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如何提升“融能力”

2020-10-20 05:46孫艷潔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電視新聞融媒體

孫艷潔

摘要:在傳統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占據信息傳播的絕對主導地位。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其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對傳統媒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為了在激烈的媒介市場中獲得發展,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紛紛走上媒介融合道路。媒介融合的不斷深入發展,推動了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電視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必須及時更新觀念,積極主動學習融媒體知識,才能在媒介變革中求得生存。因此,本文在闡述適應融媒體發展必要性的基礎上,指出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并提出提升融能力的對策和方法,希望其能為電視新聞轉型發展提供參考性思路。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融能力

電視新聞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其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史,潛移默化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在如今新媒介技術的沖擊下,電視新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如何適應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行為習慣,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成為電視新聞前進和努力的方向。因此,融媒體發展道路成為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的關鍵途徑。電視新聞編輯作為新聞制作的把關者,更應不斷提高與融媒體相關的技能和素養,推動電視新聞的數字化轉型。

一、電視新聞編輯提高融能力的必要性

(一)豐富新聞內容、拓展新聞來源的必要途徑

在傳統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編輯獲取信息的渠道多數來自編輯團隊,由于受到編輯數量限制,其獲取的新聞信息存在渠道閉塞、選題單一的情況,影響了新聞質量的提升。在融媒體時代,編輯可以利用各種互聯網渠道或者平臺獲取信息,信息來源呈現豐富多元的特征。編輯利用微博、微信、貼吧等平臺獲取相關信息后,可以對某一群體關注的事件進行針對性報道,從而引發更多輿論關注。此外,互聯網用戶的言論表達成為新聞信息的重要來源,很多用戶獲知的信息都是新聞第一手資料。

(二)滿足受眾對新聞時效性要求的不二法門

時效性是新聞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新聞質量的體現。在傳統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受到信息收集、新聞編輯、制作播出等環節的限制,受眾接收到的新聞信息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無法滿足其對新聞時效性的需求。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獲取信息、發布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便利,簡化了傳統新聞制作的流程,提高了新聞從收集到發布的效率,實現了新聞傳遞的及時性,滿足了新媒體時代用戶第一時間獲取新聞信息的需求。因此,電視新聞編輯應不斷提高融能力,適應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發展變化。

(三)實現與受眾互動交流的必由之路

新媒體時代與傳統媒體時代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受眾的主體地位,如今受眾處于信息傳遞中心位置,新聞傳播強調與受眾的互動交流。在傳統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受眾是處于被動地位的,信息傳遞是單向的過程。在融媒體時代今天,受眾處于主動地位,可以隨時隨地與新聞發布方進行互動交流,擴大新聞信息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作為電視新聞編輯應樹立以受眾為中心的傳播理念,增強融能力,加強與受眾的互動和交流。

二、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

(一)自身職能定位發生了改變

在傳統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的職能是明確的,只需要將收集到新聞信息進行整合和編輯,最后進行發布即可。但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職能有所擴張,其職能定位逐漸變得模糊。具體表現為,電視新聞編輯不僅需要整合自己收集到的新聞信息,還需要從互聯網平臺、其他途徑發獲取更多信息進行補充和調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信息來自不同媒介和平臺,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任務工作量較大。當需要外出獲取信息時,編輯還需具備攝影、采訪等技能。新聞信息發布的平臺不僅局限于電視,還包括網絡平臺,編輯還應了解互聯網用戶的信息需求,制作符合網民的新聞內容。

(二)職業技能要求顯著提高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借助多種渠道完善新聞信息,這就要求編輯不僅具備新聞編輯能力,還需具備信息篩選、應用多種媒介的能力。在融媒體渠道收集信息時,編輯需要擦亮雙眼,提高辨別真假新聞信息的能力,在確保新聞來源準確、權威基礎上進行稿件撰寫。此外,融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優化新聞質量、轉變話語表達、創新新聞呈現形式,成為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必要條件。

