預測中的應用[J];地球學報;2011年04期

[3]彭軼;金礦找礦中構造成礦理論的應用研究[J];湖南有色金屬;2017年04期

[4]趙源濤;遙感找礦技術在地質礦產勘探中的優勢探討[J];城市地理;2017年12期

[5]趙正;王登紅;陳毓川;劉善寶;方貴聰;梁婷;郭娜欣;王少軼;王浩洋;劉戰慶;曾載淋;丁明;陳偉;周新鵬;“九龍腦成礦模式”及其深部找礦示范:“五層樓+地下室”勘查模型的拓展[J];地學前緣;2017年05期

猜你喜歡
勘探
中國為何頻頻發現大油田
潛艇的由來
煤田地質勘探的布置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