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微課中的滲透

2020-10-14 21:34楊秀紅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7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德育教育滲透

楊秀紅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思想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美術教學要充分明確教學目標與任務,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將德育教育與美術知識有效融合到一起。教學實踐證明,微課作為信息技術中一種特殊教學手段,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美術;微課;滲透

雖然說素質教育在如今的教學中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化,但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重,仍然有很多老師的教學帶著功利性,美術在傳統的教育中一直都被劃分在“副科”的行列中。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培養全能型的人才是當前的目標和目的,老師需要極力改變教學現狀,實現多樣化的課堂模式,將德育教育真正的滲透到小學美術微課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1]

一、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微課中滲透的意義

新課程改革在學校的貫徹落實越來越到位,對思想道德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新課改下小學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質的培養非常重要。通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將美術知識教學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接受美的教育同時也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在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生活與大自然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一切美好事物的情感。小學美術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美術的特征與多樣性,也要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2]

二、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微課中的滲透原則

1.教學有機結合的原則

微課手段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實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所以老師要通過這個過程充分突出微課的價值,不能生搬硬套地把德育知識一股腦傳授給學生,要將德育知識與美術知識結合到一起,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老師要把握好德育知識在小學美術微課中的滲透時機,否則學生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也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3]

2.注重學生認知的原則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心智都還不太成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還比較薄弱,而且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比較大,因此老師需要遵循學生認知的原則,使德育教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比如說,在低年級,老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其中包括心理狀況、生活經驗等等,采取合適的方法將德育知識滲透到微課環節中,讓學生與德育知識產生共情;而在高年級,老師就要特別關注學生三觀的構建,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觀。

3.老師言傳身教的原則

學生階段,青少年行為的養成大部分是對家長和老師的模仿。老師所肩負的責任就是教書育人,傳統教學的著重點就在于“教書”,忽略了“育人”的重要性,而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實施前提下,“育人”對于老師而言是更加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就要遵循言傳身教的原則,從而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微課手段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形式往往都是視頻,而視頻本就可以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在這個環節滲透德育教育,老師也會不由自主地去完善自身的一言一行,增強自身的修養,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有利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思想品質,完成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

三、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微課中的滲透現狀

1.教育觀念陳舊

在小學美術微課的課堂教學中,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是一個緩慢且艱難的過程,很多教育工作者長時間受傳統教育的影響,一時間很難做出改變,而且我國是一個教育大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所以重視升學的壓力也在所難免。美術不屬于應試考試的科目,在小學階段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會忽視這門學科,微課手段的實施也只是表面化,這樣會導致德育教育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老師一直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不論是美術還是其他學科,這樣下來終究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4]

2.課堂氛圍沉重

在小學美術微課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至關重要,但由于很多美術老師不注重創新,教學模式太過單一,只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不能有效發揮出微課的優勢以及價值,導致學生的參與度極低,不利于德育教育的滲透。教育觀念的轉變本就比較緩慢,再加上老師不能合理科學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和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越來越低,就需要老師從根源上尋找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消除學生的消極心理,實現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5]

3.缺少因材施教

在小學美術微課的課堂教學中,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缺少因材施教,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填鴨式”或者“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老師對于學生的了解不夠。小學美術老師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根據教學目標做出改變,消除學生之間的差異,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全面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有效運用微課手段,讓學生主動接受德育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實現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完成預期的教學。

四、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微課中的滲透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在微課環節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激發下擁有學習動力;其中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使得學生在情境中能夠進行自主思考,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嶺南版小學美術《恐龍回來了》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在課前根據教學重難點制作微視頻,微視頻的主要風格為趣味性,然后在主體環節為學生播放,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在情境中就能夠認識到各種各樣的恐龍,增強學生愛大自然、愛科學的情感,高效實施德育教育。

2.加強鑒賞教學

小學美術教材中有很多美術鑒賞作品,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作品讓學生進行鑒賞,而且在美術鑒賞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要建立學生的美術觀念,引導學生在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美術的魅力。例如在教學嶺南版小學美術《給樹爺爺畫像》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在微視頻中加入幾幅適合學生鑒賞、欣賞的美術作品,然后在主體環節的教學中為學生播放,引導學生鑒賞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從小愛護樹木的環保意識,懂得樹木與人一樣的生命關系,并且讓學生能運用長短、粗細、曲直、疏密的線條有感情的表現想象中的樹爺爺。

3.開展實踐活動

在小學美術微課的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老師可以經常開展手工制作活動,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可以在手工制作的活動中有所成長,也讓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質量大大提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教學嶺南版小學美術《小禮物》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播放微視頻,視頻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各種紙進行簡單的平面造型和組合裝飾設計,給爸爸媽媽親手制作一份禮物,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不時地播放微視頻,讓學生可以及時抓住重點,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意識,引導學生擁有積極的態度。

4.深挖德育內容

為了實現美術教學和德育教育的雙重目標,需要小學美術教師善于在教材的基礎上深挖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美術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很豐富,教師要將深挖教材的德育作用,讓它的作用最大化,不能只是為了畫而畫,必須適時進行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嶺南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媽媽的好幫手》一課時,不要急于教授學生如何畫圍裙和廚房機器人,而是要看到這是一節表達的關心愛戴媽媽的德育教育內容,教師先在大屏幕出示多張母親和孩子在一起時的親密互動,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升騰起對媽媽的愛,然后教師再用親切柔和的聲音生動地講解孩子和媽媽之間感人瞬間的圖片,把學生帶入母愛的情感世界中。之后教師講如何設計圍裙和做飯機器人的功能,學生內心已經深受觸動,從而達到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和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出微課手段的優勢和價值,以此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讓學生擁有辨別美丑的能力,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從而在更深層次的德育教育上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完成小學美術微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龍菁.淺析德育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體現[J].成功(教育),2013,08:274.

[2]鄭明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德育的點滴滲透[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8):162-163.

[3]路顯花.德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探微[J].學周刊,2013,29:65.

[4]黎靈.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2017(1):00041-00041

[5]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M].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德育教育滲透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