(三)新聞編輯業務流程有所變化

在傳統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編輯只需要將收集到的新聞信息整理好發布出去即可,不用考慮受眾的觀點和看法。在融媒體新聞時代,網絡活躍在新聞發布第一線,很多網民的評論和看法影響著大部分人對事件的態度和看法。因此,電視新聞編輯在撰稿時不僅要注重實質性的新聞內容,還需要考慮網民的觀點和看法,并將其代表性言論放置在新聞內容中,實現與受眾的互動和交流??梢?,新聞編輯業務增加了網民互動環節,改變了原有流程。

三、提升電視新聞編輯融能力的對策和方法

(一)更新傳統思想觀念,主動適應融媒體發展

面對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傳統電視新聞必須直面挑戰,更新傳統新聞制作觀念,積極適應融媒體時代發展,實現自身的數字化轉型。電視臺應加大資金、技術投入,積極建設融媒體中心,開發“中央廚房”,為融媒體新聞制作提供基礎設施保障。當需要引進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新聞制作技術時,電視臺應加大資金扶持,促進其作為電視新聞編輯更應樹立融媒體觀念,借助互聯網不斷提高信息素養、職業技能和新聞敏感度等素質。其中,新聞信息辨別能力也亟待加強,踐行好新聞把關人的職責和義務。

(二)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編輯信息素養和職業技能

電視新聞編輯融媒體能力的提升僅靠自身主動學習是不夠的,還需要電視臺新聞部門統一對其進行業務培訓。電視臺可以定期邀請新聞領域專家或者學者舉辦講座,拓展編輯的眼界和思維,使其認知當今新聞行業最熱門、最潮流的內容和形式,不斷提高其新聞業務素養。對于一些網絡信息獲取技術、網絡新聞制作技術,電視臺也應聘請專業人士對編輯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其信息素養,以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網絡新聞編輯要求。新聞部門也可對編輯進行單獨培訓,可以采用網絡學習方式,學習其他省份融媒體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方法,不斷增強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和融合能力。

(三)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新聞編輯團隊構成

融媒體時代更需要全能型的新聞編輯人員,要求其不僅具備扎實的新聞業務能力,還具備符合融媒體發展的信息素養和創新意識。因此,電視臺可以積極實施人才引進策略,招聘高校內的學習精英或者經驗豐富的社會精英,以帶動整個部門的工作氛圍,為“中央廚房”建設提供高質量的編輯人才。對于一些具有融媒體實踐、融媒體技能的社會人才,電視臺可以采取放寬準入門檻、提高工資報酬等形式進行人才引進,以優化整個編輯團隊的人才構成。

(四)完善工作考核制度,激發新聞編輯的積極性

電視新聞編輯的積極性是提高其融合能力的基礎,首先應端正其態度和思想認知,激發其學習、工作的積極性。電視臺應建立健全編輯工作考核制度,實施責任制,定期對編輯的稿件質量、融合能力、創新能力、媒介操作能力進行評估和測評,對符合要求的編輯進行口頭或者物質獎勵,對不符合要求的編輯采取加大培訓力度、同事間相互幫助等形式提高其各方面素質??己双@得的結果作為崗位調整的依據,以此提高編輯人員對各項能力的重視。

四、結束語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媒體新聞制作和發布的觀念和流程,呈現出臺網融合、數字化發展的態勢。電視新聞編輯不再局限于傳統渠道獲取、發布新聞信息,而是通過傳統渠道和網絡渠道相結合的方式。在這種發展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的融能力需要得到有效提升。首先,應更新傳統思想觀念,主動適應融媒體發展。其次,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編輯信息素養和職業技能。此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新聞編輯團隊構成。最后,完善工作考核制度,激發新聞編輯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克軍.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0(04):29-31.

[2]鄭素琴.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素養提升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19(12):90-92.

[3]鄭景陽.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提升[J].傳播力研究,2019,3(17):123.

[4]郎大鵬.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如何提升“融能力”[J].采寫編,2019(01):102-105.

猜你喜歡
電視新聞融媒體
從功能語用角度解析電視新聞采訪的提問策略
壯語電視新聞制作創新探析
電視新聞慎用“諧音”詞
傳統媒體在融媒體時代內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試論電視新聞的娛樂化現象
電視新聞也要有可“讀”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