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讀《小男孩》,和著淚與悲

2020-10-20 11:06王紅梅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生活費篇文章小男孩

王紅梅

從事初中語文教學二十多年,經歷過語文教材的多次改版,在這么多的教本里,有一篇課文,我在教學之前,一定要先做一個特別的工作:悄悄地調查好學生的家庭組成情況,并事先做好相關學生的溝通與心理輔導,之后才敢上講臺。這篇讓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小心翼翼的文章,就是原語文版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小男孩》。第一次教讀這篇文章時的特殊經歷,讓我以后每每教到這篇文章,總心中隱隱作痛,彌散無限的憂傷。

《小男孩》是當代作家魏志遠寫的一篇小說。文中九歲的小男孩是小說的主人公。小說以小男孩的行蹤為線索,通過大量的細節敘寫了小男孩的爸爸媽媽離婚了,小男孩在媽媽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討要生活費的全過程,塑造了一個由于父母離婚而變得無所依靠、寂寞孤獨的近似孤兒的小男孩形象,反映了當今社會父母離異給孩子帶來的心靈上的傷害和生活上的困苦。

小說以第三人稱記流水賬似的記錄著一切:小男孩被媽媽逼著出門、坐電車、買冰棍、在電車上看到一個受媽媽寵愛的小女孩、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媽媽談話,數著站牌下車,進小巷,憑著記憶找樓號,上樓,敲門,沒找到爸爸折回樓下大聲喊“爸爸”無人應答,冒雨往回走......不加渲染的跟蹤敘述,將作者的同情藏得很深,但直擊著讀者的心房。

這個小男孩,真是太可憐了。爸爸連每月生活費都不給他,更別說親情的慰藉、探視與陪伴。媽媽呢?她把小孩子當成出氣筒,把自己婚姻的不幸和生活艱辛的怨怒撒向了小男孩,致使才九歲大的孩子憑著依稀的記憶,獨自一人坐五站電車去前夫家討要生活費。在那個飄著雨的夜晚,雖然孩子在樓道下大聲喊“爸爸”的聲音傳得很遠很遠,小男孩最終并沒有找到爸爸要到生活費,他“抹著臉上的雨水往回走”,想起出門前媽媽那句“沒要到錢,你就別回來”,這個善良敏感的孩子,最終露宿街頭,成了有爸有媽的一個“孤兒”,成了父母婚姻的犧牲品。

第一次教讀這篇文章,是在一個深秋的下午,第七節課了。窗外寒風蕭蕭瑟瑟,雨絲疏疏冷冷,這樣的天氣與小說的悲戚情境很是相合。我用錄音機播放了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伴隨低低的音樂,我導入新課,依照小說閱讀的基本步驟,逐一引導學生分析小說中的情節、人物與環境描寫。然后,我挑出其中最能反映小男孩悲苦境遇、悲戚心境的句段,聲情并茂的范讀,以期學生們也獲得情感上的共鳴,通過這些真實而典型的細節,來領悟小說不動聲色的敘述所迸發出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我低沉憂郁的語調里,教室里安靜極了,孩子們都低頭看著書本,認真地聽著。我得意于自己的示范,更動情地朗讀著。突然,我聽到了一個低低的擤鼻的聲音,不對,是抽泣,低低的、不能自抑的抽泣!這是我不曾想到的效果,畢竟孩子們已是九年級的學生。我迅速的循著聲音找尋。曉銘,一個男孩!全班只有他正把書本豎起,以擋住自己的臉,也擋住我的視線。

我的心陡然沉痛起來,曉銘,我是知道的,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與小男孩相同的經歷勾起了他的傷心事。曉銘家境清苦,父母感情不和,打鬧了很長一段時間而離婚。離婚之后,母親遠走他鄉,他隨父親生活,與母親生生分離。因為身處偏遠農村,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他的爺爺奶奶固執地認為,兒媳堅持離婚就是放棄了孩子,就決不能讓孩子與母親再有任何瓜葛,尤其聽聞孩子母親在他鄉生活條件漸漸好轉并再次嫁人之后,老人家更是對兒媳痛罵不已,非??咕芎⒆幽赣H與孩子的接觸,每每聽聞他的母親回鄉,擔心孩子母親偷偷跑到學??赐⒆?,兩個老人家甚至編造孩子生病的謊言,把孩子硬留在家里,不準上學、不準出門,想盡一切辦法隔絕孩子與母親的聯系,并在孩子面前詆毀孩子母親的作風。個性粗暴的父親,更時常對曉銘施以借酒澆愁的打罵。曉銘日漸沉默、日漸封閉,在他的周記里,我讀到過他的失落與消沉,深深地被拋棄感,對溫暖親情的渴望和對家庭破碎的痛恨交織。

看著他掩在書本后聳動的雙肩,聽到他壓抑的不可自控的哭泣,感性的我,到底沒能抑住自己滑落的淚水,懷著悲憫、懷著歉疚,我匆匆結束了課堂。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為自己上課之前沒有足夠深入的了解學情,給予他交流與安慰而心傷不已。

下課以后就是放學,我觀察到,他伏在桌上很久才起身回家。他的自尊與倔強,讓我不敢上前。我懷著歉疚,站在窗前,望著他拽起書包,清瘦孤獨的背影走進瑟瑟的冷雨里......

自此之后,對于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我更多了一份關注、一份悲憫。盡力溝通,小心呵護,期待他們多一些明媚、多一些陽光。

時隔多年,現在的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里,已經不再收錄《小男孩》這篇文章,但“小男孩”的孤苦與曉銘課堂上那低低的、不能自抑的抽泣,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里,促使我在語文教學之余,多花一些精力在離異家庭、單親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研究上,盡自己的所能推進學校的家校聯合教育。

數十年扎根農村,眼見農村離婚率逐漸攀升,現在,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逐步改善與人們法制觀念的增強,“小男孩”式的討要不到生活費就只能露宿街頭的孤苦悲戚已經很少見了,但離異家庭、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逐漸增多,離異雙方忙于生計、勞于奔波,著力于滿足孩子物質生活需求,忽視孩子思想道德引領和情感需求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

都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可無論因為何種不幸,多希望我們的家長朋友能夠記得,破碎的婚姻里,總有一顆破碎的孩子的心;婚姻如果到了不得不解體的時刻,還請竭盡全力呵護好孩子敏感的內心。

難忘那不忍卒讀的《小男孩》!期待每一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猜你喜歡
生活費篇文章小男孩
扶起小男孩
發愁
小男孩
@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
實話
誰救了比丘國里的小男孩
空間的維度(從一維多十維)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見
團圓篇
Ten?。蹋椋簦簦欤濉。桑睿洌椋幔睢。拢铮笫畟€印第安小男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