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如何應用體驗式教學法

2020-10-14 07:33陳洪濤
考試周刊 2020年54期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應用措施初中教育

摘 要:新時期教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要培養學生有能力利用道德層面的要求和法律規定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目前初中階段道德和法治課程中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可以將體驗式教學應用于教師中,提升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進行探討,并提出有效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初中教育;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法;應用措施

現代教育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核心目的,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思想品德和品質品行。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之前先學習做人,能夠實現全面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并沒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們積極的探索和應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將體驗式教學法應用于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更為尊重學生的感受,將教材知識內容融入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在體驗中更好地掌握知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也不再是單一的傳授知識模式,而是更加重視提升學生的情感感受、思想態度和價值觀念,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素質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 簡述體驗式教學法

體驗教學法是現在教學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創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實際感受,通過思考和感受掌握新知識的教學過程。體驗教學將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真能力作為教學活動前提,教師利用合理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體現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本的知識和內容融入體驗,教師利用有效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通過體驗式教學能夠實現認知和情感互動有機結合,在學生內心情感得到滿足的情況具備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將其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能夠利用和現實生活極為貼近的生活片段作為課堂情境的創設背景,教師引導學生在這一背景下進行交流、體驗、感悟和反思,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觀念。

二、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確學生主體地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教育改革對教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教育教學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教學逐步從教師為主體轉變為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在課堂中不僅讓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而是更關注學生感受展開有效教學。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認知、經驗和學習能力,鼓勵學生進行體驗、自主探究和實踐,能夠快樂地學習。在道德和法治課程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利用真實參與和感受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輕松和愉悅的課堂氛圍,創建貼近生活的情景,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在體驗和思考過程中形成感悟,能夠將情感體驗和隱性知識進行整合,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法治觀念。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平等交流

教學是一種雙向活動,需要共同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才能確保教學質量。大量實踐證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地學習,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倦怠和抗拒,無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開展體驗式教學需要創建平等開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進行積極的體驗,同時強化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將原來的教師教學生學變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教師積極地參與到體驗中,在相互交流和討論中碰撞出知識的火花,這是傳統教學無法完成的。

(三)強化教育功能,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新時期,黨和政府提出立德樹人教育方針,提倡實現學生全面、自由發展。同時教育部門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提出了新要求,學生的認知不能停留在顯性知識層面,而是要讓學生積極體驗和探索,強化道德和法律教育能力。傳統教育只重視課程內容,學生對知識只能死記硬背,但不能理解知識的內涵,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新時期課堂中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體驗、去感受,積極進行交流和思考,最后獲得感悟,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學生將課本獲得的間接經驗和體驗獲得的直觀經驗相結合,從而能夠將知識完美轉化,能夠將知識融入實際生活層面,充分體現出德育教育能力,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能夠建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法治意識。

三、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體驗式教學的有效應用措施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教學中道德和法治課程中教師通常會明確內容重點,讓學生對知識進行記憶,長此以往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是學習的前提條件,教師需要是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積極地體驗和思考,才能獲得感悟和體會。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缺乏趣味性。因此教師就需要利用有效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參與度,能夠將精力集中到課程中來。初中學生認知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同時還具有自尊心強、喜好攀比等心理特點,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大膽地在課堂中應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興趣。例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將課程內容和最近學生最關心的話題聯系在一起。以最近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為例,首先引導學生對這個話題進行開放的討論,積極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感受,談論之后引導同學分析造成校園暴力的因素,例如家長過度寵愛、網絡游戲中的暴力影響、過度英雄主義等,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意見,為了建設和諧校園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起熱議,創建積極的課堂氛圍后將本課要學習的知識內容融入進來,學生經過思考后能夠對問題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認識,能夠強化學生的判斷力,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

