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合理選擇建筑工程地基基礎

2020-10-20 22:42王紫君
磚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土質凍土樁基

王紫君

摘 要:建筑行業是當前發展十分迅速的行業,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地基基礎尤為重要,合理地選擇地基基礎才能保證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和經濟效益。本文首先研究不良土質的種類,然后分析不同住宅建筑工程的處理方法,最后提出如何合理選擇工程地基,以供相關單位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基礎選型;地基方案

1 地基基礎的類型

筏基。筏基是筏板型的基礎,由底板跟聯系梁構成。其底下是整個的澆注底板,通過筏基將柱子下獨立基礎部分,或者條形基礎部分用聯系梁聯系在一起,其埋深比較淺,有的住宅還可以不做埋深式處理。一般情況下,如果建筑工程的地基承載力不均衡,或者地基比較軟弱時,會使用筏基,就是當建筑物如一些高層住宅的話,其荷載力比較大,就會使用夯底板,來加大地基的承受力,從而形成筏基,避免地基出現不均勻下降的現象。

樁基。樁基是深基礎地基,其由樁跟樁承臺構成,樁承臺是連接樁頂的承臺,樁基也叫單樁基礎地基。樁基根據樁身的埋深情況又分為低承臺樁基、高承臺樁基,當樁身全部要埋在土中時,其承臺的底面就會跟土相接觸,就稱為低承臺樁基,一般住宅都為低承臺樁基。當樁身的上部分跟承臺的底都位于地面以上時,就稱為高承臺樁基。

此外,樁基根據受理原理又分為摩擦樁、承載樁。其中摩擦樁用于承載層比較深,或者地層沒有堅硬的承載層。而端承樁坐落于承載層上使可以承載構造物,其按照施工方式又細分為預制樁、灌注樁,預制樁是通過打樁機將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打入地下,其優點就是強度比較高、消耗成本小,缺點在于施工時間長,施工技術要求高,因此施工難度比較高。而灌注樁,是通過在場地打孔的方式,當孔位達到一定深度時,將鋼筋放入孔位,在澆灌混凝土,其優點時施工難度低,缺點是承載力低,消耗原材料大。

獨立樁基,建筑物上部結構采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采用圓柱形和多邊形等形式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也稱單獨基礎。是柱下獨立單樁基礎,因為其由柱跟樁直接聯系的,因此其地基比較穩定、牢固。

2 不良地基及處理方法

不良地基的處理需要先明確不良土質所屬的類型,然后才去因地制宜的方式,改善土質狀況。

2.1 軟土地基的處理

軟土地基,有著較大的含水量、強度低、空隙比大、透水性差、壓縮性高等特點,其會出現地基沉降導致地基開裂,亦或者是受到高荷載的情況出現沉陷、下塌的情況。因此可以通過填換、擠密和排水固結的方式。首先填換法,就是使用有著良好土質的土體更換軟土地基。這種操作需要的工作量較大,無論是填方量、回填土作業,而且還有著很高的造價。其次擠密法。該處理方法最為常用,通過往地基中加入一些毛石、大石塊等材料,擠密填實,不僅方法簡單,而且十分經濟,所以應用較為廣泛。最后排水固結法。軟土地基歸根到底在于土地有著較高的含水量,可以通過排水的方式,改善軟土的土質。但是這種處理方式,需要較長的施工時間,影響工程進度。

2.2 濕陷性黃土地基的處理

濕陷性黃土,其空隙發達、結構疏松、土質較為均勻。黃土在未受到水的侵蝕之前,有著壓縮性小、強度高的特點,可以用于制作窯洞;一旦受到水的侵蝕,那么黃土的結構便會受到影響,出現土體結構被破壞、強度下降,引發地基塌陷現象。因此,首先,灰土墊層、擠密樁、強夯法等施工處理方式有著簡單有效造價低的優點。通過改變濕陷性黃土地基的土體結構,避免土質受到水的侵蝕出現結構破壞的情況。其次,采取預防措施,比如防滲透、防沖刷、排水和截水等工作內容,避免濕陷性黃土出現遇水侵蝕的情況。

