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筋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流程評價及技術經濟性分析

2020-10-20 05:23毛輝佑
磚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概述鋼筋混凝土裝配式

毛輝佑

摘 要:本文圍繞鋼筋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流程評價及技術經濟性概述展開討論,在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流程中,包括戰略調查、策劃、設計環節、混凝土預制環節、安裝環節以及裝配環節,都需要以技術經濟性角度分析上述環節對鋼筋混凝土裝配進行全面的分析,以便構建科學合理的流程評價體系,為鋼筋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施工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流程;評價;技術經濟性;概述

基于《“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我國需要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在建筑行業中的發展比例,力爭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在建筑行業的占有率達到30%。在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鋼筋混凝土是裝配式建筑發展重要的組成部分,對鋼筋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流程實施全面的評價措施,以技術經濟性角度分析裝配式建筑受到的影響因素,包括人為因素、技術因素等,通過技術經濟性評價實施措施,將風險因素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

1 戰略調查與策劃

建筑企業在規劃建筑發展戰略過程中,應結合國際、國內環境,對建筑行業所在的環境進行全面的分析,以便制定建筑行業發展規劃,在規劃中將建筑規劃期設定為5年、10年、20年以及50年。作為全新發展模式,裝配式建筑既能滿足市場發展需求,還能順應建筑行業發展趨勢,在裝配式建筑戰略調查與策劃階段,企業應深入分析多方面內容,包括相關政策、發展形式以及行業環境等。在調查過程中,為獲得全面的信息,主要以政府發布的政策和發展數據為參考依據,包括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等,收集上述部門的信息,與技術經濟性內容全面的融合,從而完善裝配式建筑指導理論。

企業將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作為戰略目標,為使戰略目標更加合理,基于調查結果明確裝配式建筑發展路線,使管理工作與技術工作相互融合,將人、軟件以及硬件三要素搭配更加合理,從而優化裝配式建筑發展模式,使裝配式廠房、生產線以及生產工藝可以滿足建筑行業發展需求。在人、軟件以及硬件三要素中,人指的是人才,軟件包括企業文化、制度、領導者人格魅力、操作軟件以及流程,硬件包括工廠、生產設備、運輸工具、吊裝機具以及辦公家具等。

現階段國內裝配式建筑結構種類較多,以工法體系為代表,主要涵蓋以下幾個類型:一,現澆剪力墻預制外掛板結構工法體系。在施工過程中,采用主體結構現澆、外墻預制的方法裝配建筑。但是該種類型未能符合《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無法廣泛的用于裝配式建筑施工;二,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工法體系。在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中,主要由多個構件組成,包括剪力墻、疊合樓板、預制陽臺等。該工法體系具有工業化程度高、適用范圍廣等特點,有利于廣泛應用在裝配式建筑中;三,預制裝配式疊合剪力墻結構工法體系。在該結構內會使用到不同的構件,包括疊合樓板、疊合剪力墻等。以疊合剪力墻為例,采用雙皮墻模板架設主體結構,在方便混凝土澆筑的同時,還能降低模板的使用成本。但是根據《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預制裝配式疊合剪力墻結構無法應用在高層建筑中;四,預制裝配式框架結構工法體系。在該工法體系內,使用預制構件,包括梁體、柱體以及外墻結構。但是該工法體系需要施工企業具備較高的工業化作業能力,并且受到空間的限制,施工成本較高;五,預制裝配式框架剪力墻結構工法體系。在該工法體系內利用框架結構與剪力墻結構的優勢,采用預制或者現澆技術,可以制作柱體、疊合梁以及疊合樓板等。但是受到室內可改造性影響,一旦室內結構發生變化,預制或者現澆方案需要發生變化,從而提高裝配式施工的成本。

在上述構件類型中,疊合板與疊合梁會產生較強的支撐能力,并且施工操作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許多企業具備裝配式生產能力。在鋼筋混凝土裝配式施工的準備階段,企業應根據運輸要求以及成本,合理選擇裝配式企業,有效控制工程策劃階段的成本。

