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中護理干預應用

2020-10-19 17:39伍肖玲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健康管理心理干預健康教育

伍肖玲

【摘要】目的:在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中實施護理干預,觀察其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社區在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之間治療的20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其中對照組(n=100)不實施護理干預,觀察組(n=100)實施社區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社區護理干預效果。結果:干預前,兩組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干預效果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社區干預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工作中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其生活方式與遵醫囑行為,可有效降低其對藥物的依賴性,明顯提升藥物治療效果,因此建議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預;一對一輔導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293-01

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引發了大量社會健康問題。高血壓是一種常見慢性病,嚴重影響心、腦、腎等臟器結構功能,容易反復性發作,心理因素、不良飲食習慣、吸煙、酗酒等均是高血壓的病因,多數患者需要終身服藥[1]。如何幫助患者形成良好飲食習慣、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提升服藥依從性,成為目前人們重點探究的問題。此次研究以我社區高血壓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不同組別之后,采用對比試驗法比較兩組患者社區護理干預效果,旨在明確護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效果?,F在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200例社區高血壓患者,均為我社區在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之間治療,自愿配合護理干預,均簽署有關同意書,排除肝功能障礙、腎功能不全與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其中對照組(n=100)男性62例,女性38例,其年齡在35~84歲之間,平均(60.25±5.56)歲,其中大專及以上20例,高中及中專60例,初中14例,小學及以下6例;觀察組(n=100)男性60例,女性40例,其年齡在34~84歲之間,平均(59.78±5.42)歲,其中大專及以上18例,高中及中專61例,初中15例,小學及以下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與文化水平等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1.2方法

患者每周均到社區門診隨診2次,由護士上門隨診1次。對照組不實施護理干預,觀察組行社區護理干預,其方法為:①健康教育:定期組織患者參加健康教育活動,為其發放高血壓疾病宣傳資料,并撰寫健康教育專欄,請專業醫生到社區講課,重點對高血壓及有關并發癥的危害、按時服藥與合理運動重要性進行講解,以提升患者疾病知曉率、按時服藥依從性。每月組織患者參加聯誼會,促進其相互交流。邀請營養專家指導其合理飲食,改變不良飲食與生活方式;②心理干預:高血壓病程較長,患者容易出現不良情緒,這時護士應耐心傾聽其傾訴并解答疑問,告知其自我放松方法,如散步、聽音樂、深呼吸等,引導其與家屬交流,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調整自己的角色行為,從而消除其緊張、不安、焦慮等不良心理,對疾病治療與康復樹立信心;③一對一輔導:對于文化水平較低、年齡偏大、行動不便的患者,可給予一對一輔導,由社區護士定期上門為其監測血壓,指導其家屬協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導其適當運動,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由社區醫生定期上門檢查,根據患者病情調整藥量,注意避免多種并發癥發生。

1.3觀察指標

分別在干預前、干預后6個月為患者發放調查問卷,其內容包括疾病有關知識、藥物依賴性、生活方式、服藥控制次數與再次住院次數。統計兩組干預前后病例數,列表后行統計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軟件SPSS21.0錄入并分析各數據資料,其中計量資料用t檢驗,(x±s)描述,計數數據資料則用卡方檢驗,用百分數或率描述,P<0.05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社區護理干預效果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社區干預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近年來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護理模式也得到了改進,社區衛生服務已成為我國衛生事業的一大發展趨勢,護理工作也由此走向社會,護理工作內容逐漸從單一護理擴大到健康咨詢、衛生宣教及預防保健等方面,社區護理的角色與指責對其能力提出了與醫院不同的要求,在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4]。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隨著醫療模式的轉變與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高血壓治療不應該局限在控制血壓上,同時還要提升長期服藥的依從性,以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其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5]。高血壓是多種因素引發的疾病,與不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失衡、缺乏運動鍛練等因素密切相關[6]。此次研究從不同方面為患者提供社區護理干預,以改善其身體素質,減少誘發高血壓的因素,從而顯著降低高血壓發病率與對藥物的依賴性,減少高血壓發病次數。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社區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了解高血壓知識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善者、自服藥物控制者明顯更多,對降壓藥物有依賴性者、住院控制者明顯更多,組間差異顯著,P<0.05。此次研究過程中,為高血壓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講解按時服藥的重要性,提升其對高血壓疾病知識知曉率與用藥依從性;給予心理干預,教會其自我放松的方法,引導其參加社會活動,消除不良情緒,更好的配合治療與護理;實施一對一輔導,本組有部分患者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行動不便,對于這部分患者對其實施一對一輔導,引導其形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避免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通過研究分析得出,護理干預可加深高血壓患者對其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幫助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可達到非常顯著的藥物控制效果,與此同時,還能改善患者對降壓藥物的依賴性,降低再次入院治療發生率,從整體來看護理效果較好,建議在護理工作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敏,張丹,陳學軍,唐敏.縣級醫院主導的高血壓老人醫院-社區-家庭健康管理模式的構建及效果評價[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9,16(06):194-197.

[2]魏建梁,彭偉,楊傳華.社區高血壓健康管理與中醫藥綜合干預模式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20):3133-3136.

[3]夏凱.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健康管理與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0):152-153.

[4]陳光毅,楊彩虹,蘇偉秀,朱海華,黃連真,王鳳娟.健康管理師對1507例慢性病病人知信行干預效果的調查研究[J].全科護理,2019,17(16):2015-2017.

[5]張海霞.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及健康管理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08):952-954.

[6]蔡成偉,林吉祥,李麗,陽曉東,周潔,萬里.某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狀態及中醫健康管理利用、需求情況調查[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9,33(01):62-64.

猜你喜歡
健康管理心理干預健康教育
體質辨識在社區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