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母親新生兒的應用效果

2020-10-12 14:11麥玉娟趙梅鋒廖小燕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4期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血糖水平應用效果

麥玉娟 趙梅鋒 廖小燕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母親新生兒的應用效果。方法 納入2018年2月—2019年3月該院接收的糖尿病母親新生兒80例,將其依照單雙號分組法分為研究組40例與參照組40例。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將在其護理干預應用其中,比較兩組新生兒出生后血糖水平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研究組新生兒100.0%血糖水平為正常值,參照組77.5%為正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新生兒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5%顯著低于參照組2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新生兒血糖水平,同時,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早期護理干預;糖尿病母親新生兒;血糖水平;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7(b)-01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onates with diabetic mothers. Methods Eighty neonates of diabetic mothers received from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included and divided into 4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40 case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 grouping method. The reference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car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ill use it in their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compare the postnatal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100%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neonate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normal, 77.5%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normal,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neonatal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2.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22.5%. ther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onates of diabetic mother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neonate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hich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Neonates with diabetic mother; Blood glucose level; Application effect

糖尿病母親新生兒是指在母親懷孕期間存在糖尿病情況下分娩的新生兒,有研究表明,此類新生兒成活率遠低于血糖正常母親新生兒[1]。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且發病率逐漸呈年輕化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二胎政策的開放,產婦生育年齡普遍較高,因此,糖尿病產婦數量隨之增加[2-3]。同時,產婦在懷孕期間,由于生理機能的改變,糖代謝能力受到一定影響,尤其在晚孕期,妊娠糖尿病發病率較高。而血糖水平異常產婦除自身健康受到一定影響外,胎兒發育將會受到一定影響,而并發癥發生率會隨之增加[4]。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與監測科技的不斷發展,當前臨床中,糖尿病母親新生兒死亡率顯著下降,但其發生低血糖現象仍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因此,對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實施相應護理干預尤為重要,該研究選擇2018年2月—2019年3月該院接收的糖尿病母親新生兒80例,針對早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母親新生兒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該院接收的80例糖尿病母親新生兒作為該次研究代表。按照單雙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每組40例。其中,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6∶14;胎齡分布于38~41周,平均胎齡(39.26±0.78)周;母親年齡分布于26~38歲,平均年齡(31.23±0.12)歲;新生兒自然分娩23例,剖宮產分娩17例。參照組男女比例為25∶15;胎齡分布于38~40周,平均胎齡(39.31±0.56)周;母親年齡分布于25~39歲,平均年齡(31.19±0.11)歲;新生兒自然分娩22例,剖宮產分娩18例。對比兩組各項基線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

將常規護理應用于參照組中,主要表現為:對產婦實施胰島素治療,并根據其自身情況對其飲食進行相應調整,新生兒出生后,實施常規處理等。

研究組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具體表現為:①早期低血糖護理干預: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在胎兒時期胰島素水平普遍高于其他正常胎兒,致使其出生后低血糖情況發生率較高,因此,在胎兒出生后,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定時血糖水平檢測,并將其記錄在冊,若發現新生兒血糖水平較低,應對其實施葡萄糖靜脈注射,保證其血糖水平維持在2.8~3.6 mmol/L之間,并對新生兒進行并發癥監測,如:呼吸暫停、體溫過低、震顫等。②早期呼吸窘迫綜合征護理干預:過高的胰島素分泌,使新生兒無法有效生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使其產生呼吸窘迫綜合征,一般來說,新生兒在出生6 h左右逐漸出現血氧飽和度降低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因此,護理人員在新生兒成功分娩后,對其呼吸次數與頻率密切關注,觀察其出否出現呼吸困難等情況,一旦發現新生兒出現呼吸困難,應立即使用機械通氣進行相應處理,同時,依照新生兒自身情況,調節相關儀器參數,防止其出現其他并發癥。③高膽紅素血癥護理:低血糖與紅細胞增多為高膽紅素血癥發病主要因素,因此,在新生兒出生后,護理人員除對其血糖進行相關檢測外,對其鞏膜顏色與皮膚黏膜同樣應實施密切關注,定期測量膽紅素水平,一旦發現新生兒存在黃疸癥狀,立即使用藍光照射及口服酶引導劑。④保暖與喂養護理干預:新生兒出生后,立即給予其保暖舉措,將其體溫保持在37℃左右,提倡母乳喂養,新生兒吸吮功能尚未成熟,因此,可實施滴管輔助喂養,并在喂養完畢后,檢查其是否出現嗆奶、溢奶情況,避免其出現誤吸情況。在對新生兒實施早期護理干預過程中,應保證無菌操作,以免其出現感染。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新生兒血糖水平;②對比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相關數據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血糖水平與并發癥發生率[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水平