2 設計策劃與設計階段

2.1 三級模式與六級組合

裝配式建筑具有顯著的工業化特點,在限定的時間內,可以建設出高質量、滿足生活和工作需求以及具有良好經濟性和美觀性的建筑。在裝配式建筑設計階段,設計人員應考慮人的行為、整體廚衛、設備模臺以及裝配方法,使設計內容具有實用性特點。

遵循設計先行的原則,在設計期間設計人員應構建三級模式,三級分為模數級、構件級以及建構筑物級。在設計時采用規格少、組合多的方法,以便快速確定梁、板以及柱的數量,并且明確上述構件在結構中的位置,有助于提高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質量。在三級模式工作狀態中,提高模數的精度,需要建立標準化的模數體系,通過六級組合的方式,使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每個環節更加流暢。在設計環節,人員的因素對設計產生較大的影響,設計人員依據六級組合要求,按照模塊的建立標準,以此完成以下工作:一,建立標準化構建模塊;二,建立標準化功能單元模塊;三,建立標準化功能空間模塊;四,構建標準化基本戶型模塊;五,建立標準化鄰里單元模塊;六,建立標準化樓棟模塊。

2.2 裝配式建筑方案與初步設計階段

在裝配式建筑方案設計階段,需要確定以下內容,主要包括裝配式建筑功能、裝配式結構工法體系、設計圖紙、交通網絡、市政管網接入點等。在確定上述內容后,裝配式建筑工程進入到初步設計階段,在初步設計階段內,主要確定和計算構件運輸方式、路線以及裝配節點大樣等。設計人員應加強初步設計階段的管理,一方面全面優化和完善設計內容,使設計內容滿足施工需求,降低施工難度,另一方面有效掌控工程成本,使每個施工環節資金使用更加合理,避免造成資金浪費。

2.3 施工圖設計階段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需要建筑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等參與到施工圖設計工作,要求每名工程師根據結構需求,不僅對建筑進行全面的優化,使建筑應用的功能充分顯現出來,還要與不同的工程師相互配合,使裝配式結構尺寸、細部構造更加精準。在施工圖設計過程中,通常將疊合板作為常用的預制構件,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在裝配式構件預制階段,提升預制構件的質量。

2.4 預制階段

2.4.1 構件深化

在裝配式構件預制階段,人、軟件以及硬件三要素對預制構件的深化與生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預制階段進行深化時,設計人員應掌握BIM技術,通過使用BIM技術操作深化過程,使構件的尺寸、模具類型以及安裝采用的方法,都能制定出合理的方案。

預制階段對裝配式構件進行深化,通常以油畫鋼筋連接方式為主?,F階段鋼筋連接方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套筒在上連接方式,另一種為套筒在下連接方式。采用套筒在上連接方式,需要從套筒的下端插入鋼筋,然后對套筒進行灌漿封堵。采用套筒在下的連接方式,將構建上端的鋼筋插入到套筒內。此外還可以采用約束漿錨塔連接方式、波紋管漿錨塔連接方式,在使用不同連接方式時,應根據裝配式結構需求,充分發揮每種連接方式的優勢,以便提高預制構件的質量。

2.4.2 構件生產與管理

在構件的生產與管理環節,由于裝配式構件的功能、生產工藝以及類型存在差異性特點,應嚴格控制構件的生產過程,并在構件生產期間實施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既要使生產計劃更加完善,還要使每個生產環節獲得良好的生產與管理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裝配式建筑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應對裝配式建筑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使裝配式建筑的質量以及經濟價值,按照流程進行全方面的評價。在裝配式工程的每個環節,都應以技術經濟性角度分析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趨勢,從而提高裝配式建筑的服務能力,在新形勢下利用裝配式建筑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概述鋼筋混凝土裝配式
居住建筑中裝配式鋼結構的應用經濟性分析
預制裝配式波浪樁生態護岸研究
關于高層裝配式建筑預制疊合板施工技術探討
浙江省為裝配式建筑劃分等級
簡析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中的運用
自媒體時代網絡謠言界定與產生的概述
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施工技術
TSW2500型500KW短波發射機雙功率模塊簡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