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農村未成年違法犯罪原因淺析

2020-10-20 05:46王艷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犯罪心理人格障礙教育

王艷

摘要:青年是民族的脊梁,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為共同促進青年更好地成長,“家庭”不僅是未成年成長發展的早期呵護場所,而且是建立人格特質的基石。如今家庭的雙面性全面地威脅著未成年身心發展的趨勢。較差的親子教育元素及不良的家庭輔導以及缺乏父母的漩渦和其他個人因素行為,導致童年期兒童容易出現性格突變,心理創傷過度嚴重,就會留下創傷后壓力心理障礙癥。因此,這是造成未成年犯罪最原始的起發點,經多日來仔細觀察研究,對未成年違反法律和紀律的根本原因,并明確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教育;人格障礙;犯罪心理;心理創傷

一、當代農村未成年現狀淺析

(一)當今農村未成年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領先、經濟教育增長趨勢加高速發展,使農村教育資源、經濟水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導致農村與城鄉實力相比貧富懸殊極為不平衡。由于農村未成人的娛樂方式有限,時常以智能手機和書籍作為消遣,為了滿足青春萌芽好奇心,使用其他接近方式購買非法淫穢小視頻來刺激自我中樞神經來腐蝕他們的思想,而毀滅自身價值觀與人生觀,致心理扭曲,嚴重情況下將會輟學。最后因自身教育水平有限,學歷低下、閱歷薄弱、能力不足,為了自身物欲型需求,不惜鋌而走險毫無顧忌自己違法道德底線,展開盜竊,于是初次單獨盜竊經驗欠缺,得加入犯罪團伙共同精心策劃犯罪行動,在作案手段中日趨向智能化、成人化,有的案件作案手段非常殘忍,作案后及時毀滅罪證,破壞現場,擾亂警方收集證據時間,進行搶劫、強奸、和搶奪等團伙犯罪活動。

(二)掃除農村未成年法制盲點“認知”

為此,當地教育部門不能一味地重視未成年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他們綜合道德智體美勞發展。如今社會是法治社會,教育部門應聯合當地司法機關在學校集中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對法律知識進行搶答,以搶答標準正確的學生現場獎勵小禮品來,激勵他們加強多法律知識的學校。根據刑法13-25歲是涉嫌犯罪高峰期階段,因青春叛逆期恰好是治愈“困難期”為防止長期駐扎在貧困偏僻山區未成年歧路亡羊,應加強對青春叛逆期涉嫌犯罪行為進行約束,進行法制科普宣傳。

綜上所述,若犯罪主題趨向平穩化,那么犯罪概率存現穩定狀態。

二、子女萌生犯罪的念頭淺析

(一)家庭結構不完整嚴重影響未成年身心發展

在貧困山區,許多青少年多由老人照顧,導致未成年思想存在“腐朽、隔代教育”效應。首次,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外出打拼,結識形形色色的人很容易另尋新歡,把所有的積蓄全部耗新歡身上,導致夫妻感情破裂。另外,有些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分開工作,導致夫妻之間爭吵次數不斷,最后以缺乏心靈溝通婚姻而告終。這兩種的不幸,使未成年心理無法接受理解目狀,也無法接受離婚的事實。在同齡人中,他們心里感到非常壓抑,性格由活潑型加速轉變內向型,內心敏感和可疑,并且他們的精神狀態常常處于悲觀狀態。缺少父母關心照顧,時常會感到周圍的人情薄涼,為此慢慢萌生致他人死地極端念頭,為民除害錯誤地認知。

(二)家庭矛盾的分歧會傷害未成年人

由于農村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諸如父母的教育工作方式偏斜及個人不正當行為等經常引起父母的過激辱罵,導致未成年內心過于擔心個人日常生活;有些父母整日忙于賭博、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等無視子女日常管教,使未成年厭棄學業來放縱自我,通常被迫在這種惡劣環境中成長,很容易使他們迷失自我。

(三)傳統文化教育是農村未成年犯罪的重要影響因素

農村地區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對有限,并且呈現農村精神和文化資源的教學團隊也非常匱乏。由于農村地區的極端困難環境,教師資源更加嚴重地外流,許多在職的教師也很擔心個人待遇問題,再加上貧富懸殊的增加,農村未成年和兒童更容易犯罪。

三、社會壓力作為犯罪的重要因素

(一)就業率低下與犯罪率成正比

由于目前的就業形勢嚴峻,用人市場呈現買方之勢,剛步入社會發展的懵懂青少年,設定高標準的薪水,未意識文憑還是工作經驗都是入行一道坎,兩者都無法達到相應標準,只有強迫接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僅嚴重打擊了他們自尊心而且嚴重負面情緒化。就業門檻標準不僅體現了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而且從精神需求的層面反映了未成年的需求。他們通常引起的一些沮喪的心理反應部分是由于日常生活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卑微的工作使他們對心理狀況產生了很大的阻力。首先,薪資總數小于當前平均薪資,而在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處于不平衡,區域失衡,制造業失衡,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原因。其次,由于我國的網絡安全治理不完善,因此諸多小公司以高額獎金和優厚福利待遇作假信息來招聘,反復在各大型網站發布相同的信息,吸引眾多待業人員、應屆畢業生投簡歷,以組織培訓業務為幌子,頒發客戶個人隱私信息以加微信方式向客戶推薦本公司金融產品實施電信詐騙,從而社會治安受到嚴重破壞。

(二)未成年自身內在因素

在18歲以下的未成年,不僅經驗淺薄而且主觀約束較差且缺乏實踐經驗,對許多社會問題的理解包含了一些苛刻和盲目性以及對生活和價值觀的看法。三觀尚未成熟形成,很容易接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通常的客觀角度來看,大多數18歲以下未成年,未有個人目標和適當的價值觀;往往考慮金錢觀和不健康的社會風氣導致他們犯罪的主觀原因。首先,它是一種虛榮心,彼此盲目比較,盲目追隨追求完美的高消費和物質生活的趨勢。

四、總結

科學式家教不僅是孩子心理的營養膏,更是他們人生道路的指導者。換句話說,父母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到孩子的人格特質。為使未成年身心良好發展,應召集社會總動員結合相關案例,為父母講述預防犯罪宣傳教育主題宣傳活動法律,不僅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而且改善家庭良好的氛圍,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耿銳.論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對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05(28):01-02.

[2]賀仁華.淺談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與預防[J].科技信息,2011,04(25):I0039.

[3]彭楊.論農村青少年犯罪狀況、原因及預防[J].青年與社會,2014(06):30-31.

[4]李亮.外出務工背景下夫妻資源對農村女性家務分工期望的影響基于巢湖市居巢區的實證研究[J].社會,2009(02):199-214.

猜你喜歡
犯罪心理人格障礙教育
探究攻擊型人格障礙伴抑郁癥患者的人性化護理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三不穩”“一沖動”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犯罪心理痕跡應用現狀與反思
家長如何幫孩子擺脫表演型人格障礙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犯罪心理畫像初探
盜竊罪發生機制及干預策略分析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