2.3 凍土的處理

凍土。凍土有永久性凍土和多年性凍土之分,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區以及北方地區。在凍結狀態下,凍土有著很強的強度、壓縮性低;但是凍土在融化時,土地的承載力下降,容易出現下沉的情況。對于凍土的處理,首先,控制好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減少或者避免地基周圍的水流入。簡言之,就是控制地段土質的含水量。對于地表水豐富的區域,可以通過提升地基高度的方式,避免水分滲入。其次,選擇隔溫性能好的材料。由于凍土容易出現凍脹的情況,可以通過調整道路各層的厚度,從而減少道路凍脹帶來的不利影響??梢允褂枚嗫椎V渣,這種材料應用較廣泛。

2.4 膨脹土的處理

膨脹土,有著較高的含鹽量和水分,屬于黏土類型的一種有著很強的塑性,會導致地基出現變形、位移、隆起、開裂的情況。水泥樁、灰土樁等無機結合料樁是膨脹土較為常用的處理方法,可以起到改良和加固的作用。膨脹土做好防水,增加不透水層,降低水分的滲入。

3 如何合理地選擇地基方案

選擇合適的地基方案目的在于保證地質條件滿足要求,同時提升地基的承載力和施工質量。尤其是對于不良地質條件的區域,該如何有效地進行方案設計。

3.1 天然地基

建筑工程地基選擇時,應該盡可能地利用到區域內的地質條件,也就是選擇天然地基。由于自然界土質都是經過不斷的沉積而形成的,具有明顯的分層,每層土壤有著不同的物理性質和承載力。我們在選擇天然地基時,需要考慮的便是土壤結構和基礎形式。比如,選擇上部土層,該土層有著較高的承載力,做為天然地基,并對其地基下層承載力進行驗算,檢驗是否滿足施工要求。如果條件較差,可以通過增加持力層厚度的方式,改善地基條件。

3.2 軟弱粘性土

軟弱粘性土選擇地基時,如果土層埋藏交淺且面積不大,可以通過挖出之后進行回填或者加深加固的方式。關注軟弱粘性土的含水量,可以通過排水固結或者砂樁的方式,加劇地基。

3.3 飽和粉細砂、飽和粉土

對于液化地基土情況的處理,需要結合液化的等級,并考慮建筑物的性質,確定地基的處理方案。如果是丁類建筑物,存在輕微或者中等液化地基,可以不采取措施;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地基,則可能影響到地基的上層結構。采取振沖打碎石樁的方式,提升土質密度;也可以通過灌漿法、強夯法提升土質的密實度。

3.4 膨脹土

膨脹土最大的特性在于土質的膨脹與收縮特性,其中含水量和壓力是影響其膨脹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們控制其膨脹的關鍵因素。針對此類地基,需要對區域的氣候和水文地質進行測定,明確其含水量、膨脹率以及自由膨脹率,從而獲悉其對建筑物帶來的影響。比如,膨脹土位于地表3M左右,地下水位較深或者膨脹土比較厚的情況,盡可能使用上部地基土,選擇合適的基礎形式,淺埋基礎。如果膨脹土位于地表下的2-3M,有著12M的厚度,可以將膨脹土全部挖出,然后使用不具有膨脹特性的粘性土、砂和灰土替換。如果膨脹土厚度大,埋藏淺,可以通過墊層或者換土的方式加以處理。如果膨脹土深度較深,而且承載力無法滿足高層建筑物的情況,可以使用樁基礎,提升其地基穩定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地基基礎則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關鍵。正所謂,高樓大廈平地起、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可以看出地基的重要作用。地基受到區域土質特性的影響,不良的土質類型有軟土、濕陷性黃土、凍土、膨脹土等,對于不同的種類,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保證地基的穩定性,才能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孫旭光.淺談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礎的合理選擇[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8):145-145,144.

[2]李培.淺談關于地基基礎與樁基礎的土建施工技術[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000(011):590-590.

猜你喜歡
土質凍土樁基
采用樁基托換進行既有鐵路橋加固分析
邊坡滑移對橋梁樁基影響分析
公路土質路基工程施工探討
公路路基施工中過濕土的施工對策研究
不同土質和埋深工況下送電工程土石方費用研究
淺談市政橋梁樁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47%氯吡?丙?異可濕性粉劑對小麥的安全性研究
26
山西某工程樁基無損檢測結果分析
凍土“動”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