研究組新生兒無低血糖或高血糖情況發生,參照組出現6例低血糖,3例高血糖,研究組血糖水平顯著優于參照組,經統計學分析比較得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癥

研究組新生兒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5%,參照組總發生率為22.5%,兩組數據相比,研究組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糖尿病母親對新生兒影響

糖尿病母親所指糖尿病患者妊娠或妊娠后患有糖尿病的產婦,糖尿病母親體內血糖水平長時間存在較高狀態,而臍帶連接胎兒與母體,母體給予胎兒氧份及所需營養,因此,其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將直接影響胎兒。雖然胎兒無法單獨從外界獲取營養及氧份,但自身存在新陳代謝,并具有調節激素機制[5],若母親血糖水平較高,當通過臍帶傳輸至胎兒后,胎兒可將其進行相應調節,致使其增加胰島素分泌,導致機體糖代謝功能有所提升。胰島素分泌過高可使其生長激素隨之提升,因此,胎兒生長發育相對較快,而在經濟發達的今天,產婦營養過量,胎兒吸收過多,導致巨大兒發生率逐年提升。

新生兒胰島素分泌過量的同時,機體處于高胰島素狀態,對糖皮質激素存在一定拮抗作用,而糖皮質激素可有效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成熟,使其肺泡表面張力提升,進而提高新生兒呼吸功能[6],一般情況下,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分泌的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受到阻礙,致使新生兒呼吸功能受到影響與糖皮質激素受胰島素拮抗相關,致使新生兒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對其生命安全構成一定威脅。與此同時,胰島素過量分泌會到導致胎兒對氧份需求量的增加,一旦出現氧氣不足,胎兒將出現宮內窘迫癥,臨床對宮內窘迫癥利用胎心監測進行判斷,在特殊情況下,應立即終止妊娠,防止出現死胎等不良事件。

3.2 ?早期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并發癥的應用

糖尿病母親新生兒所有并發癥發生情況均與母體中血糖水平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產婦分娩前,應對其血糖進行相應控制,告知其飲食注意事項,在保證血糖水平平穩前提下,提供自身及胎兒所需營養[7]。同時,在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對其實施保暖處理,防止其出現寒顫等并發癥,而在新生兒出生30 min后,給予其糖水喂養,若其血糖水平仍未達到相應標準,應立即給予其靜脈注射葡萄糖,防止其出現低血糖現象。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母親新生兒發生低血糖時間注意為出生后6 h,特別是在出生后2 h左右發生率最高。新生兒在出生后2 h出現短暫性低血糖情況不會對其產生影響[8],但新生兒持續反復出現低血糖可嚴重影響新生兒中樞神經,極易造成腦損傷現象,對其今后發育具有一定影響,因此,應對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實施早期護理干預。

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平均血糖水平顯著優于參照組,而并發癥明顯少于參照組,說明,對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新生兒血糖水平,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其良好母嬰結局。因該次研究結果樣本數量和研究時間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 ?徐愛琴.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接受早期護理干預的臨床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6):165,172.

[2] ?曲翠麗,尚治新,王清春, 等.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26):90-93.

[3] ?周建萍.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9,38(25):164-166.

[4] ?陳尚軒,溫麗娥,黃奕輝, 等.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兒圍產期并發癥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 26(8):1151-1152.

[5] ?曹麗萍.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母兒圍產期并發癥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青島醫藥衛生,2019,51(4):296-298.

[6] ?馬麗.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2):173-174.

[7] ?袁倩,劉芷佐.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1):164-165.

[8] ?梁紅巖.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9,15(3):59.

(收稿日期:2020-04-19)

猜你喜歡
早期護理干預血糖水平應用效果
老年髖部骨折中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分析
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后新生兒血糖水平影響
比較低GI型腸內營養制劑和普通均衡型腸內營養制劑對鼻飼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早期護理干預對預防順產后尿潴留的效果觀察
小兒肺炎早期開展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