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觀察與研究

2020-10-09 10:37徐文新
新一代 2020年23期
關鍵詞:師生互動小學語文

徐文新

摘 要:學習是一個群體互動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教師的舞臺。教師應當采取多種互動方式,加強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語文課堂中,應用小組互動學習規則,促進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師生互動是新時代對學習共同體的要求,它加強了師生關系,也對小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更積極的影響。本文分析了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加強互動策略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觀察研究

在國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下,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因此教師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加強師生互動。語文教學在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五千年的文學積淀已經融入了這門重要的學科,這足以證明學生學習語文的必要性。因此,結合語文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在課堂上要加強師生互動。通過有效的互動改革,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自學能力,并增強學習語文知識點的探究興趣。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一)單一互動頻繁,無法雙向互動

現如今小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形式主要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種模式,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學生的自主性。此外,教師沒有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無法協作幫助學生,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沒有達到提高學習效率,促進社會發展的效果[1]。

(二)認知情感不平衡

新課程標準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知識和情感的充分發展。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主要集中在知識的掌握上,很少注意培養學生的情感和態度,導致很多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內容,有了較高的識字量、閱讀量和記憶量,但卻不能很好地與他人交流,這妨礙了他們的社會發展,不利于身心成長。

(三)不具備深層次互動

在小學階段,師生之間的交流大多處于形式化的、表面化,很多交流都局限于言語上。缺乏對互動模式的深入研究和開發,無法幫助學生形成善于思考的能力,也無法養成良好的提問習慣。如果教師與學生沒有做好溝通的準備,效果就會不盡如人意。

(四)互動形式僵化

學生自身的知識文化水平有限,與成人交流的機會較少,使信息渠道被教師控制[2]。因此,教師具有較強灌輸性的信息源優勢,如果一味地單方面將知識強加給學生,就會導致師生互動受到限制。在學生不聽課、不交流的情況下,便無法達到有效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成績下降。

二、小學語文課堂良好師生互動行為策略

(一)采取寬容教學態度

作為教師,主要人際關系應當是師生關系。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體現出文化底蘊。新時代,人們對教師的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指導,愛護并尊重學生,重視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平等地教育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寬容學生的缺點,避免使用一些不公平的管教手段,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切勿進行體罰。

(二)關心愛護學生的日常生活

在教學中,關愛學生是關鍵。在關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建立師生平等互動關系的橋梁。對學生的關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表達,例如從小事做起,避免對小學生造成心理傷害,可以通過擁抱、鼓勵、微笑等方式,為他們帶來溫暖。

(三)學會尊重學生

我國的思想觀念認為,學生應該尊師重道,服從老師的指令。即使受到老師的批評,也要默默接受。但事實上,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應該得到尊重。所以,老師應當在課堂中學會尊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后,小學生才會學會尊重老師[3]。這種對學習環境的相互尊重,對學生的學習很有幫助,這也是打造師生互動課堂的前提。

(四)對學生基于授課信任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老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信任是同一原理,學習的背景下,教師給予信任對增強孩子的信心有著明顯的正面影響。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不斷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感情真誠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感受到真誠的態度,才能在課堂上營造師生互動的氛圍。

(五)針對化教學

教學有道,教無定法。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避免預設了課堂上的互動方式。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發,就會產生許多學習靈感,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教師不能對學生的問題置之不理,否則會嚴重降低學生的思維靈活性[4]。另一方面,教師要對不同層次的問題進行預判,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選擇判斷和描述較為簡單,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的問題。對于優等生則可以布置能啟發思考、激發探究意識的問題。通過針對化實施教學,提升小學語文授課效果。

(六)采取多樣化課堂互動

除了傳統的師生互動外,教師還可以應用多樣化的課堂互動形式,如要求學生之間、個人與小組之間、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進行學習互動。將原有的教師一言堂轉變為群體討論的輕松課堂氛圍。學生可以在與小組的互動中,集思廣益,發表個人和小組的意見,從而深刻了解語文問題,提高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效果,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基本目標,并增強學生的語文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甲寅.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觀察與研究[J].吉林教育,2016(2).

[2]陶麗梅.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觀察和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000(003):71-71.

[3]潘嬌嬌.培智學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 2018.

[4]付珍鳳.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存在問題及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5(014):120-120.

猜你喜歡
師生互動小學語文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