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細節描寫之“慢鏡頭”和“放大鏡”的寫作方法

2020-10-20 14:23林芳菲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慢鏡頭細節描寫寫作方法

林芳菲

摘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指出,學生應具備寫作的能力。小學第一學段為“寫話”,第二、第三學段為“習作”。但寫作,往往是學生頭疼的問題,很多學生談寫作而色變,為湊字數而絞盡腦汁,久而久之,便對寫作失去了應有的興趣。本文將對如何運用好細節描寫之“慢鏡頭”和“放大鏡”的寫作方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慢鏡頭;放大鏡;細節描寫;寫作方法

分類號:G623.2

1.引言

細節描寫在作文中格外重要,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但是如何進行細節描寫卻是個難題。生活中,想要看清某一個細小的事物,人們往往會借助放大鏡。電影中,想要連貫完整地呈現某一動作,讓觀眾看清,就會運用上慢鏡頭。其實在作文中,同樣可以借用“放大鏡”放大、“慢鏡頭”延長的方式來細致描寫事物。

2.什么是“慢鏡頭”和“放大鏡”寫作方法

慢鏡頭是一種電影藝術手法。一般來說,電影放映機和攝像機的轉換頻率是相同的,即每秒24幅。這時,銀屏上出現的就是正常的放映速度。但是,如果拍攝的頻率是每秒48幅,放映時仍為24幅,那么在放映電影時,觀眾就會在銀幕上看到放慢的動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慢鏡頭”。將電影藝術延伸到寫作中,巧妙地利用“慢鏡頭”,生動細膩的詞語和句子描述出來,形成一幅清晰連貫、靈動立體的動態畫,這就是細節描寫中的“慢鏡頭”寫作方法。

那什么是“放大鏡”寫作法呢?放大鏡的作用是放大視角,能更好的看清物體的細節。那么如果在寫作教學中教授學生也把寫作的對象放大,用明察秋毫的眼睛觀察,看的角度自然更多,視角更廣,更容易抓住事物的特征,最后加以生動、細致的語言描述,這就是“放大鏡”寫作法。

3.如何運用細節描寫中“慢鏡頭”和“放大鏡”的寫作方法

3.1“慢鏡頭”串連微動作,動態圖浮至水面

要觀察動態物體的細節,可以使用“慢鏡頭法”。眾所周知,學生在一年級就開始學習看圖寫話,可見這是最簡單的寫作方式,那么同樣的,用慢鏡頭將畫面定格在腦海里慢慢觀察,接著將分解的畫面一幀幀的按照一定的順序串連起來描寫,寫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一課中描寫潮來時的場景就運用了慢鏡頭的方式,將浪潮的動態進行三部曲分解:向我們移來時——再近些——越來越近時。作者將這三方面所展示的畫面進行定格,通過聲音、形態、顏色等方面進行生動描寫,由遠至近的展現了錢塘江浪潮來臨時的壯觀景象。

3.2“放大鏡”放大細枝末節,傳神入微描摹事物

“放大鏡”寫作法就是把事物放在放大鏡下,這樣無論是人物還是景物,都可以進行細致入微的刻畫,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所以語文教師在課內課外都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自然、社會等。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珍珠鳥》一文中就有這類描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短短幾句話,就勾勒出了小珍珠鳥的外形特點,“蓬松的球兒”讓人感受到珍珠鳥的圓潤可愛,使人生出憐愛之情。

4.運用“慢鏡頭”和“放大鏡”的寫作方法的好處

4.1巧用“慢鏡頭”和“放大鏡”,豐滿人物形象

用“慢鏡頭”和“放大鏡”刻畫細節,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如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散文描繪了一幅父子車站送別的圖畫。文中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描寫了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父親在火車站爬月臺時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作者將父親爬上站臺的動作一一分解進行細致準確的描述,從這滑稽、笨拙的動作中,一個迂執、努力的父親形象躍然紙面,透過父親的一舉一動,讀者似乎看到了作者父親晚年時的凄涼,看到了作者家庭遭到變故后慘淡的家境。

4.2巧用“慢鏡頭”和“放大鏡”,豐盈空洞文章

現在很多學生覺得寫作很難,難于把內容寫得生動、具體,即便是小學的高年級學生仍有不少人還是寫流水賬、空洞無力的作文?!敖處熢谝龑W生的過程中, 應該以平鋪的方式向學生說明,同時,還需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 所謂‘ 慢鏡頭 并非全面平淡簡敘 , 還需要對某些場景增添筆墨 ,以充分表達出自己在寫作時的真情實感?!倍绻苓\用好“慢鏡頭”和“放大鏡”的寫作方法,讀者可以從你的文章中感受到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進而感受到你要傳達的情感,這就是一篇好文章。像《桂林山水》中作者就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寫出了桂林水的獨特之美,桂林山的奇特之處,抒發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整篇文章豐盈飽滿,既不平淡,也不刻意,是篇值得學習的佳作。

4.3巧用“慢鏡頭”和“放大鏡”,增加文章篇幅

很多學生想破腦袋都只能寫出寥寥無幾的文字,他們很難把握事情的經過,仿佛一件事情只記得開頭和結尾,中間并無可寫的過程。但是,作文的評分首先體現在字數上,字數不夠,即便寫得再好,也難拿高分。這部分學生其實就是缺乏細致入微的觀察,頭腦中沒辦法清晰、完整地呈現某一件事。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也強調“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币约啊梆B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庇纱丝梢娪^察的重要性,而“慢鏡頭”和“放大鏡”的寫作方法側重的就是觀察。

結語

作文中使用“慢鏡頭”和“放大鏡”的寫作方法無疑是有益處的,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學會多角度、由淺入深的觀察方法,還能使學生運用生動、準確、細膩的語言文字進行表述,對平淡無奇的文章加以潤色,增加文章的篇幅,擺脫寫文湊字的煩惱。所以,如果我們語文教師能夠結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進行創意教學,靈活運用“慢鏡頭”和“放大鏡”的寫作方法,我想,這也更能提高語文寫作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唐淑芳. 攝影藝術應用于作文教學的方法研究[J]. 成才之路, 2016(20).

猜你喜歡
慢鏡頭細節描寫寫作方法
把握課文特點,習得寫作方法
寫作方法指導重在運用
畫一畫,寫一寫
學會“拍慢鏡頭”
慢鏡頭在黨教片中的設計與應用
運用細節描寫 點亮生活作文
于細節處綻放光彩
于細節處綻放光彩
寫人文的寫作方法
電影里為啥會有慢鏡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