(二)課堂中有效利用閱讀

初中學生直接經驗較弱,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實際情景或是例子學生無法良好地融入。因此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閱讀一些文字、圖畫等書面的資料,從而能夠獲得情感體驗。利用閱讀進行體驗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有效的引導作用,能夠幫助學生選擇內容健康、積極,具有閱讀價值的書籍或是網絡資料。作品中需要蘊含豐富的情感,學生閱讀后會產生心靈的震撼,從而能夠喚醒學生的內在情感,通過閱讀能夠深入了解作品的內涵意義,從而能夠將情感內涵約束自身的行為。例如我們在學習敬畏生命內容時,教師首先需要考慮,現代的初中學生一般都生活條件是較為優越的,通常面對的是快樂、興奮、安全和和諧,對于生命的磨難、意外、或是因為不可預知的情況導致生命結束的情形,因為缺乏足夠的體驗和理解,通常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真實的、感人至深的作品讓學生閱讀。

例如最美逆行者中這樣描寫: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全國各地都打響了抗議阻擊戰,在這場戰爭中,有一群人因為責任,因為擔當,義無反顧地成為最美的逆行者。他們奮斗在防疫一線,不分晝夜地守護著病房,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一會,甚至有的年輕的醫務人員因為過度勞累失去了年輕的生命。他們和時間賽跑和病毒搏斗,面對病毒不會退縮,卻沒有時間給年邁的父母打一個電話,臨沂民警崔嵬連續工作突發心肌梗死倒在工作崗位上;李文亮遼寧人,武漢中心醫院主治醫師,收治患者過程中感染新冠肺炎以身殉職,年僅25歲;夏思思為消化內科住院醫師,主動請戰奮斗在一線,不幸感染病毒以身殉職,年僅20歲。面對疫情,人們能夠居家隔離盡量避免外出,可是他們必須要勇敢地奮斗在一線,用生命書寫擔當,用愛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他們是新時代的逆行英雄,是最可愛的人!閱讀后,有些學生甚至落淚,能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消失,能夠感受到失去親人、子女的痛苦,能夠了解到生命的脆弱。教師可以提問,這些犧牲的英雄這么做值得嗎?能夠引導學生深入地探究和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三)利用多樣化的課堂活動,豐富感悟和體驗

教師在設置情景后,要引導學生融入體驗中,能夠以問題為基礎,在體驗過程對問題進行深入地思考?;顒又薪處熞l揮引導作用,利用問題拓寬學生思路,從而能夠使情感經驗更為豐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以禮待人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明有禮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教師提問你都看到過那些不文明的事。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夠積極地發言:亂停亂放、高空拋物、超市爭搶特價品、公交車上不給老人讓座等,學生可以意識到不文明的行為就在我們身邊。教師要引發學生進行繼續思考,這些行為會對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教師繼續發問,闖紅燈是不文明的行為,那么救護車、消防車和警車為什么可以闖紅燈?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有更為深入的思考和體驗,從而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

(四)走出課堂,到生活中進行實踐體驗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重視生活化教學,選擇教學資源時盡量要貼近生活,從而通過學習理論知識,能夠強化實踐操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實踐課程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夠將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源于生命,因此可以到真實的場景中開展體驗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目前的初中生,對于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等都持支持態度,但是在生活中卻很少有人參加公益活動。在學習服務社會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利用周末期間組織學生進社區和養老院,為環衛工人提供愛心服務、做志愿者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實實在在的活動,能夠提升學生的責任感、集體意識和奉獻感精神。實踐活動中的體驗更具有真實性,能夠獲得課堂學習中無法學到的知識,常參加公益活動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對他人的關心和包容、使自己真正融入社會化,走出家庭提供的避風港,能夠強化獨立能力和服務精神。

四、 結語

實踐證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但是教師還需要進行積極的探索,能夠根據教學效果對活動方式和教學方法進行調整,不斷完善和優化教學模式,創造更為積極的學習環境,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促進學生更為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何丹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J].新智慧,2019(3):37.

[2]練碧霞.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方式[J].中華少年,2019(4):26.

[3]鄒家寧.初中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模式初探[J].中華少年,2018(20):298.

作者簡介:

陳洪濤,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學文公分校。

猜你喜歡
體驗式教學法應用措施初中教育
體驗式教學法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中職德育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運用
護理實驗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分析
探析關于儀表編程自動化技術及應用
對話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運用體驗式教學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