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基于雨課堂的《建筑工程測量》的課程建設

2020-10-20 03:24劉靜劉露
商情 2020年42期
關鍵詞:建筑工程測量雨課堂課程建設

劉靜 劉露

【摘要】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對各領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信息化技術在各領域的發展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滿足各領域的發展需求。而在教育領域中,受到信息化技術的影響,對傳統化教學模式的創新,最明顯的就是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設計,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模式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人員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再加上“雨課堂”的條件影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雨課堂;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建設

“雨課堂”是新穎的教學模式,基于“互聯網+”的背景下,注重基礎知識與實踐的總結教學,而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建設,要多角度、全方面地分析,以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設計與建設有明確的目標,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分析,用新穎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教學內容的創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與自信心,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明確課程建設目標,增強學生綜合能力

《建筑工程測量》課程,要求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實踐教學,一方面,使學生對所學的基礎知識正確地應用,并且在應用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學生的自主參與,可在實踐過程中對基礎知識的論證,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學生可以扎實地掌握相關知識。那么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建設,需要有明確的建設目標,要從學生學習需求的角度全面分析,選擇基礎知識與實踐活動綜合教學的建設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對建筑工程測量儀器、設備的了解與應用,最常見的測量工具就是水準儀,可對水準儀數據的準確讀出;再如經緯儀測量工具,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自己應用測量工具,因為經緯儀在測量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基礎要求就是對測量角度的明確,才能確保所測量出的信息數據準確、完整。通過基礎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綜合教學,可增強學生的獨立能力、協作意識等,為學生的日后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二、《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內容的優化,拓展學生知識面

針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內容的優化,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建筑工程測量》課程自身所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各項知識點之間還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的詳細教學,避免學生對知識點的混淆。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是以教材基礎知識為教學重點,教師對教材基礎知識的反復教學,不可避免地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影響整體教學質量與效率。那么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內容的設計,設置技能教學為教學主線,構建不同的教學模塊,制定多樣化的教學方案,針對不同的教學模塊、教學內容、學生能力的提升等,合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案。而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內容的設計,是以“能力目標”為設計基礎,完全符合學生個性特點,幫助學學生對認知規律的學習與掌握,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眾所周知,“應試”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產生不利影響,如果教師忽視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會影響到整體的教學質量,無論是對《建筑工程測量》知識的教學,還是對其他課程知識的教學,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設計,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人員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教學作用,能夠對學生的引導教學,為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與方向。在日常教學中與學生的積極溝通、交流,更好地掌握每位學生的優勢與弱點,再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案的適當調整,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基于“互聯網+”的背景下,考慮到“雨課堂”教學因素的影響,還需注重課堂教學氛圍的營創?!督ㄖこ虦y量》基礎理論知識,原本就比較枯燥,再加上教師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反復教學,使學生對《建筑工程測量》知識的學習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而通過對教學氛圍的營造,可選擇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前,教學利用信息化技術在網絡上搜集相關教學資料,對教學方案、教學設計的不斷完整,利用新穎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注重學生自主、獨立能力培養,對建筑工程測量儀器的認知,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各種測量儀器,使學生能夠清楚地分辨各類測量儀器,準確地叫出測量儀器的名字。此時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再對各類測量儀器操作、使用流程、注意事項等教學,選擇現場演示教學方法,利用實物演示、講解,對測量原理基礎知識與實踐的綜合教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互聯網+”背景下,以“雨課堂”為基礎條件,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建設,對教師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要全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明確課程建設目標,增強學生綜合能力,《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內容的優化,拓展學生知識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提高《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質量,為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綜合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凱,楊業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測評》的“課程思政”建設途徑[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9(7):122.

[2]徐廣舒,王偉,宋玲.“互聯網+”背景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的創新實踐[J].價值工程,2018(2):279-281.

[3]尤憶.“互聯網+”背景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的創新實踐[J].建材與裝飾,2019,585(24):163-164.

猜你喜歡
建筑工程測量雨課堂課程建設
雨課堂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雨課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究
提高《電工基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
專業技能課程教學評價模式改革創新
雨課堂在經管類本科經濟法教學中的微應用
中職“建筑工程測量”項目教學法探析
談高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改革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